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元
[摘要] 每到中考结束,从试卷得分层面上都会谈及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从基本图形入手谈中考几何题的巧解过程,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 基本图形;识图;标图
所谓“基本图形”, 是在几何问题的分析中,组成一个几何问题的图形的最简单、最重要、最基本的,但又是具有特定的性质,能明确地阐明应用条件和应用方法的图形.
下面,笔者以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26题为例,谈如何由基本图形入手巧解题,与大家共勉.
例题(2013江苏连云港)如图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B的坐标分别为(8,0),(0,6),动点Q从点O、动点P从点A同时出发,分别沿着OA方向、AB方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5). 以点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的⊙P与AB,OA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点C和点D,连结CD,QC.
(1)当t为何值时,点Q与点D重合?
(2)设△QCD的面积为S,试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3)若⊙P与线段QC只有一个交点,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分析?摇 此题为连云港市2013中考数学试卷的倒数第2题,满分12分. 从所处的位置及分值看,学生自然会认为这题应该有难度,通过批阅试卷后的抽样调查看,平均得分1分,也佐证了这个观点. 然而笔者并不能苟同,理由是:本张试卷共有27题,用时120分钟,其中选择填空各8题,计16题,17-19题是计算题,其后20-27题是应用类题型,且每题都在2问以上,如果把20-27题以“问”为单位进行分解,那整张试卷就有39个小题,在此题前有32问,如果平时学生训练不到位,解题能力弱,答题经验不足,遇到这样的中考试卷,前面耗时太多,自然就没有时间做26题,也就造成了许多“0分”卷. 这也是笔者认为造成这道题得分少的原因之一. 下面笔者从基本图形入手对此题进行分析、求解,以说明这题不是太难的理由.
■ 图形提取——识图
从图1中,我们不难找到这样两个基本图形(图2和图3):
图2所反馈的知识信息首先是“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即∠D=90°;图3中,如果CD∥BO,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三角形相似中的典型图形了,结合图2,这个结论自然是成立的.
■ 数形结合——标图
(1)把题目中的已知数量关系在图3中标出,得图4.
(2)根据发现,可知△ACD∽△ABO,由对应边成比例,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计算出用t来表示线段CD和AD的长的表达式(这个做法,应该是学生做这类动点题的思维定式),由此进一步标图(如图5).
以上操作,在审题的思维过程中,应当是一气呵成的,作为一线的老师,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能真正做到这样,却是少之又少(我们应该对学生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如果学生有了这方面的技能,那解题自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下面让我们进入实质的解题阶段.
■ 知识运用——求解
第(1)问:求当t为何值时,点Q与点D重合?
分析?摇 从图5中我们知道,OQ=t,AD=■t,如果点Q与点D重合,那么也就是说OQ(D)+AQ(D)=8,即得t+■t=8,这是一元一次方程,学生易求出t=■(s).
验证:当t=■(s)时,AD=■,CD=■,由AD ∶ AO=■=CD ∶ BO,满足△ACD∽△ABO,即求解正确.
在学生的审题能力达到且标出图5后,由基本图形的知识是很容易解出第(1)问的. 即使是说理能力差点的学生,不写过程只写个结论(或者只列式没有计算出结果)也能得到分数. 所以,以第(1)问来说,也不至于抽样的平均分是1分.
当然,还必须认识到的一个事实是:第(1)问虽简单,其实是为了降低该题难度而预设的,是为了更好地经历过程,为后面的完整解决问题起一个铺垫的作用. 待学生求出t值后会发现第(1)问中t的值小于5,应该想到:Q点运动到点D后,还要继续移动,更进一步,学生应该认识到,本题中的Q点有三个相对位置:在点D的左侧、和点D重合、在点D的右侧. 这就为下面第(2)问和第(3)问分类讨论作了一个有力的提示,即让学生能不“漏解”(得满12分). 当然,要做到这一思维,还要看学生的发散思维,或许这才是这题难的地方.
第(2)问:设△QCD的面积为S,试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分析求三角形面积,在此类题的教学中,一般的思维定式就是“底乘高除以2”,由图5,学生自然想到S=■,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DQ的表示,从图上看,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应该不是难点DQ=8-t-■t,把表示QD,CD的代数式代入面积公式化简得S=-■t 2+■t,由a=-■<0,S有最大值. 至于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老师们都不遗余力地训练过,学生自然能通过顶点坐标公式求出来:当t=■时,S有最大值■,这个计算需要学生心细些,不能怕繁,当然,在做到步步正确的情况下,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的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学生能力有限,只能思考到这,也能得到一定的分数. 但我们知道上面的这个求解是点Q的移动时间在0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学生也意识到了此问要分段讨论,求解的过程也对,但忽略了点Q的移动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还要比较两个(最大)面积值的大小,才能得出本问的结论,即在0 第(2)问之所以要分类计算,因为这题本质就是一个动点(变化)题,△QCD的面积S又是随着动点Q(这时可以把点D,C看做是不动的点来考虑)的位置不同而变化的. 当然我们看到,计算的切入点是容易找到的,虽计算量有些大,但还是能得到一定的分数,能否得满分,这需要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或许才是本题“难”的地方. 第(3)问:若⊙P与线段QC只有一个交点,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分析写完第(2)问后,虽有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计算量大,学生的身心会感到疲劳,加之时间紧,还有最后一道压轴题没有看呢,这时学生在读第(3)问时,可能会简单地理解成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因为阅卷过程中,我们看到有学生直接写:当t=■时,CQ与圆有一个交点. 而忽视了两个关键词“线段”(不是“直线”)和“取值范围”(不是“值”). 当细心的学生发现了题目中的文字陷阱(线段)后,他自然会把点Q在头脑里重新移动一次或二次,然后把这个过程分成三个阶段:从开始到CQ与圆相切时(有一个交点);从CQ与圆相交到Q移到D点(有两个交点);Q点过D点到移动结束(有一个交点). 这个“重新移动”的过程,也就是验证这个问题的解的过程. 有了这个思维过程后,首先能写出来的结论就是■ 这时从图7中提取并结合图5标注得到基本图形8,利用这个基本图形中三个直角三角形彼此相似,由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相切时的t值为■,即本问的另一个解为0 写到这,本题就全部分析完了,写了很多,如果教师平时对此类题讲解、训练到位,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就从题目基本图形出发进行思考,一路写下来用15分钟是能完成的,本题虽有难度但终不至于达到难度系数为0.083这个程度. ■ 结语 从基本图形入手解题是一种很简单而又快捷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训练学生从复杂图形中提取基本图形. 学生要想娴熟地掌握这种方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方面的积累. 问题解决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才会成为可能. (2)让学生养成画图习惯. 记得笔者作为学生的时候,每做一道几何题都要认真地依题意把每道题的图画一遍(不是照课本上的图抄一遍),作为老师,大家都知道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但现在呢?学生做作业甚至连题目都不想抄,又怎能看懂图呢?(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 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学生有了较强的观察力,才有利于他们全面地、深入地思考问题,才有利于形成洞察力,使他们从观察中捕捉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4)培养学生的标图能力. 标图,作为一种技能,我们在例题教学时都会在板演时做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我们作为学生时得到了这方面的训练. 作为80前的老师,大家都对初中时做的相似和圆的证明题记忆深刻. 现在呢?对演绎推理要求低了,于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于证明的系统化培养的要求也就降低了,学生在审题、解题等方面的能力自然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希望作为教师的我们能从源头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全面细致读题、准确深入审题的良好习惯,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