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维峰+董颖
编者按: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我国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把关怀、教育、培养和使用青年,造就合格的接班人,视为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和兴衰成败的关键。“文革”以前,邓小平长期主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有过多次非常具体的指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待到1977年复出时,邓小平已是73岁高龄的老人,而他给这个国家制定的,是未来五十年至百年的发展目标。从党的事业、民族复兴的大局考虑,他对于培养和教育青年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9月,邓小平为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此后,邓小平多次为青少年活动寄语题词,温暖的关怀犹如一种强大的动力,激励青少年不断前行。
本刊编辑部特意寻访邓小平题词过的希望工程创始人、景山学校现任校长及在青年时期便与邓小平有过交往的当事者等,在他们的深情追忆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邓小平的名字,既与伟大的、跌宕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也与中国人的个体命运紧紧相连。
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在景山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乃至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景山学校也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每一个“景山人”都为自己的学校能与一位世纪伟人关乎民族复兴与民族未来的教育思想相关联,感到由衷的自豪。
“31年来,我们时刻不忘伟人的指引教诲,不忘景山学校作为教改实验学校,以及在‘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实践中所担负的责任。”回顾过往,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说,“今天,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告慰小平:‘三个面向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他对我们景山学校和中国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三个面向的指引
景山学校是1960年由中宣部创办的、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文革”时期,景山学校被诬蔑为“封、资、修的黑实验田”。粉碎“四人帮”后,景山学校逐步恢复和开辟各项教改试验。1983年,教改试验从逐步恢复各项单项试验进入到中小学教育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1983年国庆节前夕,正值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宣部的副秘书长彭大林同志和教育部副部长李琦同志,到景山学校正式宣布小平同志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那时,范禄燕很年轻,还是“小范”,任学校团委书记,在他印象中“第一个感觉就是特别高兴,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给一个学校来题词感到特别自豪。在31年前对‘三个面向大家的感觉就是很遥远。当时国家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展开,教育怎么办?向什么方向开展?大家并没有进行很深入的思考。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就是为教育指明了方向,当时说认识很深刻也谈不上,但是心里面挺自豪的。”
景山学校是一所教育改革实验性学校,一建校定位就是这样,从景山学校恢复了改革实验能看出来小平同志支持这种改革的精神,鼓励学校去探索,景山学校改革实验这种精神和做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还有一种感受就是在思考景山学校的发展怎么和现代化结合、怎么与世界交流,如何培养未来人才。”范禄燕说。短短16个字,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勾画出了一条鲜明的轨迹,为景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自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的那一天起,景山人就一直在探索一个问题,即如何按照“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改革中小学教育。
现在看来,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当时中国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发展的条件下能有这种远见,这与后来党中央提出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脉相承的。“经过31年的实践,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理念蕴含着的深刻哲理,说实话为我们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形成我们教育跨越式发展不竭的动力。景山学校31年的成就和历程,印证了小平同志题词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与深远影响。我们今后的道路仍将在‘三个面向指引下继续延伸。”
“在空间上面向世界,在时间上面向未来,核心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原部长周济说,“‘三个面向的著名论断,是我国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三个面向思想是一个整体,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都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针。”
“大副”的追求
在景山学校建校50年的时候,范禄燕出了一本书,就“三个面向”的实践写了自己的感受,同时反映了景山学校这30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的想法、做法,学校的改革方案以及对“三个面向”的认识。
范禄燕是景山学校名副其实的元老了。有人说他是长在景山学校的一棵树——在这里实习,留校任教,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校团委书记、副校长、书记、校长……从20多岁的团委书记,最年轻的副校长,到现在校长也做了10多年。这些年,“老范”通过办实事擦亮了景山的金字招牌,秉承景山的管理模式,继续探索、完善九年一贯制,并为九年一贯制的管理做了科学建模,把这一模式做成了特定的“景山模式”。
采访当日,范校长走到楼下迎接记者,临走又将记者送到大门口,真诚与谦和、宽厚与质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访的交谈中,言谈举止透露这位当代教育家精彩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前瞻与睿智。范禄燕和景山学校共同经历了1977—1982年五年教改恢复期,度过了1983—1997年学校综合改革试验阶段,个人逐步成熟起来。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他在学校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很多景山人都还记得,1984年7月,29岁的范禄燕成为景山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副校长,也是北京市中小学里最年轻的校长。在任职讲话上,范禄燕说:“我小范,还是小范。”他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对待他,同时也提醒自己还年轻,要保持年轻人的干劲儿,也要克服年轻人的不成熟。直到现在,同龄人还亲切地称他为“小范”,他自己也习惯自称“小范”。endprint
2001年4月,范禄燕接过了校长接力棒,他以深厚的学术修养、无畏的勇气、独特的个人魅力,追求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境界,积极探索着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之路,提出了“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融古今中外百家之长,走继承、借鉴、融合、创新之路,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思想。
范禄燕认为,如果把景山学校比作一艘船的话,自己便是这条船上的“大副”:“作为学校校长应该是把舵者,肯定是学校的核心人物,但是说实话作为校长来说,事无巨细有很多东西真要亲力亲为去做,作为一校之长,要把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光有理念但是没有具体行动是实现不了的。所谓大副就是说你不仅要去把好这个舵,有些部分还要亲自参与到里面,这个非常重要。很多优秀校长都是这么做的,这样才能验证你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能不能真正实现,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纠正不足,才能使船往正确的方向行驶。”
从老师到校长,从一线执教者到管理者,这一路走来肯定面临成长里面的一些挑战和压力,范禄燕说:“这些经历就是成长,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要去不断磨炼自己,我也没想到我能做学校校长,但是有一点,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去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不能等不能要,这个东西等和要是来不了的,要自己努力去创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评价他,“范禄燕校长一方面对从宏观到微观的教育问题有过很多独到的见解,同时,以高尚的情操和无畏的勇气,追求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境界。在为教育事业服务的实践中,探索着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之路…… 范禄燕校长在这条艰难的探索之路上,使我们看到一位教育家求实创新的卓绝意志,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强决心”。
不断开创“第一”
多年来,景山学校创造了无数个第一。1977年,第一批特级教师产生在景山学校;1979年,计算机教育从景山学校开始;1984年,与美国波士顿牛顿公立学校正式交流,互派师生一直坚持到现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开设形体课,书法课……上世纪90年代率先实现了计算机校园网,新世纪开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向全国基础教育。
对于这一点,范禄燕深有感触:“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优质教育学校,特别注重学校历史的沿革和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景山学校在历史上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因为这个学校在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发展史上有很多印记留在上面。比如学制的改革,比如教材的改革,全国唯独景山学校自编语文数学教材,并且通过教育部审定,允许在全国推广使用。”
范禄燕始终相信,一所好学校,文化传承是责任。在景山学校内,最好的一间教室就是校史馆。范校长带记者走进其中,如数家珍地讲述景山学校的点点滴滴。“这里是一个学校文化、历史的见证,是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很重要的领域,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对老师进行教育,可以让他们一进这个教室就感到非常庄严,有特别幸福的感觉。一个学校的老师如果连自己学校的历史都不了解,有什么传统都不知道,他怎么能够很好地继续发扬学校的这种传统和风格。我们景山学校特别注重这个环节,把它建好,因为这是学校文化一种很好的继承教育,有时候比你说一百句还管用。”校史馆内悬挂着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有小平同志,有胡锦涛、习仲勋……那么多领导人关心、关注景山学校的成长,这让在这里工作的老师们感到幸福,“有一种自豪感,自然就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无形就形成一种动力。景山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非常重视传承教育,让来景山学校工作的老师知道这个学校光荣的历史和传统,从而激励教师,珍惜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范禄燕说。
30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景山学校也一样。从30年前占地面积9亩,现在学校南北校区加在一起50多亩地;当时学校的操场就是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现在有标准200米的操场;原来是土地,现在是塑胶跑道,还有体育馆,标准的篮球馆,国际标准游泳馆。
有人会问,31年前后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不一样了,“三个面向”在今天会不会过时,该赋予它什么样的新内涵?
对于这个问题,范禄燕一直在思考:“‘三个面向没有过时。现代教育更应该进一步来认识和体会小平同志这三个面向的思想,这个理念我觉得永远不会落伍。”他谈到,“这么多年没有哪个教育口号可以和‘三个面向相提并论的。现在看起来,中国的教育发展还是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方向。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和发展教育,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中国要想发展还是要继续贯彻这个思想和理念。景山学校在31年的实践中,不仅传承了我们景山学校过去的教改实验风格和传统,更重要的是‘三个面向的思想为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 李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