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炳
摘要:小学语文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传达出的思想观念异彩纷呈,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教条化地强加,学生会陷入机械重复的状态而丧失创造力和想象力,走进他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语文,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关注选择;详解疑惑;忠实听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63-01
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是心与心沟通的重要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你就不要误认为他们不需要沟通,他们也有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一句话,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而以你的个人思维去代替他们。小学语文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传达出的思想观念异彩纷呈,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教条化地强加,学生会陷入机械重复的状态而丧失创造力和想象力,形同木偶失却蓬勃的生命力。避免出现“僵尸化”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与他们最直接地沟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效果。
一、走进孩子们的心灵,高度关注孩子们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一节课,如果你多倾听孩子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寻求答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教学《将相和》时,读懂课文的几个小故事之后,学生说想“演一演”,我采取了他们的意见。结果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朗读、表演技巧选择角色,有的还大胆邀请老师加入。他们在学习小组里互教互学,互演互评,把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大局、识大体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形象演得栩栩如生。这是学生自己对人物语言的再创造,闪耀着灵性的火花。在表演中增进了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了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同学们又提议进行比赛,我让他们进行男女对抗赛,分别找出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的依据,以此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踊跃参加到讨论中来。看着同学们那兴奋的神情,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我暗自欣喜:幸亏没有抹杀孩子的积极性。还是孩子了解自己呀!当他们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时,那任何艰难的学习都会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能使效果倍增。
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详解孩子们的疑惑
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让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时会极有价值,能问在点子上,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题为什么说“借”箭而不是“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有的说,“借”更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有“借”就有还,诸葛亮利用曹操的箭击败了周瑜的阴谋,又能把箭“还”给曹操,诸葛亮太有本事了……正是“质疑问难”使个性的思考在这里得到发挥、发展的可能。这与教师一步一扶的“问答”、“分析”相比,教学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试想,如果老师不给学生这样质疑问难的机会,怎能看到学生个性思考的闪光点呢?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让孩子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
有了个性化的思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将相和》时,蔺相如面对廉颇的不满,采取了避让的措施,我让学生讨论蔺相如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有学生说:这样很对,可以使问题变小,使廉颇冷静的思考问题,这是顾大局,识大体的表现。也有学生说:这样做不对。对于孩子的回答,我很是意外。他的理由是:作为赵国的上卿,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如果廉颇一时不能醒悟,那不是耽误了国家的大事吗?我认为蔺相如应该主动找廉颇谈心,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他一定会成功的。我带头给这位学生鼓掌,孩子的眼里闪耀着激动和幸福。我想这一幕一定会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登山》一课主要讲述了:列宁在登山看日出时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而走一条靠近深渊、非常危险的小路。我原本希望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列宁作为革命导师时时刻刻不忘锻炼自己的意志。但是有一位学生提出不赞同列宁的做法。他认为:“他不是个登山运动员也不习惯走山路,很可能会有失足的危险。没有了他全国的的革命将失去领袖。他不应该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万一发生了不幸的事,那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伟大的生命绝不应该浪费在无谓的牺牲上。”我为他这样的说法而叫好,其他同学也为他鼓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认真倾听孩子对课本、对问题作出的不同思考,并对其独立思考的行为给予表扬,来呵护学生的求异思维。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教师不应以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与学生相处时,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