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宾, 刘家森, 刘海平, 李幸姿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河北 保定, 072750)
脊柱包括腰椎间盘、腰椎骨关节等结构,退变被认为是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DLS)的始发因素[1]。DLS病理特点有关节突关节增生、脊柱失稳、黄韧带肥厚以及多节段椎间盘退变,部分患者同时还可伴有椎体旋转、矢状面椎体滑脱以及椎体间侧方移位[2]。DLS可作为脊柱退变的病理结果,也可是其发生进一步退变的原因[3]。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直接显示骨骼结构,对相应的参数进行测量,从而评价患者情况。本研究抽选231例DLS患者,观察其X线表现,检测骨密度(BMD)结果并分析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选择本院在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31例DLS患者,其中男92例,女139例,年龄45~76岁,平均(57.35±13.17)岁,住院患者120例、门诊患者79例、健康体检者32例。有腰腿痛症状者139例,出现间歇性跋行者59例,仅有轻微或无症状者33例。排除脊柱肿瘤、急性炎症、先天脊柱畸形、骨代谢异常者。
1.2.1 X线片分析:采用改良Cobb角法,沿T12~L5各椎体上终板画线,两条线之间的最大夹角即侧凸Cobb°,两线所在椎体为上、下端椎。在正位X线摄片上检测观察患者腰椎各相邻椎体相对侧方位移情况,并且对侧方移位>4 mm者进行统计记录。顶椎椎体旋转度根据Nash-Moe标准予以测量。在侧位X线片上,沿着L1上终板以及L5下终板画线,观察两线垂线之间的交角,即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度。应用侧位X线摄片,沿着椎体后缘进行连线,对矢状面椎体滑脱情况进行统计观察。
1.2.2 BMD测定: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仪器(XR36,美国Norl公司),测定腰椎L2~L4椎体前后位,对椎体BMD均值及t值进行比较。
本组231例患者中,侧凸<10°者152例(65.8%), 侧凸10~20°者59例(25.5%), 侧凸>20°者20例(8.7%); 而其中左侧凸110例(47.6%), 右侧凸121例(52.4%)。
160例(69.3%)伴有Ⅰ度椎体旋转,55例(23.8%)伴有Ⅱ度旋转;侧凸>10°的患者均存在Ⅰ度或Ⅱ度椎体旋转(详见表1), 体主要为侧凸的顶椎L2或L3椎体。
多数相邻椎体间存在相对位移,椎体间侧方移位>4 mm者19例(8.2%),且其侧凸Cobb角多高于10°(见表1)。
表1 不同Cobb角X线特征
本研究中有169例患者存在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情况,前凸角度均值为(25.49±15.6)°,伴后凸畸形者17例(7.4%),多为节段性后凸。131例有矢状面不稳,均为单个或者是呈多个椎体退变性滑脱,但均很少有超过Ⅱ度的滑脱情况。
<10°者、侧凸10~20°者、侧凸>20°者三组中BMD测量T值分别为-1.47±0.16、-2.64±0.32、-2.91±0.47, 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BMD检测结果
成人DLS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后,患者多无脊柱侧凸既往病史,其临床发病率占退行性腰椎病变的6%左右[4]。随着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发病率逐年增加。有学者[5]抽选了671例成人腰椎疾病病例,据统计DLS的患病率为7.5%。DLS是否明显受性别因素的影响一直颇受临床争议,Murata等研究报告了47例>10°的侧凸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2.36; 另外学者Shapirc等报道统计中男女比例为1∶7;而Karabulut等[6]统计显示女性绝经后发送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概率显著高于男性。本研究231例患者中,其中男92例,女139例,绝大多数为女性,考虑原因可能与多数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7],关于性别因素对DLS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退行性脊柱侧凸发病年龄≥60岁的概率约为15%,其典型的X线特征为椎体旋转性滑移,多以胸腰段、腰段为主[8]。有研究[9]采用Nash-Moe分度法发现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椎体旋转度Ⅱ度者为67%; 以L2-3和L3-4等椎间隙旋转最为多见,发生率为48%、39%。本研究231例患者中, X线显示:侧凸<10°者152例(65.8%), 侧凸10~20°者59例(25.5%), 侧凸>20°者20例(8.7%); 而其中左侧凸110例(47.6%), 右侧凸121例(52.4%)。160例(69.3%)伴有Ⅰ度椎体旋转, 55例(23.8%)伴有Ⅱ度旋转;伴后凸畸形者17例(7.4%); 椎体间侧方移位>4 mm者19例(8.2%)。这些结果提示侧凸角度和椎体旋转程度可能存在相关性,侧凸角度越大,患者发生椎体旋转越严重,同文献[10-11]报道一致,旋转最严重椎体通常在侧凸顶点处,从L2或者是L3椎体顶点逐渐向两侧椎体旋转减小。DLS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一直存在争论。OP与DLS均好发于老年患者,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有的学者[12]认为OP是引发DLS的原因之一,也有学者[13]认为DLS的发生主要是源于椎间盘或者是双侧椎间小关节发生严重的退行性变, OP可能与侧凸的疾病进展相关,但并不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亦有少数学者[14]认为两者并不存在相关性。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例存在骨质减少,接近一半病例有OP, 且椎体平均BMD值随侧凸Cobb角加大而下降, <10°者、侧凸10~20°者、侧凸>20°者三组中BMD测量T值分别为-1.47±0.16、-2.64±0.32、-2.91±0.47, 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因此, OP与DLS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关系,对其治疗方案和疗效均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1] 李方财, 陈其昕, 陈维善, 等. 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与骨盆参数的相关性[J]. 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9): 928.
[2] 王蔚, 谷建彬. 退行性腰椎侧凸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1(36): 194.
[3] 李新锋, 宋超, 刘祖德等.骨量改变对特发性侧凸脊柱的影响机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3, 34(10): 757.
[4] 丁文元, 吴海龙, 申勇, 等. 退变性脊柱侧凸椎间盘-终板退变与骨性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J]. 中华外科杂志, 2011, 49(12): 1123.
[5] 吴海龙, 丁文元, 申勇等.退变性腰椎侧凸两侧椎间高度及关节突矢状角参数特点及其对侧凸的影响[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7): 573.
[6] Karabulut O, Tuncer M, Karabulut Z,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ographic feature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derly men[J]. Folia Vlorphol, 2010, 69(3): 170.
[7] 陆建民, 钱宇锋, 薛峰, 等. 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自然进展和影像学测量指标间相关性的研究[J]. 颈腰痛杂志, 2013, 34(2): 98.
[8] 丁文元, 申勇, 曹来震, 等. 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观测[J]. 中国脊柱脊柱杂志, 2010, 20(8): 373.
[9] 赵伟峰, 李波, 周焯家, 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3, (21): 2481.
[10] 郭召, 赵强, 丁文元, 等. 退行性腰椎侧凸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 20(7): 558.
[11] 减渊, 雷伟, 吴子祥. 脊柱退行性疾病对腰椎前后位骨密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0, 18(2):179.
[12] 吴春兴, 张峰, 彭小林, 等. 腰椎退行性脊柱侧凸的X线表现与骨密度检测的结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13, 34(9): 1718.
[13] 白克文, 吴继功, 姬勇, 等. 后路减压全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J]. 颈腰痛杂志, 2012, 33(6): 411.
[14] Malay A, Kozakcioglu M, Cubuk R, et al. Degener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 and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out osteoporosis[J]. Clinical Imaging, 2009, 33(5):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