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2014-09-04 06:15:20赵淑梅
江苏高教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研究教育

赵淑梅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长春130022)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赵淑梅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长春130022)

文章从整体上分析了当前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的基本概况,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的局限及发展趋向提出了思考,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现状;展望

一、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概况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确立的第六学级(第六学级是英国中学和大学的衔接教育阶段)[1][2][3]。到20世纪60年代大学与高中衔接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关注的问题[4],其中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开始了以课程、高考制度、教学机构衔接为主的更为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相比之下,中国起步较晚。在20世纪60年代,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开始在高中试办“大学预科班”。这是我国大学与高中衔接探索的先声,可惜后来中断。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部分重点大学与高中联手创办各种试验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推动大学与高中衔接迈出了一大步,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与此同时,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专著很少,目前只有一本有关专门研究大、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的专著,即余立老先生主编的《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而专门系统研究大学与高中衔接的专著尚未发现。相比之下论文类成果较多。最早见于报刊的学术论文有2篇,即杨汉清的《试论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和廖平胜的《试论高考中送才与选才的衔接》,与本文完全契合的最早的1篇是阎光才等撰写的《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的障碍分析》。此后部分报刊断断续续地刊发了一些相关论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到21世纪初略有改观,具体详见表1。

不同年段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从表1可知,1984-2000年间,论文数量增加平缓,2001-2005年开始有较大幅度增加;2006年开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从2011年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的态势,总体上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区间出现两个节点,即2006年和2011年,这与教育实践导向直接相关。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从德育视角强调大、中、小的衔接;200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如何与高考衔接的问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问题。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学界指明了研究方向,吸引更多学者关注教育衔接问题,研究成果也随之增加。

表1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论文及研究视角年段统计(单位:篇)

不同研究视角的统计分析。从现有研究文献看,主要从整体、高考改革、学科衔接及大学新生适应教育4个视角展开研究,其中整体性视角主要是将大学与高中教育两个学段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大学与高中/中学/基础教育衔接研究(见表1),其他3个视角在某种程度上是衔接对策的主要分支。从表1可知,以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为视角来研究衔接的论文增幅最快,尤其从2006年开始更明显,且数量上遥遥领先;各学科教学衔接研究稳中有升;整体和高考改革两个视角的研究增幅相对缓慢。这是源于教育实践的直接反映。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大学新生适应及学科衔接问题日趋明显,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很少有学者从整体视角和高考视角来研究问题,致使整体衔接与高考改革衔接成为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具有重要潜力的研究视域。

二、研究局限

1.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基本上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状态,且存在变相抄袭的现象,而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却很少。比如,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教育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框架基本相似,都是从大学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心理等几个方面的不适应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少有人从高中预备教育的视角来研究,或将其和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结合起来研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问题的解决就不能对症下药,使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有效性差与其相关研究水平不无关系。作为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应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标准,即观点新颖、逻辑严密、论证透彻、语言流畅、应用性强。基于此,对现有的1681篇论文进行三次筛选,选出87篇优质文章,仅占总数的5%。当前总的研究水平和质量从中可见一斑。这样的研究质量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还容易产生学术泛化问题,也很难提高教育生产力。

2.微观研究多,宏观研究少。 微观和宏观是研究问题的两个基本视角,宏观是基本研究,奠定研究基础;微观是具体研究,是研究的深化与升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否则就会出现站位不高、学理不强、信度和效度欠缺等问题。从现有的研究看,明显地呈现出微观研究多、宏观研究少的问题。据表1可知,从微观视角进行研究的论文有1454篇,占总数的86.5%;从宏观视角进行研究的论文有227篇,占总数的13.5%,比例相差悬殊。从研究的整体来看,出现了“头重脚轻”的问题,使研究的根基不牢,信度和效度也大打折扣。目前教育衔接研究视域缺少研究框架的整体设计和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此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研究者的方法论素养和学术积淀密切相关。

3.思辨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 目前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有多种观点,笔者认可如下观点,即主要分为四大类:思辨研究、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5]。据此,本文对146篇重点研究文献做了分类统计:思辨研究88篇,占总数的60%;量化研究17篇,占总数的12%;质性研究21篇,占总数的14%;混合研究20篇,占总数的13%。在四种研究方法中,思辨研究一项就占六成,而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二者之和不足三成,实证性研究的弱势凸显出来。这种研究状态与当前所倡导的调查研究之风是格格不入的,而且严重影响研究质量的提升。

4.研究主体大学教师多,高中教师少。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是一个复杂的边缘化的研究领域,涉及的研究主体较多,主要包括大学教师和高中教师、教科院所专职科研人员、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及在读的研究生等,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研究主体应是在校工作的大学与高中教师。按逻辑推理,这两大主体在研究中所占比例应是旗鼓相当,但现实中的状况是:在重点研究的146篇文章中,作者为大学教师的有95篇,占总数的65.1%;高中教师的有14篇,占总数的9.6%;大学与高中合作的有6篇,占总数的4.1%。从中可以看出大学教师对此问题非常关注,而作为重要主体之一的高中教师却是严重缺位,使高中部分的衔接研究处于弱势,从而导致此领域研究整体质量的失衡,难以产生高质量的系列化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学与高中衔接问题在大学是显性的,尤其是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日趋凸显促使更多的大学教师来关注衔接问题;而且大学教师有自身的研究优势和资源,再加上大学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督促,使教师经常关注教育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通过研究寻找破解问题的思路,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做更多的学术积累。另一方面,衔接问题虽与高中的大学预备教育不到位有直接关系,而且是问题根源所在,但在高中却是隐性的,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高中教师的每根神经都为其紧绷着,几乎没有精力来关注衔接问题;而且与大学教师相比,高中教师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高中主要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促使教师将精力大多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上,也无暇顾及科研问题,这样高中教师在研究中的严重缺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研究展望

1.研究取向的务实与求新。 积极的研究取向是科研成果高产出、精产出的思想前提。虽然当前研究的整体质量不是很乐观,但也有一些理论功底深厚、观点独到、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文章,而且大都刊发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和各大学学报等重要报刊上。这既是一种研究导向的宣传,也昭示了未来研究的一种务实、求新的价值取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务实、求新的基本要求,其宗旨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际上是提升研究质量,这也是我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追求。务实是提升质量的基础,求新是提升质量的强大动力,务实和求新是促进教育科研质量快速提升的两翼,缺一不可。为此,要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鼓励教育研究者到教育实践中大胆探索和试验,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在理论提升中创新教育衔接的实践,从整体上提升教育研究质量,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的阐释力、指导力和引领力,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生产力。

2.研究方法的多元与整合。 研究方法决定研究的高度和深度,也是创新研究的一个突破口,所以要做高质量的研究,首先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方法论,这是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点。就现有的研究文献看,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思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混合研究为辅,且方法较单一。其中部分研究成果也显现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及整合的发展趋势。有些学者不仅使用了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还将其有机整合,将两种或多种方法整合于同一研究中,这种发展趋势尤其自2008年以来更为明显。不过,这只是初步的探索,不论是单一方法的选用还是综合法的使用都需进一步优化,使其更有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且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的产生和发展,将促使更多的学者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研究现实中的教育问题,使教育衔接这个复杂的问题通过各种研究路径找到破解的思路。

3.研究视域的拓展与创新。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多数学者主要从教育衔接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重要意义、主要问题及归因分析和基本对策这五个视角来展开研究的,其中基本对策研究最多。在基本对策中主要从课程、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方式、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各学科教学、高考制度的衔接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的。而且在每个问题的研究中,大多以线性思维来研究问题,如从宏观上研究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问题时,只从大学的角度来谈问题,高中涉及的很少,或者反过来。这样得出的结论显然有失偏颇,而且类似的问题相当普遍。由于缺少整体性视角的观照造成了研究视域的狭窄和一些盲区的存在,此领域亟待拓展与创新。基于此,一要革新思维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到整体性思维。从宏观上讲,是指在研究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时,既要把大学与高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通盘考虑,同时还要兼顾二者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缺一不可。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使整体性研究的功能得到最大优化。二要拓展、创新研究视域,微观与宏观研究兼顾,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兼顾。(1)深化基本理论研究,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目前,关于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理论依据、衔接标准及如何衔接等基本问题的研究相当薄弱,尤其衔接标准尚处空白状态,有待深入研究,尽快形成一个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研究。(2)加强大学与高中教育结构衔接研究。当前大学与高中衔接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者的教育结构严重失衡,应着重研究高中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在结构上破解大学与高中衔接不良的问题。(3)将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研究延伸到高中,寻找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根源,对症下药,从而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有效性。(4)探索在高中普遍开设过渡性或准大学课程。这种课程不是现成的大学课程,是一种兼具大学与高中课程特点的新型课程,需大学与高中教师合作研发教材,这比开设大学预修课程更符合中国国情和校情。(5)加强实践研究,探索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宏观政策、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这是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保证,但目前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亟待深化与创新。(6)注重国外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研究。国内学界对此涉猎较少,且大多是现象描述,缺少深层次的剖析。应加强对成功案例的深层解读,着重探讨衔接背后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

4.研究主体的多元与合作。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的特殊性在于,涉及的是归不同部门管理的两个教育阶段,同时又是一个边缘化的需要实践不断探索的研究领域,所以,参与研究的主体不仅要有大学与高中教师,还要有专职研究人员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更需要彼此间的通力合作。而现有的研究现状是:大学教师是名副其实的研究主体,其他都处于严重缺位的状态,且大学与高中教师的合作很少,整体的合作几乎没有。如此薄弱的研究基础,难以担当这样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基于此,当前急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扩大研究队伍,使研究主体多元化。(2)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研究团队,使研究主体的整体功能得到优化。这支团队应至少包括不同学科、领域的大学教师与高中教师、专职研究人员和主管大学与高中部门的相关人员。这样的组合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合作制度、运行机制和奖惩制度,便于合作研究的顺利进行。

[1]曹琼方.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2]袁本涛,文辅相.美、英、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J].高等教育研究,1995,(2).

[3][4]周金鸿.从中学到大学知识学习体系的断裂与衔接[D].济南:山东大学,2007.

[5]姚计海,王喜雪.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3,(3).

(责任编辑肖地生)

G642

A

1003-8418(2014)02-0110-03

赵淑梅(1966— ),女,吉林柳河人,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研究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大学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的行动研究” (批准号11YB121);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批准号GH11500)。

猜你喜欢
大学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留白”是个大学问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