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涛
“人山报,自邯郸,区区农舍系家园。吃糠咽菜宿荒野,浴血创业苦中甜。人民与我共患难,我为民族献华年。人山报,胆剑篇,战地采访生死间。冲破枪林沐弹雨,穿越封锁若等闲。戳毁顽敌狰狞面,绘出英豪义秉然……”这是人们歌颂抗战期间《人山报》人的诗词。
《人山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冀南的第一张地委机关报,在1940至1945年之间,发刊400余期,在严酷的血与火的战争环境中,成为党和政府以及抗日军民的喉舌,是激励抗日军民英勇杀敌的战鼓,被称作地方报之最,也是《中共党史简明词典》中的唯一模范报纸。人山报社里走出了30多位副国级和正、副部级干部,70多位副厅级干部,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精英。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依庄乡曹庄村曾是人山报社旧址,是八路军东进纵队和称作“刘邓大军”的一二九师出太行赴平原作战的始发战场。
时隔多年的今天,虽然《人山报》已尘封历史博物馆,但《人山报》人和曹庄村民当年共同抗日的革命精神却像一座丰碑毅然矗立在人们的心中。如今,正值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曹庄人民心怀恩情,在小平同志曾经指挥过的革命战场,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尽展中华儿女风采。
临危建报,卓越功勋
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沿平汉、津浦铁路线南侵,华北沦陷。1938年共产党八路军挺进敌后,创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遵从上级加强宣传工作的指示,中共冀南三地委决定出一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应本地区生产建设、抗击日寇的新闻报纸。当时的地委书记乔晓光,责成宣传部长杨易辰具体筹划,于1941年3月8日在曲周县曹庄村创立《人山报》。为什么会叫《人山报》?缘由现实,意义深远。
当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率主力一部,到达冀南,考察了平原地形和民情,及前段发动群众进行抗战的经验,提出“创造平原人山,坚持冀南抗战”的口号。三地委遂为自己的报纸定名为《人山报》,意即:我区虽无山险天然屏障,但有千百万勤劳勇敢的人民,人民力量大如山,人山矗立,日寇其奈我何?!到头来不过是泥牛入海,灭顶于人民战争之中。
举凡全区范围的战斗消息、抗日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公平负担等政策的公布与贯彻执行;揭露日寇烧杀抢掠的暴行、表扬民兵及工、农、青、妇抗日活动,无一不是《人山报》报道的内容。报纸内容丰富多样,受到广大群众和战士们的欢迎。
直至1942年5月,由冀南区党委办的发行全区的《冀南日报》由于三万日军的合围被迫停刊。停刊后,先后将三分社记者张大伟等人员充实到人山报社。1944年5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冀南、冀鲁豫两区党委合并,成立冀鲁豫中央分局(也称平原分局)。6月,冀南、晋鲁豫行署合署办公。7月5日,一、三专署合并为三专署。一地委《黎明报》与三地委《人山报》合并,合并后仍出《人山报》。黎明报社总编辑程光远带领十几位同志来到曹庄人山报社。当时,报社人数和各级通讯员多达100余人。翟向东任社长,程光远任总编辑。改版后,除报道本地区新闻外,增设电台,增发延安新华社播发的国内、国际新闻,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情况。
《人山报》除了报道正规军的战绩外,还从各个方面报道各县、区民兵、游击队的抗日活动,大大鼓舞了他们参战的决心和勇气,推动了游击战的发展。除了依靠广大通讯员的支持,再就是报社本身的采访活动。社员外出采访,不管到哪儿去都要靠两条腿走路,不仅辛苦而且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报纸用各种方式向群众通报敌人对敌占区进行残酷的抢掠、残杀等事实,用以教育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还将三分区党政军领导为了改善群众生活向各县发下去的政策、指示及时传达下去,在宣传、推动这些政策的执行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灾荒和灾害时期,通过各种新闻宣传和政策的发布等,组织群众增加生产,对抗灾害,度过了重重难关。《人山报》成为人民群众的参谋、代言人,作为三分区党政军领导的宣传者和助手。
当年,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朱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的所有武装部队向其附近各乡镇、交通要道之日伪军及其指挥机关发出通牒,限期缴械投降,如遇顽抗应予以坚决消灭。”《人山报》立即印发“号外”广为传播。日本政府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人山报》除在报上刊登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还印了大批号外,分发到冀南三分区党政军机关及群众手中,第一时间传递了国内外重要战争新闻和军区的指示下达,在冀南抗日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军民营造了浓厚的抗日高潮,为冀南抗日的胜利凝聚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人山报》不仅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也为新中国锻炼了一大批强有力的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
人山报社里走出了30多位副国级和正、副部级干部,70多位正、副厅级干部,遍布在全国不同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面包括宋任穷(曾任中央组织部长)、王任重(曾任中共国务院副总理)、胡林(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翟向东(曾任《河北日报》首任总编辑、河北省委宣传部长、《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杨易辰(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总理级)、高厚良(曾任解放军空军政委)、孔庆德(曾任武汉大军区副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王近山(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乔晓光(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王幼平(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焦善民(曾任国家劳动人事部副部长)、鲁大东(曾任四川省委书记兼省长)、郭献瑞(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等一大批国家领导及省市级领导。
抗日烽火,鱼水情深
抗战期间,曲周县曹庄村有公认的优势,三百多户人家,村民有在当时叫得比较响的是南街有南拳和北街有北拳,大多武艺超群,加上村南有一片长满杂树棵的沙滩,便于躲避敌人的“扫荡”。同时,受日伪危害严重,民众抗战情绪高涨。自报社在曲周曹庄村成立以来,村干部积极筹措粮柴,找房找被;群众腾房让炕,热情温暖;遇有敌情及时报告,一同“跑反”;面对敌人的枪口,保护报社同志英勇牺牲。
“雪花飘飘从天降,窑子里边办报忙”就是描写编办人员在天寒地冻时,仍在阴暗潮湿的地窖里,不畏虫蛇骚扰和敌人猖狂,为民族抗战日日夜夜地辛苦工作的情景。为了安全和应付不利环境,朱俊士又帮助报社在家周围和村内外联系了多处落脚点和“关系户”,从而使报社人员在敌人的多次扫荡中得以灵活转移。
日本侵略者和顽固势力却把报社视为眼中钉。在敌人的攻势和一个接一个的大扫荡中,报社一直是敌人消灭的主要目标,始终处于危险中。因此,报社人员经常处于戒备状态,不仅每人练就了一副专门“跑敌情”的飞毛腿和夜光眼,竟能在枪林弹雨中毫不畏惧,在重重包围中穿梭自如。危急时,他们常常几顿不吃饭,睡在庄稼地、坟场和坑壕里,饥寒交迫。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下,报社的人员也多次化险为夷。一次反扫荡中,朱力航带着报社的五名同志和军分区锄奸干事一人,在敌人的追击下,通过重重包围,仍未挣脱这个大规模的铁壁合围大网,便冒险闯进了被敌人称为“模范村”的岳父村中。其岳父冒着全家被杀的危险,在敌人的眼皮下把他们掩护了三天三夜,直至大扫荡结束。《人山报》为人民抗战呐喊,人民把报社人员看成是自己的贴心人。革命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亲如一家人,鱼水不能分。
从1942年开始,伴着敌人的猖狂扫荡,一起罕见的天灾在冀南大地迅速蔓延。10个月的大旱,再加上铺天盖地的蝗虫,把农田扫得几乎一无所有。后又有一场七天七夜的滂沱大雨,房屋倒塌,坑满壕平。时又流行霍乱疾病,死人不断。树叶、树皮、草籽,凡是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曾在最危险时几次掩护过报社人员的朱力航岳父全家七口人也被饿死。这时,报社人员的生活已十分艰苦,顿顿糠菜而不能填饱肚子,天灾、人祸、敌人猖獗,环境愈加恶劣,随时都会失去生命,报务员苏传兴是长征时的红小鬼,曾饱经风霜和磨练,但在这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终于积劳成疾,经常吐血,不幸逝世。这时《人山报》的绝大多数人员却咬紧牙关,艰苦奋斗,坚定不移地把报办了下去。炕边或搭块木板就是桌,用削尖的木棍和火柴杆蘸着墨水改稿。在阴暗潮湿和缺氧的地洞里一工作就是几天几夜,买文具印刷品也要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徒步迂回数百里。战地记者的采访,更是在敌人的碉堡下,炮火中,在层层封锁的敌占区,孤身深入,危险重重。
这就是抗战时期的《人山报》人。《人山报》的建设,不仅见证了曹庄村民与《人山报》的共同抗敌精神,还让我们看到了社员和村民的真挚朴实的情感。现如今,曹庄村为《人山报》付出努力的老人大都已故,亲身经历《人山报》的创刊壮大的群众已为数不多。但曹庄村民对《人山报》的那种深厚情感依旧在,对工作过的同志的那种如同一家人的亲情永远难忘,曹庄人民贡献自己的优秀儿女为人山报的出刊和人员的安全,付出宝贵的生命,其中被日军逼供打死、烧死、割去舌头等残忍手段死去的烈士朱风刚、朱存厚、刘希清、谷永昌、谷好礼、朱灯荣、刘朝臣、李清元、谷浩芹、谷崇温、谷林生、谷全福等达20多人,这些都被忠实记录在了历史史册。
“人山”精神,发扬光大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的猛速发展,曹庄村群众虽说脱离贫困,可是由于土地沙地化,群众创业致富的落后观念,村民未能奔上小康生活。
一直以来,国家领导人也都很重视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湖南做调研时指出,革命传统我们不能丢,革命资源我们不能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不久前,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吉林调研时也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全体人民的精神旗帜,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同时,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日军侵华档案的发掘整理、翻译出版、课题研究、宣传报道等工作,利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庄严感、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他同时强调要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题材多样、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繁荣电影创作,加强民族民间艺术创作,推动当代优秀作品走出去,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革命传统是一种信念。90多年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来没有改变过。今天,尤其需要以坚守精神高地的忠诚信念,传好革命传统的接力棒。革命传统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赋予革命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保证了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历久弥新。革命传统要吸引人、教育人,必须紧跟紧贴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在与时俱进中永葆生机。
曲周县曹庄村作为革命老区,结合中央领导人红色教育路线的讲话精神,不断思索、探讨“人山”精神,这样的革命精神在曲周县曹庄村村民的心中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如何利用开发优势资源打造多项文化产业,带领村民走向小康?
答案尽在如此。《人山报》是历史上中国第一地方报的深厚文化资源,会引起国内外新闻界的关注,吸引媒体、科研机构对我党抗战时期的地方媒体同军民平原作战的特殊关系及奥秘的探讨,也不乏国内外新闻、文化、历史、教育、军事等从事多种社科研的有识之士光临学习。同时《人山报》是邯郸地区抗战文化的总汇、冀南的典范、晋冀鲁豫的中心、人民抗战的缩影。对方圆千百里的时势、战略均有报道,诸多英模、典范由《人山报》而光大形象。《人山报》电讯承延安党中央指示精神,凝聚千百人民团结抗战。作为革命的历史资源(包括八路军平原作战的综合景观)、社会资源、人文环境资源深厚、意义深远。
开发《人山报》会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富含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教育至深,对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一种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将来发展可以通过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生动的事例,鲜活的语言,使“红色资源”真正开发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成为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再者,曹庄村将要把《人山报》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学习新闻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向世人充分展示《人山报》作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份冀南重要报纸,也是作为冀南的抗战老区和邯郸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曲周凤城又一项重大的文化魅力。同时,还要打造独特的全国新闻战线教育基地,让全国各大媒体记者回顾老一辈艰苦奋斗和顽强的精神历程,正是有着这种革命精神,无数革命者在那腥风血雨的艰难岁月里,才能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保持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燃起革命的熊熊烈火;正是有了这种大无畏精神,充分利用宣传才能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打不垮拖不烂,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胜利到来,创造了新闻界史上的奇迹。
发展旅游,打造名片
当然,要想真正走向小康,还需依托革命老区自身优势,发展红色旅游经济,通过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红色旅游是大都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是党和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教育财富。
曹庄村结合丛林、农业等优势,以及相邻四县交界区域,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让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不仅如此,早在2000年,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翟向东同原空军政委高厚良,以及广西自治区第一书记乔晓光等二十多位原《人山报》老领导先后洽谈和共同签名向邯郸市委建议在《人山报》创刊地立碑,当时由翟向东撰写碑文,以中共邯郸市委、中共曲周县委名义刻制了纪念碑。但一些原因被耽搁,现在世的不少高层领导、知名人士和去世领导人的子女,一直愿为《人山报》的立碑见证历史,缅怀亲人。这也是曹庄村民一个共同的意愿——将沉睡多年的纪念碑尽快昂首矗立。
为了弘扬先烈精神,铭记历史,警醒后人,勿忘国耻,将建立人山报纪念馆及烈士陵园,打造爱国思想教育基地和记者思想教育基地及青少年教育基地。日前,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支持和领导下,以及当地县、乡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曲周县人山报抗战思想教育基地公共管理中心”。
在建设人山报社纪念碑后,中心将发挥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文化,制作内容丰富,激扬民族力量,传承抗日精神等系列电视、广播节目和电影产品,创作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小说、歌曲、报刊、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同时,开设“红色资源”网站,开发设计具有时代特点,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资源”软件,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行教育、文化、旅游等全方面宣传,打造成曲周、邯郸、河北乃至全国的一张红色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