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后陈经验”

2014-08-30 07:58徐加爱
人民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陈村村务委员会

徐加爱

经验阐释

发展十年来,“后陈经验”不断完善提升,成就斐然。这离不开各级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制度有为”。后陈经验不仅全面推进了后陈村村务工作的发展,并且不断推广扩散,由村到县、市、省,直至全国农村,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

2004年6月18日,武义县后陈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从此,“后陈经验”不断深化完善并迅速在全省全国推广。10年来,村务监督委员会由当初应急的“治村之计”成为写入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治国之策”,成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成功典范。值此后陈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10周年之际,进一步探讨完善村务监督工作的制度安排,坚持和发展“后陈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

“后陈经验”的形成与发展生动展现了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符合历史潮流的重大社会改革创新,都源自基层的需求和群众的创造。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因集体资金资产管理使用不透明、不公正引发的矛盾问题日益增多,群众信访不断,村干部腐败屡查屡犯。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都在思考探索:钱多了,怎样用好?怎么管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武义县后陈村开全国先河,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和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规范集体资产、干部报酬、财务收支管理等村务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该制度在武义县、金华市全面推广,最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规范。“后陈经验”的形成与发展,来自群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对法律赋予监督权的行使、对治村理政规范用权的探索实践,是基层群众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赶超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汲取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力量,鼓励群众的创造,使改革发展更符合群众利益、更富有成效。

“后陈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离不开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关怀支持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金视察,充分肯定后陈做法,明确指出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有益探索,是积极的,有意义的,符合基层民主管理的大方向”,并对完善村级组织监督机制提出了具体意见。2010年3月,习近平同志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值得广泛推广。”2011年初,习近平同志再次批示:“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村干部用钱用权行为,是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举措,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浙江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可供借鉴。”夏宝龙、李强、任泽民等省委领导对村务监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全国人大、中央纪委及民政部等国家部委全力支持,指导帮助做了大量工作;中央党校等相关单位专家学者深入调研,积极推介“后陈经验”,帮助总结推广。这些不仅为总结推广“后陈经验”指明了方向,更是提供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正是在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在各级各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后陈经验”才从一个江南小村走出金华、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后陈经验”的完善与提升是我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缩影

民主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我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农村基本制度初步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向村民自治制度的转换,基层民主正步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一项新生的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源自基层的法治探索,从建立到完善,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制度不断完善、成效不断体现的过程。2005年5月,金华召开全市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推广这一做法。2009年7月,全市481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为浙江省率先实现全面覆盖的地市。2012年,该项制度向城市社区推广,目前全市277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十年来,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加强村务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强化农村民主监督的“主力军”,成为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村干部廉洁奉公的“防火墙”,成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据统计,2013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信访案件数量比2005年下降26.3%;查处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同比下降40.9%,其中经济类案件降幅达45.3%。2010年10月8日,全国人大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村级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固定下来,这是“后陈经验”对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的最大贡献。

“后陈经验”的深化与创新顺应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为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搭建了沟通平台,提供了农村自我发现矛盾、内部化解矛盾的纠错机制,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是新形势下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今后将以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10周年为新的起点,结合新形势、新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深化村务监督工作,把“后陈经验”完善好、发展好,努力让“后陈经验”在新时期更加出彩。要抓制度完善,着力在细化监督事项、规范监督程序、丰富监督方式、创新监督载体方面下功夫,让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接得了地气、管得了实事,并把民主监督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让这一制度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要抓制度执行,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村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着力解决“不愿管”、“不好管”、“不善管”等问题,推动村务监督工作提质量、上水平、增实效;要抓理念延伸,把村务监督成功实践经验运用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强化权力监督,全面推进权力清单、阳光政务等工作,真正把权力装进“制度笼子”,推进金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让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更大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王业 美编/李智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村村务委员会
“宝藏”与“观象”将于11月22日举行观赏石陈村专场拍卖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村务监督
——以永定县为例
陈村水电厂顺利完成陈村大坝上游朱家门滑坡体GPS监测
山东惠民认干亲习俗研究——以惠民县张集村、大年陈村为调查基点
新宾县创新村务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