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窦 琨(本刊记者)
潼关强力推进城乡统筹
文/窦 琨(本刊记者)
县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每个村平均投入不少于200万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引领农民发展产业,潼关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子。
“村道硬化了,有了排水渠,街道的垃圾有专门的环卫工打扫,县上为村民免费安装了数字电视,孩子上学放学都有免费校车接送……”11月6日,在潼关县代字营镇下汾井村,村主任吕云峰向《当代陕西》记者细数村里一年来的变化。
同一天,从外地打工回家的城关镇居民王争光惊讶地发现,从火车站到自家门口竟然有了公交车,更惊讶的是乘坐公交车还免费。这让以往从火车站回家需要花几十元的王争光感慨“幸福来得太突然”。
自去年底,潼关县立足县情实际,以建设“美丽乡村·美好家园”为切入点,镇区建设同步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科学化,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缩小城乡差距,初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从潼关县城驱车沿310国道往东南十几公里,就进入下汾井村。只见水泥路面干净整洁,没有一点杂物阻碍视线;两边房屋一字排开,各家门前干净整齐;墙面上绘制的倡导文明、宣传公益的漂亮图画、诗歌格外养眼。
“以前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垃圾随处乱堆,因为没有排水渠,为了图方便,一些村民一出门就将污水倒在门口,四处横流。”村支书周海军说,“多年没人管,村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潼关县县长樊正学说:“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存在两大问题,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城里人差别大,收入差别大,所以我们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切入点,实施‘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美好家园',推动全县城乡统筹发展。”
2013年12月4日,潼关县“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美好家园”的攻坚战正式打响,并很快形成以县域整体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镇区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四项专项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建设规划体系。
县“双美”办主任、农工部长张明亮介绍说,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一亿元,对每村平均投入不少于200万元,在全县6个镇83个村中筛选出29个重点村和15个示范村作为第一年“双美”创建的开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示范引领,点线结合,利用3—5年时间在全县延伸拓展,彻底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打造新型农村。
潼关县委、县政府按照“四美三宜”(即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提出“把镇区当景区打造,突出镇域特色,形成一镇一景;把公路沿线村庄和新农村示范村当景点打造,形成一村一景;把公路沿线当美丽长廊打造,凸显绿色长廊,建成连接美丽乡村的风景线”,坚持“净化先行,六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产业优化、文化提升)跟进”,实现“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创建目标,从优良的生态环境、合理的空间布局、完善的配套服务、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谐的社会风尚,五个方面框定创建内容。
污水排放一直是农村环境改造的一大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潼关除了在镇区建设污水处理厂,还利用境内沟多壑深的地理优势,把农村污水通过排水渠排到沟里进行生态化处理,基本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注重沿路、沿山、沿河、沿景区布局。结合‘美丽乡村·美好家园’建设精品村的连片布点和打造,形成重点建设示范区和别具一格的景观带。”张明亮说。
为使环境整治成果得以延续,潼关出台了《环境卫生督察考核办法》,实行三级负责,定期督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进行周检查、月考核、季排名、年度评比;在每个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由一名镇领导担任,副所长和工作人员从镇干部中抽调选配。同时,在每个村成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与副站长分别由村支书和村主任担任,并按照镇区和村子面积配备保洁队伍。初步形成“户清扫、村收集、镇村统一转运填埋”长效机制。
县政府办副主任董利涛介绍说,镇区建设也是潼关在统筹城乡过程中的重点部署,镇区基础设施的完善解决了移民搬迁中群众生产生活分离的局面,让群众就地城镇化。
9月1日,对于潼关县四知学校的160余名教师和2000多名学生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也是这所学校正式投入启用的日子。
踏着黑色沥青路面进入学校,只见红白相间的现代化办公楼和教学楼在绿色的林荫景观之中典雅质朴,庄重大气。校园的庭院景观设置引用“夸父逐日,弃杖成林”的典故,建设有树人广场和弘志广场。除此之外,标准化食堂、整洁的宿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等一应俱全。
校长樊西萍介绍说,四知学校是潼关县委、县政府为缓解城区学校教育压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建立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校占地120亩,总投资1.2亿元,目前近2000名学生里一半以上是农村学生。
为解决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城乡配置不均衡等影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潼关县采取先建后撤、逐年实施的方式,组织实施全县教育布局调整改革,四知学校就是改革中的一大工程。
“四知学校的建成,不仅让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一样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并且让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不再担心孩子的生活和安全问题,更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樊西萍说。
为解决教育资源整合后形成的农村小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安全隐患多的问题,9月1日,潼关县投资700余万元购置的低碳、环保、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21辆免费校车正式运营。校车都配备有GPS定位系统、防遗漏识别系统及安全带、逃生锤、干粉灭火器等安全设施。每辆校车聘用1名持A1驾照且具备校车准驾资格专业驾驶员,同时安排2名中年教师随车照管,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以前娃娃上学放学都是同学间结伴同行,但因为年龄小,路途远,大人又不能每天接送,所以对娃娃的安全问题很担心。有了免费校车,我们家长每天只要在接送点接送就行了,再不用操心了。”南歇马村村民黄建设说。
除了“免费校车”,今年以来,潼关还开通了“城区免费公交”,实施了“农村免费数字电视”等民生项目,通过加大财政向民生领域的投入,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
3月12日,按照“政府买单、政府运营、公司化管理、群众受益”的方式,由潼关县政府投入500余万元购买的16辆低碳环保天然气公交车正式开通,结束了潼关没有公交车的历史,也成为我省首个实现城区公交全免费的县城。
10月17日,“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新闻发布会在潼关县举行,标志着政府购买有线电视服务这一“企业让利、政府买单、群众受益”的“信息惠民”工程结束试点正式迈入实施阶段,潼关也成为全国第一个为农民群众购买数字电视服务的县城。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嬗变的过程。必须从群众最急需、农村最薄弱的地方入手。我们下一步要将免费公交延伸到村镇,实现免费公交全覆盖。除此之外,还将实现村部建设全覆盖、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农村卫生室全覆盖、视频监控全覆盖、幸福互助院全覆盖,用‘9个全覆盖'由外而内打通幸福潼关的‘断头路'。”樊正学说。
近日,在第2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潼关县重点推出的软籽石榴受到了众多参观者及客商的青睐。展台前,软籽石榴以鲜红饱满的籽粒让前来咨询和品尝的客商赞不绝口。
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就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大胆创新实践。潼关县把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发展核桃和花椒的基础上,又引进软籽石榴和油用牡丹两个新品种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
为带动和鼓励群众发展软籽石榴,潼关县出台了扶持政策,对企业累计连片发展1000亩以上、村组或合作社累计连片发展100亩以上、单户或联户累计连片发展10亩以上且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的连续三年每亩补助1000元。
和软籽石榴一样,对种植油用牡丹的农户给予每亩1000元的补贴,并出资600万元为全县的机井全面完成配套,解决了群众的灌溉问题。除了四大产业的引领,潼关为发展养殖业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基本形成了一村一产业的发展格局。
潼关,历史上闻名遐迩的雄关重镇,以古关、古渡、古战场,盛产黄金闻名于世,素有“秦地东大门,西北咽喉道”之称。近年来,潼关以“融入华山、发展大旅游、促进大转型”为目标,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44.63亿元,着力打造陕西东大门旅游生态长廊。
在省级重点镇——秦东镇,总投资3.5亿元的三河口湿地公园项目已初具雏形,南门广场、黄河十八弯景点、画舫、生态游泳池等项目已经封顶,古城景区建设也正在紧张施工当中。
秦东镇镇长陈永迪介绍说,秦东镇旅游景区的全面建成,将带动全镇近3万人发展致富,景区将统一建设具有明清风格的住宅区安置群众,让群众回迁在自家门口生产生活。
“饿死饿活,也不给窑上熬(干)活;爬坡过河,不是人担就是驴驮。”这首民谣,是过去太要镇窑上村的真实写照。
自从潼关鼓励支持发展旅游产业,窑上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依靠村里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起了秦王寨马趵泉景区、秦王寨城墙、城楼及秦王观阵台。
“村上成立了公司,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群众人均纯收入现在已达到12000元,仅景区每年为群众带来300多万元收入。”村主任车敏亮欣喜地说,“近期我们正在加快区域服务软硬件设施建设,学习其他旅游村的经验,挖掘关中特色,建设陕西饮食文化一条街,形成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同步发展,实现景区全面升级。”
在潼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的不止窑上村,保留村镇原有特色,“以旅促农、以旅哺农”,成为潼关城乡统筹的重要发展路径,由此许多农民就地实现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的转型。
潼关投资700万元为农村小学开通免费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