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2014-09-04 03:33王月辉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8期
关键词:融资难对策建议中小企业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促进创新、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迸发着无穷活力。然而,融资困难问题却一直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道鸿沟。尽管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做了相关的尝试和努力,但是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本文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建议

一、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渠道狭窄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在面临资金需求时,偏好内源性融资方式。其实,如果希望未来企业能更好地发展,应该多多鼓励进行外源融资。可是因为其天然所具有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特点,让许多银行望而却步。所以从银行取得的贷款对于企业来说杯水车薪。除此之外,在现行制度下,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门槛高,投资体制不健全,尚未形成多个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些种种不利因素导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也无法通过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除了这种正规的证券市场,民间融资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式。但是由于它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风险又大,而且容易被扣上“非法集资”的帽子,因此不是一种理想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不能获得所需资金时,间接融资是个可考虑的渠道。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仍然更加乐意把资金提供给那些实力雄厚,规模大,信用状况好的大型企业或是国企。

2.融资成本高

企业融资成本,由利息开支及各自特定渠道所要付出的费用组成。中央银行以及政府通常提供更多的优惠利率给国有企业或一些大型集团,但是民营企业却通常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甚至还要承担更加高的贷款利率。因此中小企业所表现出的融资渠道狭窄以及融资费用高昂等也就无可厚非了。银行方面,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通常需要提供担保抵押作为贷款的条件。不仅程序复杂,中小企业为了达到银行的要求还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如评估抵押物费用,担保费等等。直接融资方式就更加不用说了,严格的标准在许多中小企业看来想要达到是非常困难的。正规融资渠道既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那就只能寻找其他的融资方式,民间高利借款则成了许多企业的选择。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原本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3.企业积累意识差

企业在进行内部融资时,留存收益是最关键的资金组成部分。它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净利润。遗憾的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它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而只是单纯地把利润进行分配,没有全面而科学地进行规划,以发展性的眼光来思考有关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一个企业如果缺乏长期性的目标,是很难有大作为的。它无法建立一种系统性的资金积累意识,这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

4.缺乏相应的信用担保体系

银行一般会采取抵押或担保的贷款方式,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相对薄弱,缺少足够的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银行为了资金的安全降低风险,就不愿意提供资金或只提供很小的贷款额度,从而间接的限制了企业发展的动力。由于不论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还是资信状况,大企业都占了绝对优势。所以在政策上无论政府还是银行考虑更多的都是大型企业,这进一步使中小企业的生存更加困难。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相关措施或者政策,能够扭转这种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局面。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为了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政府,金融机构,民间社会组织等部门尝试做了很多的努力。尽管成因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是从企业本身、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外部融资环境四个主体来阐述。

1.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尚未建成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随着企业的成长,已经越来越突显出它的弊端和不足。因而对企业来说,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调整,更新经营管理模式,那么困扰中小企业的种种问题,如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经营规划,没有明确的市场策略和相应的人员和信息渠道,加之财务制度的不完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导致银行融资信贷陷入无据可依的境地等,将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企业自身的信息透明度较差,商业银行就需要花费更多的人财物去调查资金需求企业的各种情况,而中小企业本身盈利能力较差,银行能够从中得到的利益也少,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贷款来得到需要的资金。

(2)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资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一般比起流动资产更喜欢用固定资产抵押,但是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是属于专利或技术等无形资产,极少有大型的固定资产可作为抵押品,无法达到金融机构的放贷条件。

(3)信用意识淡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中国大多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较淡薄,存在着很多的信用问题。欺骗,拒还贷款的事也屡见不鲜,有些甚至使用非法集资等手段,导致中小企业陷入了信用危机,衍生出银行的“惧贷”现象。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贷款风险,减少损失,对企业设了较高的门槛---更为严格全面的信用评级标准。中小企业因其种种不利因素而导致信用状况不佳,从而难以得到银行的青睐。

2.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

(1)银企信息不对称。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知晓程度的差别,也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而这正是融资困难的重要因素。银行主要是以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为基础进行贷款是否发放的决策。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审查的时候,银行会非常全面系统地对其进行评估,尽可能地防范一切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降低贷款风险,避免道德风险。而且我国银行体系垄断比较严重,息差大,利润高,他们往往只愿意贷款给大型企业。认为中小企业借款数额小,需支付更多贷款审查和监管成本,以及比大企业更高的还贷风险。这种信息不对称成为中小企业难获贷款的直接原因。endprint

(2)缺乏专门的金融机构。中国现有的金融制度的建立在改革开放初期,但是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与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相配合。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而设的金融中介机构以及与之配套的金融产品体系等。覆盖广泛的,区别明显的,高效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这样一来,国有金融机构通常不愿意贷款给中小型企业,能与之相匹配的中小型的民间金融体系也尚未建立,而主要依赖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融资就更显得困难。

3.政府有限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政府虽然已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和政策,然而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可以说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政府对待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融资在所提供的政策上就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政府会愿意给国企或大型企业一些税收或其他方面的优惠,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无法得到的。并且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也远远不如其他大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也是如此,一些法律上的硬性条件把中小企业隔断在资本市场外,导致融资渠道的狭窄。其次,中国并没有像其他西方的发达国家一样都设有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因而政府无法实现集中性的管理,这种专门机构的缺乏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4.外部金融环境的限制

我国虽然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但是信用体系建设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总体来说还处于初始阶段。中小企业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信用状况不佳。这与国家缺乏严格的信用监督是有紧密的关系的。不止如此,相关的惩罚力度不够给一些企业提供了犯错误的温床。再者,中小企如果通过正规的融资渠道不容易获得贷款,所以民间借贷就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善。缺乏法律保护的民间融资,只能以较高的贷。

三、解决对策

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最彻底,最无后顾之忧的方法就是从提高自身实力方面入手。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建立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升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按照银行融资要求披露会计信息,提高真实性、可靠性和透明度,各个方面都变强的话,就有能力去适应不确定的竞争环境,面对种种挑战。除此之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间断的沟通交流也很重要。要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让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并能够放心地放贷。

(2)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古人云:“信则立,不信则废”,从这便可知诚信的重要。在企业贷款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没有银行会冒着收不回贷款的危险愿意将资金提供给一个资信状况糟糕的企业。因此,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融资具有积极的意义。企业可以在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完善服务等方面做努力,或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好这些,相信银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放贷意愿,甚至中小企业可以享受与大型企业同等的待遇。这样企业就会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融资方式方面,中小企业应提高融资认知能力,积极接受新的融资理念,学习、了解新的融资知识和工具,大胆开辟新途径。除了传统融资方式外,中小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中的资源和国家的扶持政策,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融资模式和融资途径,如应收账款融资、融资租赁等,走出融资困境。

2.完善融资体系

(1)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目前在中国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处于垄断的地位。中小企业真正从其处得到贷款的比例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加快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的金融机构建设对保障银行间的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外,它还可以像台湾的融资辅导体系一样,中小企业可以像他们咨询如公司管理、财务制度方面的问题。建成一个服务型的金融机构是最理想的状况,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还可以密切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信任感。贷款的难易程度是与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任程度成正比的。信任感增强了,贷款自然容易得多。

(2)建立直接融资体系。一是拓宽股票融资渠道。近年来,虽然我国股市迅速发展,融资环境比起以前好了很多。但在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看来,上市条件依然遥不可及。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建立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多种多样的融资需求。其次是逐渐开放民间融资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在繁荣民间借贷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一个关键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体系,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为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而努力。通过法律将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使之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而系统的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保证作用。2002年,《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法制化的道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政府应该适当地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有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全面、细致、系统的法律法规。用具体的法律条文界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各自的职责范围,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工作的目标等等。让每一个融资行为都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另外,以法律形式明确有关的惩罚措施,可以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创造健康透明的融资环境。

(2)加大优惠政策和财政援助。在优惠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降低税率来减免税收,或者提高折旧等优惠条件,以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而财政补贴方面则可以给那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致力于科技创新和加大出口的中小企业给予财政援助,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

4.健全信用体系endprint

(1)建立专门的征信体系。首先要建立征信机构。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免费或付费的方式取得相关信用数据,再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最终形成企业的信用报告供需要者使用取得报酬。这种数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及时地更新数据库并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先进技术建成全国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2)建立信用评级制度。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资金提供方的经验风险,还能够大大减少融资方的融资成本。就目前我国信用行业发展现状而言,为保证信用担保业健康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迫在眉睫。这个信用评级体系应是更加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是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能紧随国际潮流的全国的或地方的信用评级制度。

(3)建立并完善贷款担保机制。缺乏可靠的担保是不得不说让中小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为了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有利的条件,建立一个完善的贷款担保机制显得非常必要。首先可以由各级政府拨款,建立对应的担保机构,这样各个机构的管理职责就会相对比较明晰,也方便集中管理。还可以由行业协会的中小企业自发出资,成立互助性的担保机构,当协会成员需要时帮助其获得贷款。还有一种可以由民间资金注入,建成商业性质的担保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担保。

四、结论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活跃的身影,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因此找寻解决对策更具有现实性的意义。但是这是一个涉及多方的非常庞大的工程,包括企业自身、政府、金融机构、外部环境等。最本质核心的解决方式依然要靠企业本身,提升自身素质和实力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而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以及金融机构的配合则是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只有多方通力协作,默契配合,才能改善目前的融资环境,形成良好的融资氛围,融资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建成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竹枝,李明月.中小企业融资顺序论.广东金融学院学报[A],2005(2):61-65

[2]蒋红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A]. 新财经(理论版),2013(4)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10-19

作者简介:王月辉(1992- ),男,汉族,福建安溪,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应用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资难对策建议中小企业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