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林 张立强 王兴儒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要求,信息技术的兴起开阔了课程资源的视野。如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呢?本文从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教育和美学教育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说明,希望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 开发研究
1.课程与课程资源概念
目前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可以说信息技术改变时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当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和资源开发,课程与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1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目前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种说法大致可归结为三类:(1)广义的课程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2)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3)课程的各种界说从本质上看,可分为两种:其一,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其二,课程是学校的教学内容[1]。
《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特别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科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学科活动经验”。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一定时间的学科学习,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必需的重要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事实、活动经验)及基本的学科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1.2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标准》指出:“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及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及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2]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3]。素材性资源包括知识、经验、感受、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条件性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环境、课程的认识状况等。
现行教材并不包括课程的全部内容,它只是课程的一种教学资源。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义务教育“新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弹性很大,有些章节好像只提供了一种“框架”,内容“很少”,这正是《标准》倡导的课程要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具体体现。教材中留下的那部分“课程空间”,需要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以补充和完善。
2.信息技术的界定和特点
信息技术指有效获取、存储、加工、传送和应用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能为教学提供多媒体资源和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模拟观点对新课程的对象、内容、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有新的启示:知识的获得是个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相互交互中建构模式与重组模式的过程。
信息技术通过媒体模拟过程具有视觉化效应。一般可以增强事物的形象性、直观性和艺术性。视觉化效应能够大大帮助学习者理解由交互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系统行为,比如多媒体的视角效应会增强艺术效果,促进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用客观世界的信息模拟仿真表示知识的新概念的产生过程。凭借计算机网络的可存取性、多媒体等表达能力,强大的信息技术模拟工具使科学研究、新课程资源开发成为可能。信息与传播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从不会应用到会应用,从低水平应用到高水平应用,从简单应用到综合应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与学科水平整合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课程资源”。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3.信息技术背景下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从历史上看,学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如数学,从人类出现书写记数算起(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出现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数学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史,现在数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数学在物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及社会现实生活中那些漂亮的应用……然而,这些内容又都是繁杂无序的,是没有组织结构的,我们必须经过适当的筛选和一定的教学加工,才能把它们改造成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的引进无疑加速课程的快速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课程资源的视野。我们可以从信息技术背景出发,依照“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原则,从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教育与美学教育等四个维度开发课程资源,更能体现学科教育价值和思想。
3.1应用教育维度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使得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背景下人的观念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还是遵循“实用原则”,也就是古代学者提出的“学以致用”的思想。
首先,以信息技术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融,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承接;既关注当前的学习,又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发展的平台。
其次,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3.2心理学教育维度
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和记忆等。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实现学习目标的模式。它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信息技术与心理因素充分结合,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学校教育中不同学科学习与教学的规律成为当代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一大趋势。学习心理学拓展了其在中小学课程中运用的学科领域,促进教师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教授相结合,为创建心理学方向的信息技术支持的课程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促进课程开发。信息技术在心理学科整合中对课程开发起到的作用与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3科学教育维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虽然它主要是逻辑加工的产物,淡化“信息背景”的色彩,但它毕竟是扎根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的,只要我们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加工、拓展和补充,即课程资源开发,就可使它们重新焕发文化活力。例如,在概念教学中,讲述一段“背景综述”,充分揭示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使他们感受到知识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又如在解题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训练外,还可通过整理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按照哲学中所说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处在一个动态的世界之中”。“冥冥之中,宇宙是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这是一个数学模型设计图”。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再到生物种群系统解释,数学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合理而有效的理论框架。因为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最好与相关学科的教师相互协作,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军事与数学”、“电视与图像压缩”、“天气预报中的概率”、“相关性的强弱”等,对学生而言,其知识联系较多,师生若不开发课程资源是难以理解的。
学科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科本身蕴涵的思想性和创造性,既要突出科学发展的轨迹,又要在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注意开发的科学性。
3.4美学教育维度
美指人向往和追求的最好、最高的境界,它是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并是这种经验的高度概括。审美理想产生于社会实践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现实、产生理想,并实现理想的过程。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都是人类的特权,是一种社会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讲,能否创造美和欣赏美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之一。德国伟大哲学家之黑格尔(Hegel 1770—1831)说:“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他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
人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对审美活动的反思及人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并非一成不变的,社会文化在发展,人对美的态度也在不断塑造与转化。面对现代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与认同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现代人的身份与处境发生变化,此时进行学校教育课程的开发要特别注意体现审美意识。
为了鼓励学生对所学有兴趣,应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感受美的艺术。必须在课程开发中注重美学教育功能:第一,具有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特别是指导性,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有力武器;第二,美感客观化、符号化,对课程开发起到一定的帮助,让学习者产生美的愉悦。如高斯公式(Gauss Formula)、杨辉三角公式、正多面体等都具有极强的对称美,对挖掘学习者的潜能都有一定的帮助。
4.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景和意义
如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还需要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开发新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标准》的过程,还是师生创造性地开发、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让课程成为一种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系统,从而使课程资源开发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开发应用性、科学性课程资源,积极创设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相符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美感意识,培养积极向上、合理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尝试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经历者和解决者,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对进一步促进国家和民族快速发展都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吕世虎,肖鸿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6,100.
[3]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