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4-09-04 09:53陈康桂朱康妹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1期
关键词:真武汤肺源茯苓

陈康桂 肖 波 朱康妹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湛江 524013)

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陈康桂 肖 波 朱康妹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湛江 524013)

目的 观察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中药汤剂口服,疗程为15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气分析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脏彩超所示右心形态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真武汤 桂枝茯苓丸

心力衰竭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致死致残率高,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尚欠缺有效的根治方法。如何提高该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新热点。笔者近年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2]。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2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2~75岁,中位年龄63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8例,Ⅲ级13例,Ⅳ级9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1~74岁,中位年龄64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12例,Ⅳ级11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即抗感染、解痉排痰、强心、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即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给予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制附子15 g(先煎1 h以上),茯苓30 g,白术10 g,生姜3片,白芍15 g,桂枝10 g,赤芍15 g,牡丹皮10 g,桃仁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3次口服,疗程为15 d。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体征方面的变化;(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的变化;(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的变化;(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心脏彩超所示右心形态各项指标变化;(5)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标准 (1)临床疗效。参照文献[3]标准拟定。显效:治疗后患者心悸、咳嗽、咯痰、气喘等症消失或明显减轻,双肺干湿性啰音消失或明显减少,双下肢水肿消退,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上述各项症状、体征部分减轻,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治疗后患者上述各项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或死亡。(2)中医症状计分标准。心悸、咳、痰、喘、肿症状依据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参照《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症状计分法”拟定。中医症状的记分法,凡主动说出症状且自觉较重记4分;问出的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记3分;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记2分;轻或偶尔出现记1分;无症状为0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各单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心悸 咳 痰 喘 肿治疗组治疗前3.01±0.80(n=30)治疗后 0.83±0.60**△对照组治疗前 2.92±1.05 2.51±0.83 3.00±0.73 2.88±0.74 2.79±0.98 0.48±0.36**△1.30±0.61**△0.87±0.45**△0.79±0.60**△2.52±0.93 3.07±0.85 2.83±0.82 2.96±0.99(n=30)治疗后1.22±0.84**0.75±0.61**1.84±1.07**1.21±0.86**1.37±0.87**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pH值)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s)

组别PaO2(mmHg) PaCO2(mmHg)pH治疗组 治疗前 7.30±0.03(n=30) 治疗后 7.43±0.12*△对照组 治疗前 7.20±0.07 49.36±19.59 71.13±15.44 75.39±12.81*△44.13±13.69*△51.17±17.51 69.20±13.02(n=30)治疗后 7.40±0.25*67.51±16.12*51.47±12.58*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 见表3。治疗组治疗后血黏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s)

组 别 血浆黏度(mPa·s)全血黏度(mPa·s)血细胞比容治疗组治疗前 0.63±0.06(n=30)治疗后 0.47±0.05**△对照组治疗前 0.61±0.07 1.98±0.46 5.49±1.05 0.98±0.42**△4.42±0.34**△2.04±0.61 5.30±1.02(n=30)治疗后 0.58±0.06 1.79±0.48 4.46±0.42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彩超情况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右心彩超示右心形态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右心形态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右心形态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情况比较(mm,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情况比较(mm,s)

组 别 右心房内径 右心室内径 右室流出道 右肺动脉治疗组 治疗前(n=30)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34.21±5.32 32.48±3.36 34.59±3.95 26.55±4.44 21.19±3.34*△19.79±3.49*△25.90±4.13*△16.33±2.49*△32.48±5.51 31.55±4.80 33.80±4.08 24.66±3.09(n=30)治疗后24.81±4.07 24.34±3.33 28.25±3.36 19.68±2.86

2.6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3 讨 论

本病当属中医学“肺胀”范畴,主要继发于多种慢性肺系疾患,病情迁延,日久而致肺失宣肃,气道壅塞不通,致肺气耗损,伤及脾、肾,后期损及心阳,心阳亏虚,瘀血内生,水饮内停,发为本病。病性当属本虚标实,本虚则是心、脾、肾阳气亏虚,标实则是水饮、瘀血胶结于内。正如《丹溪心法·咳嗽》所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示本病病理因素为痰饮、瘀血内阻于肺,致肺气壅滞、气道不通而成。该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阳气日益虚损,温煦气化功能失调,鼓动血脉无力,痰饮、瘀血内生加重,内生诸邪又进一步耗损阳气,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致本病迁延难愈。故治疗上当以温阳化气、活血利水为主,所选真武汤及桂枝茯苓丸两方均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经典方,并且不作加减则是为了保持经方结构的严谨性。方中制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脾、肾经,功专温阳强心;桂枝辛甘性温,能温阳化气、温通经脉;茯苓、白术、生姜健脾利水;赤芍、牡丹皮、桃仁活血化瘀;白芍敛阴和营,配伍凉性药物赤芍、牡丹皮既可通血脉中热结,亦能制附子、桂枝之温燥。两方合用,共奏温阳化气、活血利水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所含药理成份乌头碱等有明显强心、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桂枝有强心、利尿、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作用;赤芍、牡丹皮、桃仁有降低血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作用;白芍有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4]。白术、茯苓则有利尿、减轻心脏负荷作用。诸药相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中药内服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强心、利尿、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右心重构等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探讨。

[1] 钱桂生,吴国明.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04.

[2]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

[3] 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32-336.

[4] 刘汉珍,刘爱荣,李孝良,等.白芍的化学成份及药理研究进展[J].2001,15(4):54-57.

R541.5

B

1004-745X(2014)11-2121-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1.068

2014-05-19)

猜你喜欢
真武汤肺源茯苓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云茯苓
云茯苓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