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引路】
大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他带着我先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划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精评:
还是先写景物,用田野上的美丽景物衬托祖孙二人的心情,其乐融融,天伦之乐。后一段写人物,爷爷的随意率性、我的天真活泼,跃然纸上。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幺?”
“风。”
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精评:
这是写大风到来之前的景色。大作家大手笔,景色写得格外炫丽,而且用大风雨来临之前的景物衬托爷爷和我的性格。爷爷的沉稳、我的怯懦,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精评:
这是文章的重点文段,是祖孙二人和大风斗争的过程。作者的笔像刻刀一样,一点一点地把爷爷的形象凸显出来。用动作描写,用景物衬托,用我的行为做对比,一个刚强、沉稳的爷爷矗立在我们面前。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精评:
一车草,最后因为大风,只剩下了一棵草,这不是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挖掘吗?大风是什么?当然可以理解成人生的苦难,苦难可以让人变得纯粹,去除芜杂留下精粹;也可以将大风理解成岁月和时间,岁月和时间总是把人的欲望变得更少,经过岁月的淘洗,人会把名利看得越来越淡。
【仿格指导】
《大风》一文的写作技巧是将景物和人物结合起来写,通过写大风来衬托人物形象。
比如我们可以用阳光衬托人物的快乐心情,用阴影衬托人物的灰暗心情,用暴风雨衬托人物的艰难或坚强。这种写法的关键是,要将人物活动和景物融合起来,二者不能分离。
【仿格写作】
2014年江苏淮安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60分)
广袤森林中,你绝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茫茫人海里,你也不可能从中找出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
同一片树叶、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眼光去看,也会有所不同。
……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总能发现原来看似“相同”的背后一定会有“不一样”。
请以“不一样的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不一样的真情
◎刘德福
老家在北方山区农村,田地都在山梁上。有道山沟被我们称为“小沟子”,既窄又陡。我家的那块地就在小沟子的一面山坡上,底下就是深深的沟膛。
这是一块比较肥沃的地,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这块地最大的问题是粪。粪主要是农家肥,需要将粪从家里人工挑或抬上来。因这块地离家较近,每年运粪的任务便落在了妈妈和我的身上。
当时我在上初一,农村学校功课不紧,放学较早,于是,妈妈早已将粪筐弄好,我一回来,吃几块干粮,便开始抬粪。
粪比土轻一点,但粪有酸臭味,粪是被柔情感化的土。我开始是捂着鼻子抬粪的。妈妈最先没说什么,后来实在看不下去我那种嫌弃的样子,便说:“要想把粮食种好,先要粪好,不臭,还叫啥粪,粪不臭就不壮,就不能让庄稼长好!”这半是责怪半是教训的口气,让我的抬粪劳动有了点被强制的热情。
那天放学后,天就有些阴沉,我边吃干粮边说:“妈,你看山边的云!”此时,山脊上被一张布幔一样的浓云裹挟着,青山显出苍灰色。
“快抓紧,雨来之前,我们还能赶几趟,要不就耽误种地了。”妈妈边说边拿着粪筐向粪坑疾走。
我有些不情愿地大口吃完干粮,也赶紧来到粪坑,妈妈将扁担放在自己的肩上,将粪筐向自己那边移了一大块,我有些生气了,说:“妈妈,我能行!”“说什么呢?小孩子,太重了,会压坏身体的,就不长个了!”
扁担放在肩膀上,我感到火辣辣的疼。昨天和前天抬粪摩擦的茧子开始疼痛了,我咬了咬牙。第一趟抬完,我看了看天,云更黑了,刚才灰白的边际被浓黑淹没,我知道,暴雨要来了。我偷眼看了妈妈,她面无表情地装着筐,似乎暴雨要来这事儿和她无关。扁担又放在肩膀上了,这次疼痛比以前更厉害了,因为我出汗了。我明白,汗水里面的盐分对伤口有了刺激,钻心的疼痛,瞬间传遍了全身。我哆嗦了一下,母亲一下就感觉到了,赶紧说:“儿子,不行,你就先回家吧!”我知道,妈妈要自己挑,我扫了一眼瘦小的妈妈,又看了看大大的粪筐,心里一阵抽搐。妈妈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庄稼吃不上肥料的。我说:“妈,没事的!”我的脊柱挺了起来,脚下升起了一股力量。
当第二趟抬上山梁的时候,我看到对面山脊的边缘出现了亮色,这是大暴雨来临的前兆。我定定地望了望,又看了看妈妈。她正在把筐里的最后一点粪倒在粪堆上。一下,两下,三下……妈妈抬起头,看到了云彩的变化,大声说:“儿子,大暴雨要来了,快往家里跑!”我刚要转身,却看到妈妈没动,我去拉妈妈,“走啊!”
妈妈说:“这样的雨一会就过去的,我到那边的大树下避一避,我再把这些粪撒在田垄里!”
“我和你在一起!”我固执地说。
“这孩子,会淋湿的!”
“你不怕,我也不怕!”
话说着的时候,豆大的雨点已经从天而降,妈妈赶紧拉起我,冲向那棵大树。雨倾盆而下,那扯天扯地的水线,像鞭子抽打着大地。很快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这时妈妈把筐举起来,罩在我的头上,我开始执意不肯,看着妈妈严厉的眼神,我只好同意了。
妈妈说的没错,雨很快就过去了,而且阳光出来了,更加明媚。妈妈踏着雨后的泥泞,将粪在田垄上撒完。我也在田地边上采了一大把野花,抱在怀里。妈妈看着我,笑了笑说:“一个大小子,还喜欢花呢!”
我说:“妈,这是送给您的!”妈妈脸红通通的,很好看。
【教师写作感悟】
这是在莫言的《大风》启发下写成的作品,我由“大风”想到了和妈妈抬粪的那场暴雨,想到了母亲将筐偷偷挪向自己一头的那个细节,想到了母亲在暴风雨来临前努力多抬几筐粪的固执,于是就有了“不一样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