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语言因素对文学课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2014-09-01 10:38刘昉
山东青年 2014年7期

刘昉

摘 要:文学课显著的“人文性”,单靠语言传递远远不够。教师还应积极在教学中运用体态行为、动态描摹、服饰用品等非语言因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非语言因素;文学课;教学的有效性

教与学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即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实现知识的传承和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一互动交流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提出了一个计算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传统的教学,以有声语言交流为主,教师往往会忽视一些非语言因素。有些时候,教师滔滔不绝,教学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除了教学方法手段等因素外,教师的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非语言因素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语言技巧外的其它一切无声信号。它是课堂教学中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一条重要纽带。它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向其传递信息,丰富其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学,就是“人学”。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总是表达了作家对他所反映的生活,所描写的人物的赞美、热爱、同情、冷漠、憎恨、厌恶、愤怒等不同感情,并把这些感情倾注于艺术形象之中,从感情上打动欣赏对象。文学课的显著特点是“人文性”,它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期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更多的情调与意境,生成更多的才思与感悟,孕育更多的梦想与憧憬,激发其对阅读的神往、交流的渴望、思索的兴趣以及奋笔疾书的畅快。因此,在文学课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单靠教师语言传递的内容来作用于学生的精神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非语言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受其情绪状态的影响,学生课堂情绪的变化受教师体态行为的制约。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等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进而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和影响。教师积极的体态行为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储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文学作品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表达作家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解读鉴赏。教师就所讲作品提问时,应面带微笑,身子微侧,带着期待的神情,表示对学生的欣赏,激发学生展开创造性、发散性的思维。讨论环节,教师应走下讲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畅所欲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率。

二、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动态描摹可以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讲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教师在讲解“白日依山尽”时,可遥指西天;“黄河入海流”则手挥向远方以摹拟黄河奔流入海之动态;“欲穷千里目”可极目远眺,“更上一层楼”则抬脚做出跃跃欲登之势。教师借助于这些描摹,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之翼,进入诗的意境,脑海中涌出落日、群山、长河、大海等万千气象。如讲解威廉·布莱克的两首具有鲜明对比意象的诗歌《羔羊》和《老虎》,教师可尝试模拟羔羊和老虎的形态、声音,营造诗歌意象氛围;在讲解哈姆雷特的忧郁、矛盾心理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模拟动作、表情、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了人物心理。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组表演等模拟小说片段、戏剧场景,增强教学效果。

三、洛雷塔·马兰德罗说:“身体,不论是何种形态或尺寸,都向别人传播有力的信息”,“衣着有一种传播的价值,它渗透在一切社会领域”,“随身物品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教师的体态、服饰、用品等都体现自己的个性及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得体的服饰和言行等来表现自己的气质和风度。严谨适度的服饰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产生美感,从心理上接受和喜爱这个老师。同时文学课教师的服饰还应该和教学内容相协调,让学生产生高层次的精神愉悦感。比如讲解霍桑的《红字》,教师可以穿一身黑色,渲染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暗示主人公黑暗的秘密。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脚登运动鞋,身穿牛仔服运动裤,不管如何激情昂扬或柔情万种,即使滔滔不绝、唾沫乱飞,它所产生的效果也总是没有西装革履或白裙飘逸来得好,因为它不能以一种优雅的气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美的享受。此外,文学课教师的随身用品如眼镜、手表、讲义夹等都要和课堂气氛相协调。比如讲解罗伯特·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可以随带一朵鲜红的玫瑰;讲解威廉·布莱克的诗歌《病玫瑰》,可以随带一朵枯萎的玫瑰,将学生的视线锁定在课堂上,展开联想,深入解读作品,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板书、PPT等也会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平时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这些细节,不能马虎随意为之。

综上所述,文学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完美结合,使非语言因素与多种教学媒体、手段有机组合、协调运用,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