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甘霖:最好的教育是自我管理

2014-09-03 00:50冬冬
母子健康 2014年8期
关键词:甘霖挫折学会

冬冬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众多费力不讨好的父母们多年来深感困扰,

全力管教,一心付出,孩子却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期望。

灰心!焦虑!出路何在?“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我教育,

管孩子不如让孩子学会管自己……”

成长励志畅销书《管好自己就能飞》作者

吴牧天的父亲吴甘霖现身说法,

以自己作为管理专家的角度,谈谈教育孩子的6大原则。

第一课

人生教育从“挫折”开始

解读:生活不会对你有求必应。

孩子出生后,我们一直顺着他。但这种在父母翅膀庇护下长大的孩子,异常脆弱,今后一点点小挫折就可能毁了他。应该让他面对真实的世界,从什么都会顺着他的虚幻中走出来。

“我要恐龙玩具!我要!”3岁的牧天哭喊着。

“不买了!回家!”我的话里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儿子哭着一屁股赖在地上,我不由分说,抱起牧天就往家走……

从那以后,我们有意识地对牧天进行引导。比如,说好不买的玩具,坚决不买;买生日礼物,我们也要求不超过100元。另外,我们还会告诉牧天,想要得到某一件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比如,当他三四岁的时候,我们就会告诉他,如果他能坚持每天将全家人的鞋子摆整齐,或者每天将院子里三角梅落下的花瓣都捡到垃圾桶里,周末就能获得一次去动物园或者游乐园的机会。

没有人能一帆风顺,不断遇到挫折才是人生常态。要早早让孩子经历挫折、习惯挫折,并学会勇敢应对。打好挫折这剂预防针,孩子长大后才会敢于面对并克服困难。

1 从小到大的挫折教育,要渐进而行。

2 挫折教育不是一味将孩子置于危难的境地,这不是目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途径。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今后怎么改进,这样孩子才能有成长,也会很快从失败中找回自信。

3 现在很多人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成长训练营。其实,挫折教育不一定非要等到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再去进行,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第二课把好玩的事当成有价值的事去做

解读:鼓励孩子把好玩的事当成有价值的事情去做,不但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更能提高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的意识。

牧天5岁的一天,看到他一个人在客厅扫地,而且扫得那样开心和投入。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决定好好启发一下他:

“牧天,这些天总给你讲创造,如果你扫地能扫出一点新意,我就带你买糖。”

听说有奖励,牧天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他把扫把一丢,蹲在墙角思考起来。

当我快忘掉这事时,突然牧天一声惊呼:“爸爸!爸爸!我知道了!”他跑到厨房拿了一个垃圾袋,将它套在簸箕上,把垃圾直接扫进垃圾袋里了。之后得意地看着爸爸说:“爸爸,这算创造吧?”

牧天这一行为,直接省掉了把垃圾从簸箕倒进垃圾袋的程序。别看这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从思维学的角度来考虑,却是很了不起的。

1 这件事的目的不是说“奖励的力量”,而是说,严肃的东西不一定沉重,游戏等轻松的东西不一定轻浮,寓教于乐往往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培养方式,孩子们也乐此不疲。

2 不断尝试,才有不断的发展,才有想象不到的机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凡是孩子该做而又害怕的,都应该鼓励他“敢”字当先。

第三课学会做家务,学会生存

解读:替孩子等于害孩子。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你的工作就是学习。只要你成绩好,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要管,都由我来做。”望子成龙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和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哈佛大学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的第一条。在教育牧天的问题上,我们一直坚持不替他做他分内的事,从小让他学会做基本的家务,而且要认真做好。牧天从小就会洗衣、拖地,长大后还会做饭,这些事情并没有因为学习紧张而放弃,16岁时牧天做菜的水平已经与中等饭店厨师差不多了。

1 学习成绩只是生活与成长中的一部分,一味学习而忽视自己的责任,却会让孩子的成长有所缺失!你想到没有,若父母总是插手、帮忙甚至代办,会助长孩子的依赖、逃避心理。

2 你首先要有一个信念: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给他尝试和锻炼的机会,都可以做得很好。即使孩子一时做不好,也要忍住替他做的冲动。

第四课

哲学都在生活里

解读:孩子要学会自我管理,光有精神不够,还得有能力。尤其是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甚至还要懂哲学。

虽然许多家长往往认为学习哲学是孩子长大后的事情,但我们却是早早给牧天进行了思维训练。哲学里最基本的是同异比较,其实这一点小孩子就能学了。同异比较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比如与朋友聚会时,让牧天来观察,找出爸爸与叔叔10个相同的地方、10个不同的地方,或妈妈与阿姨10个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或者他与小朋友的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这都是最基本的“方法论”学习。

不仅如此,小孩子一样可以学辩证法。牧天6岁那年,我们带他回到湖南农村老家。看他一直在傻玩,便给他讲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后来他出去玩,一时高兴掉在了水里,我故意问他:“你现在懂得什么道理了吗?”他有点尴尬地把前几天学到的理论用上了:“我知道了,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1 哲学,包含着人对人生的反思。哲学并非我们想的那样“高大上”,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家长要注重锻炼孩子的思维,勤于思考。endprint

2 对哲学思维的锻炼尽早开展,会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提高。

吴甘霖

成长励志畅销书《管好自己就能飞》作者吴牧天的父亲,畅销教子手记《孩子自觉我省心》的作者。中国最著名的方法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优秀的管理学家和“中国管理培训七剑客”之一,已出版专著30余部。其作品《方法总比问题多》销量逾百万册。

爸爸:吴甘霖

儿子:吴牧天

关系:父子

管理时间:19年

管理结果:最初的“捣蛋王”,后来在父母引导下,成为善于自我管理的学生,并考上美国重点大学。他总结自己成长经历写作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荣登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激发全国近百万学生“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热潮。

第五课今日事,今日毕

解读:拖延是个很常见又很难改的毛病。

牧天曾经也有拖延的毛病,住寄宿学校时曾因为拖延而延误了校车,赶紧打车还是迟到了好一会儿,而被老师狠狠批评;作业也曾因为拖延而完不成。

为了让牧天改掉拖延的毛病,我们下了一番工夫。除了出现类似事情让他自我反省、主动认识到拖延带来的后果外,我们还给他讲列宁、居里夫人等名人善用时间的故事。

但光有故事不够,还得有方法。比如,我们让他自己根据作业量,定出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如果没有完成,则自己去向老师解释,我们还会停发一周的零用钱,取消他周末和同学的聚会等。

就这样牧天不仅慢慢改掉了拖延的毛病,学会了该做的事情立即去做,很多时候甚至还会提前把事情做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快乐。

1 拖延是最常见的毛病,懒惰是最大的敌人。拖延的终极恶果是——一事无成。

2 我们常常会感到,跟孩子讲道理很容易,但落实到行动上他就是不改,都是有触动、缺行动。必须有惩罚措施,才能改掉拖延的毛病。

第六课

契约管理,远胜于指教管理

解读:所谓契约管理,就是先给孩子立规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做到会获得什么奖励,没有做到会受到什么处罚,而且坚决执行。

牧天小时候想学画画,我们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和儿子约法三章,答应了就要坚持。牧天答应了,可是学了不到四堂课,就想要放弃。这时,我们就提醒他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不管他哭也好,叫也好,坚持送他去。学着学着,他的兴趣也上来了,能力和信心也上来了,后来还拿到了一个全国性的学生绘画大奖。

1 契约化的方式,是提前约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什么奖励和处罚。

2 千万不要做“说话不算数”的父母!既然与孩子提出了“契约管理”,就一定要说到做到,不管是奖还是罚。

与吴甘霖聊聊“管孩子”

《母子健康》:在提高孩子心理承受力方面,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吴甘霖:我们也是逐步帮孩子提高抗挫折的能力。牧天小的时候,我就带他练习打坐,从每次15分钟到30分钟,以此来锻炼他的定力和毅力;去超市,说好买什么就只买什么。孩子嘛,看别人有,就想要,但生活不会对你有求必应,被拒绝多了,慢慢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一点一点提高了。

《母子健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认为爸爸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吴甘霖:爸爸教给孩子规矩。平常妈妈对孩子关爱多一些,爸爸要求更严格一些,有时候甚至不留情面。基本上,说“不”的事情都是由当爸爸的来做,可能会让孩子失望,甚至伤心。但孩子在失望伤心之后,就知道界限在哪里,下次就不会再犯,日久天长,孩子就能约束控制自己了。

《母子健康》:你认为,现在父母的教育误区都有哪些?

吴甘霖:不少父母喜欢将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这很容易让孩子纠结:不顺从则父母不高兴,顺从又违背自己的内心,内心将何等痛苦?建议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未来吧。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但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有度,否则,一味迁就溺爱,孩子长大后就会不懂得感恩。如今很多父母乐意当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教育者。但一味当孩子的朋友,树立不了权威。父母树权威还是做朋友,要看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孩子当朋友是必要的,但仅仅做朋友是不够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甘霖挫折学会
甘霖若滴
挫折使我更坚强
闻侄女考取清华大学
CHINAPLAS 2018新材料、新工艺“甘霖”降至中原
学会分享
密云水库:甘霖脉动,刻画京城纹理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