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将促进亚太地区经济进一步整合

2014-09-01 13:17徐清军
对外经贸实务 2014年8期
关键词:总值增加值价值链

徐清军

2014年5月17日至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达成了全球价值链、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等多项重要成果,这有助于推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同时转”,并为11月份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奠定了很好的成果基础。其中,全球价值链议题得到APEC各经济体的大力支持,本文拟作一简要解读。

一、什么是全球价值链?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成本不断下降和信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特征和趋向:企业跨境经营更加便利,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环节外包更加频繁,人员和资金跨境往来更加容易,我们乘坐的飞机,使用的手机,孩子们的玩具,很难说是某国制造,而是多国共同完成的,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分段式生产更为明显,由此经济全球化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新阶段。

全球价值链是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的背景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现在的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往往是一个产品从研发设计、原材料到最后的成品、售后服务都是在一个国家里完成的,然后从这个国家出口到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发设计可能来自A国,一些原材料或者中间产品来自B国,最后在C国加工成为一个最终的产品,然后又出口到D国,这样就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应该讲,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目前全球产业和贸易的一种新特征,这是APEC讨论全球价值链问题的一个背景。

全球价值链为我们观察外贸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和视角。目前各国的国际贸易统计,是在关境上计算出口商品的总值,缺陷较大。因为一国出口的最终商品中包含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或是由别国制造出口,或是由本国出口别国、经别国加工再进口到本国的。

随着生产日益全球化,中间品进出口规模日益庞大,仅靠总值统计,就显得片面、主观,会误导相关政策。如我们习惯用“出口额/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一国的出口依存度,这里的“出口额”就有两个数字,一是总值统计,二是增加值统计。在中国这种加工贸易较多的国家,这两个数字相差较大,相应地,贸易结论差异较大,容易误导贸易政策走向。

从微观看,错误的统计方法可能导致对一系列贸易问题产生误判,如双边贸易平衡、比较优势、出口结构。从宏观看,在计算有效汇率时会给贸易错误的权重,使汇率成为矛盾的焦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利用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将其与关境统计相协调,把出口总值分解,补充一种新的、各国都认可的贸易增加值核算统计方式。

因此,通过贸易增加值统计可以较好地解决跨国生产中有关中间产品和隐含服务的重复计算问题,真实反映实际发生的贸易流量和贸易差额。此外,通过贸易增加值统计对出口产品增加值进行分解,可以清楚地看出出口产品中的来自国外的中间投入品的比重,确定出口产品对一国经济发展所作的真正贡献,分析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以及贸易对各国经济和就业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当前,亚太地区的价值链贸易模式更为凸显,是价值链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各个经济体的贸易投资合作,促进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祉,符合全体成员的利益。

为了这个目的,我国在今年提出APEC促进全球价值链合作的政策蓝图和核算框架两个议题,并得到APEC贸易部长们的批准。我们倡议,APEC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围绕贸易增加值核算、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业发展、中小企业能力建设和经济技术合作,还原亚太地区贸易投资的真实图景,全面系统地推进APEC框架内的价值链合作,目的是提升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在全球价值链里面的位置,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我们亚太地区的贡献。

二、全球价值链精确测算经贸利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外贸额仅为206亿美元,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国。1978至2013年,我国外贸额年均增长16.4%。近年来我国外贸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18%左右,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应该说,从贸易总值口径看,在世界贸易的大蛋糕中,中国外贸占了一定的份额。

2010年世贸组织呼吁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改进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时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开始关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增加值含量,积极推动全球价值链与贸易增加值研究工作,组织力量专门攻关,努力探讨以贸易增加值统计弥补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缺陷的途径。2011年,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等单位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建立了跨部门协调机制。

中科院课题组将加工贸易从国内生产中分离出来,提出了一套系统地测算中国出口增加值的方法论,建立了合适研究中国出口增加值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其一,中国单位出口增加值含量相对发达国家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10年中国每1000美元出口为中国带来615美元增加值,2012年则为621美元。2012年中国出口增加值为12720.7亿美元,而2012年中国出口总值为20498.3亿美元,当年我国贸易增加值低于贸易总值777.6亿美元。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取得了成效,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外贸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其二,贸易增加值客观映照了双边贸易平衡真相。就中国与部分APEC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平衡看,以贸易增加值计的中美贸易顺差、中韩贸易逆差均大幅下降,而中日贸易逆差则有所扩大。2010和2011年,以贸易总值计的中美贸易顺差为1812亿美元和2024亿美元,但以增加值计算的中美贸易顺差降为794亿美元和926亿美元,分别降低56.2%和54.2%。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从美国进口单位产品给美国带来的增加值高于同年中国对美国单位出口的增加值。以增加值核算的中日贸易逆差和贸易总值逆差相比,2010、2011年分别扩大了23.5%和41.8%。中韩贸易逆差有所减小,以增加值核算2010年和2011年分别降低了48.1%和43.5%,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从韩国进口单位产品给韩国带来的增加值率较低,低于同年中国对韩国单位出口的增加值。

其三,中国出口对促进国内就业作用十分显著。2012年,每百万美元货物出口对中国就业的拉动为59人次,其中每百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能带来82.7人次的就业,而加工贸易26.5人次。2012年中国货物出口总计创造了12097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带来的就业为9807万人次,约占货物出口带来的就业数量的81%。由此可以看出,一般贸易出口仍然是出口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不大,201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值632.9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3.1%,但我国出口拉动的就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农业就业。2012年我国总出口拉动就业中34.9%来自农业领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每1000美元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高达894美元。

其四,中国进口对贸易伙伴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中国外贸不仅为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也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2年中国从美国、日本和韩国进口分别对这些国家拉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分别达到72.6万个、114.4万个和163.7万个。因此,中国外贸发展不仅有利于国内就业,也为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贸易促进就业的作用通过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的贸易增加值可以更为精确地测算,明确双方的经贸利益要点,有助于调整双方的经贸合作领域和方向。

APEC不仅是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也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中国与亚太经济相得益彰,互为推动。当前,21个APEC成员的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46%和57%。APEC是中国参与的重要区域性经济组织。APEC成立25年来,中国与APEC其它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2.5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在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是APEC成员。2013年,中国对APEC成员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9%,实际利用来自APEC成员的外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3%。

三、如何利用全球价值链为我服务

在全球竞争聚焦价值与效率的新趋势下,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更高的价值链上获得竞争力,我们需要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经济贸易政策。

第一,要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三十五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历史。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可以发现,每10年左右我国对外开放都有大的举措,客观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建立经济特区以及推进沿海对外开放,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推动第二轮对外开放,2001年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第三轮对外开放。这三轮对外开放增加了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调整和深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应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巩固和拓展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服务于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要努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在准确评估不同产品和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分工和竞争力的基础上,明确升级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加快技术、品牌、服务带动出口和积极主动进口步伐,加强设计、研发、营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积淀,培育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发展,在巩固“中国制造”、“中国加工”地位的同时,重点推动“中国营销”和“中国创造”。

第三,要大力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贸规则、标准的改革和创新进入活跃期,以扩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大国发言权为特征的国际经济治理改革开始起步。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贸易核算方式改革引发了国际组织和西方世界的高度关注,并成为G20峰会的关注点之一。长远来看,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一进程的实质是未来国际经贸规则标准的制定权的争夺。在官、学、研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青岛牵头倡议了全球价值链议题并顺利得到批准。在全球价值链议题上,我们已经站在了起跑线上并开始领跑。今后要继续参与全球价值链下贸易增加值统计方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贸易增加值统计为突破口,在国际贸易评估方法的改革中,体现中国技术贡献,反映中国利益诉求,深化各方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认识,与各国协调合作,以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准确判断为基础,共同制定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们站在了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合作的新起点上。全面实施APEC贸易部长们在青岛通过的全球价值链有关倡议,有利于摸清APEC经济体的真实经贸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进一步深化整合,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猜你喜欢
总值增加值价值链
2023年前两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东盟取代美国成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