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

2014-09-04 21:4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宗璞莫扎特音乐

【名家简介】

宗璞,1928年出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又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涵着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等,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等,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其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选文1 艺术淡化痛苦

药杯里的莫扎特(节选)

宗 璞

一间斗室,长不过五步,宽不过三步,这是一个病人的天地。这天地够宽了,若死了,只需要一个盒子。我住在这里,每天第一要事是烤电,在一间黑屋子里,听凭医生和技师用铅块摆出阵势,引导放射线通行。是曰“摆位”。听医生们议论着铅块该往上一点或往下一点,便总觉得自己不大像个人,而像是什么物件。

精神渐好一些时,安排了第二要事:听音乐。我素好音乐,喜欢听,也喜欢唱,但总未能升堂入室。唱起来以跑调为能事,常被家人讥笑。好在这些年唱不动了,大家落得耳根清净。听起来耳朵又不高明,一支曲子,听好几遍也不一定记住,和我早年读书时的过目不忘差得远了。但我却是忠实,若哪天不听一点音乐,就似乎少了些什么。在病室里,两盘莫扎特音乐的磁带是我亲密的朋友,使我忘记种种不适,忘记孤独,甚至觉得斗室中天地很宽,生活很美好。

三小时的音乐包括三个最后的交响乐——“三十九”“四十”“四十一”,还有钢琴协奏曲、提琴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等的片段。《第四十交响曲》的开始,像一双灵巧的手,轻拭着听者心上的尘垢,然后给你和着淡淡哀愁的温柔。《第四十一交响曲》素以宏伟著称,我却在乐曲中听出一些洒脱来。他所有的音乐都在说,你会好的。

会吗?将来的事谁也难说。不过除了这疗那疗以外,我还有音乐。它给我安慰,给我支持。

终于出院了,回到离开了几个月的家中,坐下来,便要求听一听音响,那声音到底和用耳机是不同的。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提琴组齐奏的那一段悠长美妙的旋律简直像从天外飘落。我觉得自己似乎已溶化在乐曲间,不知身在何处。第二乐章快结尾时,一段简单的下行的乐音,似乎有些不得已,却又是十分明亮,带着春水春山的妩媚,把整个世界都浸透了。没有人真的听见过仙乐,我想莫扎特的音乐胜过仙乐。

别的乐圣们的音乐也很了不起,但都是人间的音乐。贝多芬当然伟大,他把人间的情与理都占尽了,于感动震撼之余,有时会觉得太沉重。好几个朋友都说,在遭遇到不幸时,柴可夫斯基是不能听的,本来就难过,再多些伤心又何必呢?莫扎特可以说是超越了人间的痛苦和烦恼,给人的是几乎透明的纯净,充满了灵气和仙气,用欢乐、快乐的字眼不足以表达。他的音乐是诉诸心灵的,有着无比的真挚和天真烂漫,是蕴藏着信心和希望的对生命的讴歌。

在死亡的门槛边打过来回的人会格外欣赏莫扎特,膜拜莫扎特。他自己受了那么多苦,但他的精神一点没有委顿。他贫病交加,以致穷死,饿死,而他的音乐始终这样丰满辉煌。他把人间的苦难踏在脚下,用音乐的甘霖润泽着所有病痛的身躯和病痛的心灵。他的音乐是真正的“上界的语言”。

回家以后的日子里,主要内容仍是服药。最兴师动众且大张旗鼓的是服中药。我手捧药杯喝那苦汁时,下药(不是下酒)的是音乐。似乎边听音乐边服药,药的苦味也轻多了。听的曲目较广,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等,还有各种歌剧,都曾助我一口(不是一臂)之力。便是服药中听勃拉姆斯,发现他的《第一交响曲》很好听。但听得最多的,还是莫扎特。

热气从药杯里冉冉升起,音乐在房间里回绕,面对伟大的艺术创造者们,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而有福气,生在这样美好的艺术已经完成之后——而且,在我对时间有了一点自主权时,还没有完全变成聋子。

(选自《宗璞散文集》,有删改)

[含英咀华]

本文写了作者在病中听音乐以自勉的一段经历。作者对于莫扎特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对莫扎特的音乐的解读也非常恰切感人。这种将自己的经历与艺术感受结合在一起写作出的文章,使人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即苦难之于人的作用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之于人生的作用。

[思考练习]

1.作者说“他所有的音乐都在说,你会好的”,这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2.作者如何看待莫扎特的音乐?

3.作者为什么说莫扎特的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选文2 学术精神恒久

霞落燕园(节选)

宗 璞

朱家在“文革”后期从燕东园迁来,与人合住了原统战部小楼。那时燕南园已约有八十余户人家。兴建了一座公厕,可谓“文革”中的新生事物,现在又经翻修,成为园中最显眼的建筑。朱家也曾一度享用它。据朱太太奚今吾说,雨雪时先由家人扫出小路,老人再打着伞出来。令人庆幸的是北京晴天多。以后大家生活渐趋安定,便常见一位瘦小老人在校园中活动,早上举着手杖小跑,下午在体育馆前后慢走。我以为老先生们大都像我父亲一样,耳目失其聪明,未必认得我,不料他还记得,还知道些我的近况,不免暗自惭愧。

“文革”后期政协有时放电影,大家同车前往。记得一次演了一部大概名为《万紫千红》的纪录片,有些民间歌舞。回来时朱先生很高兴,说:“这是中国的艺术,很美!”他说话的神气那样天真。他对生活充满了浓厚的感情和活泼泼的兴趣,也只有如此情浓的人,才能在生活里发现美,才有资格谈论美。正如他早年一篇讲人生艺术化的文章所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如季札挂剑夷齐采薇这种严肃的态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艺术的生活又是情趣丰富的生活。要在生活中寻求趣味,不能只与蝇蛆争温饱。记得他曾与他的学生澳籍学者陈兆华去看莎士比亚的一个剧,回来要不到出租车。陈兆华为此不平,曾投书《人民日报》。老先生潇洒地认为,看到了莎剧怎样辛苦也值得。

然而生活的重心、兴趣的焦点都集中在工作上,时刻想着的都是各自的那点学问,这似乎是老先生们的共性。他们紧紧抓住不多了的时间,拼命吐出自己的丝,而且不断要使这丝更亮更美。有人送来一本澳大利亚人写的美学书,托我请朱先生看看值得译否。我知道老先生们的时间何等宝贵,实不忍打扰,又不好从我这儿驳回,便拿书去试一试。不料他很感兴趣,连声让放下,他愿意看,看看人家有怎样的说法,看看是否对我国美学界有益。据说康有为曾有议论,他的学问在二十九岁时已臻成熟,以后不再求改。有的老先生寿开九秩,学问仍和六十年前一样,不趋时尚固然难得,然而六十年不再吸收新东西,这六十年又有何用?朱先生不是这样。他总在寻求,总在吸收,有执著也有变化。而在执著与变化之间,自有分寸。

老先生们常住医院,我在省视老父时如有哪位在,便去看望。一次朱先生恰住隔壁,推门进去时,见他正拿着稿子卧读。我说:“不准看了。拿着也累,看也累!”便取过稿子放在桌上。他笑着接受了管制。若是自己家人,他大概要发脾气的。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啊。他要用力吐他的丝,用力把他那片霞彩照亮些。

奚先生说,朱先生一年前患脑血栓后脾气很不好。他常以为房间中哪一处放着他的稿子,但实际没有,便烦恼得不得了。在香港大学授予他荣誉学位那天,他忽然不肯出席,要一个人待着,好容易才劝得去了。一位一生寻求美、研究美、以美为生的学者在老和病的障碍中的痛苦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他现在再没有寻求的不安和遗失的烦恼了。

(选自《中国作家》1986年第4期)

[含英咀华]

这篇文章选自宗璞写燕南园16栋房屋里几位学术大家的《霞落燕园》中关于朱光潜的一部分。文中记叙了朱光潜生前的几件事,刻画了朱光潜的学术大家与美学大家的形象,字里行间满溢怀念与敬仰之情。文章文字虽朴实,情感却真挚感人。

[思考练习]

1.文中朱光潜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2.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谈谈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的内容。

选文3 我看名家

至精至诚 金石可镂

周 洁

知道宗璞这个名字,是听中学语文教师讲茹志鹃的《百合花》。语涉宗璞《红豆》,是因两文共“革命与爱情”这个交集,“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畅想间,老师说1957年,宗璞的《红豆》因为描写知识分子的情感而遭到批判,成为“毒草”……宗璞的名字就这么刻在我的脑海。

上了大学,在当代文学“伤痕文学”那一个部落,读着《弦上的梦》《鲁鲁》《我是谁》《心祭》《蜗居》《三生石》等一部部小说,为字里行间那种超拔简洁的淡泊之气、大家风范的平和之气和柔中寓刚的凛然之气深深感染着,觉得宗璞制造的那一排排文字,分明就是一队队骑兵,超凡脱俗。时光荏苒,不意在10多年之后,我竟是以宗璞先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原因,向她靠近。

宗璞父亲冯友兰先生说,当一个作家,要努力读懂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无字天书”,还要用至精至诚的心劲把“无字天书”酿造为“有字人书”。其实,这“至精至诚的心劲”,正是父女二人一脉相承的写作精神。

当年,冯老先生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80多岁,“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多万字的著作,全由老人一字一句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体弱多病的宗璞先生,写作《东藏记》时,“眼疾治疗失败”,夜晚披衣而坐,“模糊中似乎有一个人影飘过来,他坐在轮椅上,一手拈须,面带微笑,那是父亲。‘不要怕,我做完了我要做的事,你也会的。我的心听见他在说。”遵从慈父之命,宗璞亦以口为笔,“就像一只蚂蚁,很小的蚂蚁,认真努力地在搬沙,衔一粒沙再衔一粒沙”,倾心构筑艺术的七宝楼台。

在那民族危亡的时刻,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用温文尔雅的方式与苦难抗争。宗璞炼意炼句,苦思苦吟,把8年抗战的人心正气、亲情友爱、生死别离、世情百态一一纳入“野葫芦”,将小说经营得玲珑雅致、气韵悠长。《东藏记》末章开头有几句话,宗璞写的是几十年前,似乎也是现在的自己:“岁月流逝,自从迁滇的外省人对昆明的蓝天第一次感到惊诧,已经好几年过去了。这些年里许多人生,许多人死,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凝视着它就会觉得自己也融进了那无边的蓝中。在这样的天空下,在祖国的大地上,人们和各样的不幸、苦难和灾祸搏斗着,继续生活,继续成长,一代接一代。”

(选自《楚天都市报》2005年6月30日)

[含英咀华]

本文主要从宗璞的文学创作来解读宗璞。宗璞的文学作品反映出了她的性格和创作的精神、态度。同时,文章也写了父亲冯友兰对宗璞的影响,使得读者对宗璞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思考练习]

1.作者认为宗璞的文学作品有怎样的特点?

2.宗璞的作品与冯友兰的作品有哪些共同之处?

猜你喜欢
宗璞莫扎特音乐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莫扎特
走进书里瞧一瞧
宗璞:喷发英武正气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