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地方高校国防教育

2014-09-01 18:20林永超赵旭德
山东青年 2014年7期
关键词:国防战争信息化

林永超 赵旭德

摘 要:鉴于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地方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着转变。指出需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在教育目标上,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信息化国防观念;在教育方式上,强调结合大学生专业知识开展全程教育;在教育手段上,整合国防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地方高校;国防教育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军事变革,带来了战争形态的信息化,对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国防教育承担着为国防建设提供后备力量的任务,是国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向信息化国防教育转变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地方高校,也应密切结合实际,应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教育的困难与挑战,切实做好国防教育的适应性转变。

一、信息化战争及其特点

信息化战争就是作战中的各个环节都予以信息化,再加上一个完善的信息指挥控制系统对各种信息化了的资源予以优化,以取得最优的效能[1]7。换言之,在信息时代,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即信息化战争。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国家战略能力是制胜基础

国家战略能力指为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所能调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以及使其发挥出来的战略组织能力。信息化战争源于信息时代,各种因素错综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信息化战争也一定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需要依托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的支持。基于此,国家战略能力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基础。

(二)信息主导

信息将有效引导作战的进程,确立作战目标的主导地位,协助确定作战计划。其主要体现在,信息网络系统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基础保障,信息的有效、及时的传达是联合作战运行制胜的支撑;信息优势取代火力优势和机动优势成为衡量作战双方力量的标志,并以此来谋取整体对抗中的优势,即制信息权成为联合作战的制高点和制胜关键。

(三)“一体化联合”是作战体系结构及其运行的基本形式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其作战体系、作战行动和控制指挥的一体化联合是作战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战争体系和作战行动趋向一体化,功能上,多个任务将由同一个武器系统实现;结构上,军兵种功能单一的部队趋向于一体化联合部队。各级C4ISR有机的将战场上的武器系统、作战平台等组织起来,保障各军事单位的协调、统一行动。

(四)精确作战

精确化的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具体表现在,对抗双方立足于作战体系,围绕军事要害、作战单位等展开的精确打击;形成精确的情报、指挥、打击、评估的循环作战形式。在信息化战争中,将不再是简单的“量”的累积和消耗,而更倾向于对“质”的追求,也就是对作战效率和效果的追求。例如伊拉克战争中多次出现的“斩首行动”,以及针对伊拉克境内发电厂、水电站等设施实施的“手术刀”式精确打击,都是追求战争行动质量的体现。

(五)实时联动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一个“发现—决策—行动”实时联动的过程,充分讲求行动的时效性,一丝一毫的耽搁,都可能会贻误战机。主要体现在,瞬时反映的实时性,“发现即行动、行动即摧毁”;通过动态聚合信息,提升作战单位自主作战的能力;作战体系同步无间歇的联合作战,即全层次联动、全维度联动、全时程联动。

二、顺应信息化战争要求,促进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的转变与提高

战争形态的信息化,必然引起国防教育的变革,地方高校应顺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思想教育,拓展国防教育的目标、方法和手段等入手,积极转变观念,做好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转变。

(一)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首先,正义性与民心的向背是赢得战争的重要因素。战争的正义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理论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仅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心和人力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战争最终仍是人的战争,而不是武器的战争,战争力量最深厚的根基来自于人民。在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念,强调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和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其次,要给学生灌输一种国防挂念,既要居安思危,又不妄自菲薄。目前相对和平的环境,并不是安全的环境,要清醒的看到我们与发达军事国家的差距,时刻警惕敌对势力的渗透。而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国防建设的各方面起点较低,要正确看待目前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二)在教育目标上,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信息化国防观念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国防开始向信息领域延伸,高校的国防教育也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向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大学生的信息化国防观念转变。通过国防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防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化国防的意识,了解信息安全的实质,提高大学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国防建设和信息化军队的认知,并明确信息化战争胜利的基础,提高学生献身国防事业,保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

(三)在教育方式上,强调结合大学生专业知识开展全程教育

现代国防建设主要围绕“高科技”展开,国防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科技的较量,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2]140-141。因此,信息化战争背景下,加强高校的国防人才培养显得尤为突出。首先,要结合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出与信息化国防建设的联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未来参与信息化国防,甚至是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计算机病毒、网络攻防等方面的知识。其次,高校国防教育要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3]。“长期坚持”是国防法明确提出的基本要求,然而地方高校中大学生的军事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基本都是在短期内,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组织开展的,缺乏长期的、有计划的教育,效果难以保证。信息时代的科技迅速发展,国防教育必须坚持长期性,保障大学生国防观念、知识的及时更新。

(四)在教育手段上,整合国防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高校在国防教育的手段上,应兼顾传统的教育与现代多媒体教育,不可偏颇。当前地方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着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现象,信息化的国防教育无可厚非,但同时也要看到传统的教育手段固有的优势。例如,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能够更直观的给予学生以触动,加强国防教育的观念教育。当然,随着信息化的来临,高校国防教育需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高校的国防教育当中。例如,充分运用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有效的丰富国防教育的手段,形成更为有效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防教育模式。因此,需要打破两者之间的隔阂,整合优势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立体互通式教育活动,探索建立更为贴近地方高校国防教育实际的新模式。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赢得(或遏制)战争,维护国家、地区的安全稳定和世界和平。信息化战争是一个新的挑战,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拓宽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协调,整合优势资源,紧跟时代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立足国防建设的信息化,打赢信息化战争。

[参考文献]

[1]陈太一.浅谈信息化战争[J].信息化工程, 2000(1).

[2]林永超等.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意义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2(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Z].

(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环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猜你喜欢
国防战争信息化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