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旧金山

2014-09-03 18:23PIAPIA鱼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旺角渔人唐人街

PIAPIA鱼

行走于旧金山是特别需要体力的。我寄宿在一个在旧金山学艺术的姐姐家里,她的公寓在市中区南边的一个山坡上。爬上一刻钟的山坡,各式各样毫无重复的木质别墅便呈现在眼前。白天,对面遥遥相望的是密密麻麻的如同希腊爱琴海边的白色别墅;夜晚,整座山被灯光点亮,密集的光抹掉了星星的色彩,对面山坡上的那片光亮仿佛形成了另一片星海。

Phelix是我认识了至少10年的老同学,我们先后来到美国留学。他带着我,从联合广场沿着旧金山主干道之一的powell街往北,跟随着旧金山特有的铛铛车的轨迹,只两个路口,就到了powell和Bush街的交叉口。Bush街曾经住过一位鼎鼎有名的作家——张爱玲。上世纪50年代末,张爱玲移居美国,结识了第二任丈夫赖雅,她随同赖雅搬到了旧金山Bush街645号,在这里搞戏剧创作。645号公寓是街上唯一一栋红色的建筑,红砖构成公寓墙面主体,搭配乳白色的门廊,门廊上方还有精致的雕刻花饰,很典型的欧洲范儿。这么“明目张胆”红得耀眼的公寓,倒确有些符合张爱玲的脾气。50年前,张爱玲和赖雅住的那户单元水电全包一个月的房租是70美金,现在时过境迁,不知要涨到多少,亦不知那住过红颜的房间,是否依旧散发着文学的气息。

张爱玲在《重访边城》一书中曾提及过自己在旧金山居住的日子。她在文章中说,公寓楼下就是Bush街,她喜欢走两个街区到附近的唐人街买酸豆腐;或者约上意大利女朋友,在唐人街附近的小花园广场聊天,抑或是去都板街上的甜品店,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发呆,坐上一个下午。诚如张爱玲所说,公寓距离旧金山唐人街可谓咫尺之遥。出了645号公寓大门向右手边走,到Bush街路口便是地下人行通道。幽幽暗暗的地道里,穿梭的公交和行人回荡在地道中“嗒嗒”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让人徒生隔世之感。穿过地道,眼前的景象仿佛时空逆转,回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旺角。

说是七八十年代不知是否有些偏颇,旧金山的唐人街很像是香港旺角或者广东的上下九,鳞次栉比的小店铺,门口憨厚卖萌的招财猫摆着手希冀着新顾客的到来。

离开唐人街,继续向东是旧金山的金融区。与纽约华尔街迥然不同,这里没有那么密密匝匝的建筑,而是多了几分欧洲的古典气质。著名的泛美大厦塔尖高耸,直入蓝天,哪怕我把脖子累酸了,站在楼下,也是看不到塔尖的。顺着视野所及的方向望去,金融区上方的天空,蓝得像假的一样。

穿过金融区便与渔人码头遥遥相望了。那里本是旧金山的北湾,战争年代,每一个港口都是船坞,供军用船出入以及存放武器。后来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港口变成了聪明的投机商人的囊中之物,他们加盖了顶棚,安装了自动化的大门,把曾历经战争硝烟的船坞变成百货商店或是大财阀的仓库,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货物被源源不断运到这里,就这样,美国西海岸的商品市场逐渐崛起和繁荣。

第39号港是游客的最爱,因为那里不仅有海蟹和美味的奶油酥皮汤,还有憨憨地在海面平台上摊开肚皮晒太阳的海狮和刁钻狡猾的海鸥。来到渔人码头,最是要小心提防这些海鸥,它们的狡猾程度比起狐狸来也毫不逊色。

离开了渔人码头,我和Phelix沿着电报山脚下的巷子漫步着,当西沉的太阳带走天边最后一片紫色云彩,给旧金山市区染上一片黑色的幕布时,我们已在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地铁站。我走进站口,坐在车子里,看月色在漆黑的天幕中渐渐升起来。这或许就是属于旧金山的风情。

旧金山的风情,一定要触碰到了,才会懂;旧金山这座城市,来了,就觉得已经离不开了。这是一个从此萦绕在我脑海中难以忘却的地方;也是一座我会选择再次遇见的城市。

猜你喜欢
旺角渔人唐人街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神奇的水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热闹的唐人街
张子枫,她才是《唐人街探案》的最大赢家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