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课堂教学的一些探讨

2014-09-03 22:08李宗林
教育界·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李宗林

【摘 要】对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对中职课堂教学方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职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的课堂学习风气很不尽人意,听课的注意力不集中,自觉刻苦努力的现象更少,相当部分的学生无论课内课外,总是眼不离手机,心不忘网络,一期下来,学到的知识模模糊糊,似懂非懂,对成绩的优劣很不在乎。为什么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如此不屑一顾,我想,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学生的本身素质,重要的还是我们教师教学的方法。讲课方式没有吸引力,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成了学生的催眠曲。如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呢?下面,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谈几点心得。

一、教学的风趣性、幽默性、形象生动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的讲课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老师的教态呆板,语言语气枯燥无味,学生则感到厌烦,教师的教态活跃,精神飞扬,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学生则感到精神振奋,产生一种追求欲知的心态。因此,我在课堂中,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精神饱满一些,教态活跃自然一些,语言风趣一些,知识内容形象生动一些。许多教师感到对计算机概念和理论的讲解抽象枯燥。其实,只要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烦琐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单调化为丰富。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知识,教学气氛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兴趣来了,越听越想听,学习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起来。与此同时,教师的语调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有轻有重,有快有缓,有高有低,重点内容、重点字眼声调要高、慢,有时还须一字一顿地强调,并配以各种动作手势,眼神表情教态,使之更形象、生动。既突出教学的重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仿佛在观看老师做精彩的演讲,获得愉快的丰富感受。

二、老师要善于举例,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除了老师讲课是否风趣吸引以外,还得看老师对知识问题的讲解方式是否清晰明快,易于理解接受。因此,老师还应尽可能地以生活中大家熟知的一些例子解释教材的知识问题,使之深入浅出,更通俗易懂。如我在讲局域网时是这样解释的:局域网好比一栋大楼,每个人(好比主机)有自己的房间(房间就好比网卡,房号就是物理地址,即MAC地址),里面的人(主机)人手一个对讲机,由于工作在同一频道,所以一个人说话,其他人都能听到,这就是广播(向所有主机发送信息包),只有目标才会回应,其他人虽然听见但是不理(丢弃包),而这些能听到广播的所有对讲机设备就构成了一个广播网域。学生经过这样的例子解释,对问题的理解容易和透彻得多了。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听觉视觉效果,生动、直观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既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恰到好处地挖掘学生潜能,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恰恰是弥补多媒体教学中的短处,传统教学中的书写板书,细化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详细记录课堂笔记和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没有适当的板书,这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关键词、关键句,从而不利于理解教学的内容。课堂上老师的板书优劣,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原因。老师的板书啰唆紊乱、随意,学生的情绪也随之低落,对学习也会满不在乎。因此,我们的板书应有条理一些,简洁一些,把教材内容标题、内容程序经过简洁的且要求学生做笔记的重点内容安排在黑板的左边。对于重点字眼,难点问题还需边讲述边用不同色笔圈画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四、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

有些老师上课,理论与实训分得很清楚,讲理论则完全照书讲理论,上实训则完全由学生自行操作,这么一来,学生听课没有实物现象的感知,听得模模糊糊,精神提不起来,厌烦也来了,实训不知如何入手,只能乱来一通,到头来什么都知道一点,却又什么都不知道。我认为,理论与实训不能截然分开,上理论必须与实训同行,理论讲到哪里,老师应当即指出实物的形状、部位或演示现象,实训课的各种操作方法、步骤和过程,老师应作具体细致的演示,让学生有个操作的样板。当学生动手时,老师应对各实训小组作巡游的观察、检查,纠正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每个教学内容经一段时间的实训后,最好能考查一下各学生的操作熟悉程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才进入下一项内容的操作,经这样逐项落实,渐序推进的教法,学生对学习才有兴趣,才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五、教材内容的溶化组合和经验补充

一般来说,教材的内容顺序都是先局部解述到最后综述。如果完全地按这样的顺序讲授,按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总有模糊的感觉。我认为,教师应先吃透课本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重新组合教学顺序。另外,还要从相关的书籍或自己的经验增加补充一些内容,与学生共同分析解答,使学生学习思维不至于过于狭小和僵化,视野才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谭芳.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海故事博览[J]. 科教论坛,2011(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