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云, 吴志娟, 徐文藻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 内科, 江苏 宜兴, 21406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以减少肿瘤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好肿瘤患者外周血管,为肿瘤患者提供长期、大剂量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营养物质输液治疗建立一条有效、安全的通道,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肿瘤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临床上需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传统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在这种情况下,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应运而生[2-3]。本研究比较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与传统PICC置管术,旨在为超声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规范操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肿瘤化疗、同意接受PICC置管治疗患者140例,男77例,女6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为57.3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病情诊断明确,符合化疗治疗标准;无精神类疾病和认识、理解障碍,并无其他合并疾病;患者经PICC导管维护小组成员进行静脉评估后,排除PICC穿刺禁忌患者。随机将14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83例与对照组57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 83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 Fr三型瓣膜PICC导管,20 G的套管针。导管维护小组成员在核对患者身份后,嘱注意及配合事项,经B超下评估、定位选择贵要静脉血管后,消毒、铺无菌洞布,选择合适导针器,20 G穿刺针穿刺,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及超声探头,沿穿刺针送入导丝,达一定长度后分离导针器;放低穿刺针继续推进导丝,推送导丝前进直至余10~15 cm时,在穿刺点周围注射2%利多卡因局麻,用扩皮刀沿导丝上方解剖,与导丝成平行的角度做皮肤切开以扩大穿刺部位的皮肤切口,沿导丝送入插管鞘,边旋转边用力向前推进,直至插管鞘完全进入血管;同时拔出扩张器和导丝,沿插管鞘置入PICC导管至预插管长度,撕裂插管鞘校对置管长度;撤出导管内导丝,体外导管保留7~9 cm,抽回血冲封管,拍X胸片,确定导管置入的位置在上腔静脉。
对照组: 57例患者采用传统PICC置管方法,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导管型号为18 G(4 Fr), 由PICC导管维护小组成员肉眼直视下选择贵要静脉盲刺放置导管。用穿刺针穿刺肘部血管,见回血后拔出针芯,直接送入导管即可。置管后立即行X线胸片以确定导管位置。观察指标: 2组患者在置管成功后,由PICC导管维护小组成员进行临床追踪观察,随时掌握患者情况。主要观察记录穿刺点出血情况、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留置导管时间、拔管原因等相关情况。将结果记录归纳分类,以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① 1次置管成功率: 1次PICC置管成功,重复穿刺或无法穿刺即为失败; ② 穿刺点出血:观察患者24 h内穿刺点发生穿刺点局部渗血; ③ 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1周内,在本研究中机械性静脉炎判定标准,按静脉输液护士协会机械性静脉炎分级标准[4](0级:无临床表现;1级:输液部位发红,可出现肿胀,无“红线”样改变,触之无条索状改变;2级:输液部位发红,可出现肿胀,有“红线”样改变,触之无条索状改变;3级:输液部位发红,可出现肿胀,有“红线”样及条索状改变;4级:输液部位疼痛且伴有发红或肿胀,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到条索状的静脉>2.5 cm, 有脓液渗出); ④ 静脉血栓: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 ⑤ 导管移位:导管前端未进入中心静脉而误进入颈内静脉或滞留在外周静脉。以X线摄片结果确诊导管移位。
将2组患者数据经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较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以0.5 mL出血量为分界标准,实验组76例患者穿刺点出血量<0.5 mL, 占91.6%, 对照者51例患者穿刺点出血量<0.5 mL, 占89.5%, 2组患者穿刺点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PICC置管成功至本次研究结束时间为计算周期,实验组导管留置时间(63.7±22.3) d, 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为(45.8±19.1) d, 实验组导管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周期内,实验组共完成置管治疗74例,因并发症原因拔管2例、患者主观要求拔管3例,患者治疗失败死亡4例;对照组共完成置管治疗45例,因并发症原因拔管6例、患者主观要求拔管3例,患者治疗失败死亡3例。2组拔管原因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5],即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导丝先置入微血管鞘,再置入导管的PICC置管方法[6-7]。1953年瑞典放射科医师Seldinger改良了传统的静脉置入导管方法,应用导丝导管交换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技术,后来这种技术以他的名字塞丁格命名[8]。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与传统的PICC置管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① 实验组操作者在超声探头的导引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患者贵要静脉的血管结构、走向、内径大小,是否狭窄、畸形,确定合理的穿刺方案,所以穿刺成功率较高;而对照组传统的PICC置管完全是凭借操作者的个人经验,肉眼观察进行盲目穿刺,穿刺成功率低也是必然。据国外Hornsby等[9]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常规传统PICC穿刺法置管成功率在56%~70%, 而超声导引结合MST进行的穿刺成功率达到93%~95%, 与本次研究结果1次置管92.8%的成功率相同; ② 超声导引结合MST技术采用的是20 G穿刺针,比传统PICC置管所使用的18 G穿刺针细小,也有利于1次置管成功。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0.5%,对照组远高于实验组,证实了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使用的20 G穿刺针细小,操作者具有清晰的患者贵要静脉视野有着密切关系,穿刺针的细小减少了血管内壁的损伤,传统的PICC置管采用的18 G穿刺针,盲穿易造成血管损伤,引起穿刺相关感染。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置管时间长,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经济负担,节省临床护士的工作量。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选择上臂贵要静脉穿刺,避免了肘部活动时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易于固定,增加患者置管手臂的自由活动能力与舒适度[10]。
[1] Ryder M A.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J]. Nurs Clin North Am, 1993, 28(4): 937.
[2] 王丰松, 陈慧, 翟海玲. 疑难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护理[J]. 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15): 2154.
[3] Aronow J, Bromley H R. Tracheostomy tube replacement using a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J]. Crit Care Med, 1988, 16(8): 818.
[4] Nichols I, Humphrey J P. The efficacy of upper arm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using bedside ultrasound and microintroducer technique[J]. J Infus Nurs, 2008, 31(3): 165.
[5] Marx W H, Ciaglia P, Graniero K D. Some important details in the technique of 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 via the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J]. Chest, 1996, 110(3): 762.
[6] Mahler S A, Wang H, Lester C, et al.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 intravenous acces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using a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J]. J Emerg Med, 2010, 39(3): 325.
[7] 黄幼程, 张男. 超声引导下微插管鞘技术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 2011, 33(6): 163.
[8] Higgs Z C, Macafee D A, Braithwaite B D, et al.The Seldinger Technique: 50 Years on[J]. Lancet, 2005, 366(9494): 1407.
[9] Hornsby S, Matter K, Beets B, et al. Cost lo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PICC, stick, and run team concept[J]. J Infus Nurs, 2005, 28(1): 45.
[10] Clemence B J, Maneval R E.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atheter-related 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literature review: part 1[J]. J Infus Nurs, 2014, 37(3):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