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刚
摘 要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性产业,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不管阶级关系怎样变化,农民在我国的生产力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号角逐渐吹响,并且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探索合理的思路与对策,以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顺利性,是摆在人们面前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农业政策;特色化;农民主体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2
现代化农业是以现代方法与管理理论去经营农业、以现代科技去武装农业、以现代工业去装备农业的具有集约化、市场化、科学化和商品化特征的农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性的目标在于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使用率、产品商品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产出率,努力促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我国资源丰富、幅员辽阔,天然的地理优势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要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在结合我国农业实际的情况下探索更多科学合理的思路和对策,由此,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分析。
1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农业政策
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需要,更是保证农业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积极性的重要保障。详细一点来讲,首先,要完善农业支持和补贴政策,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将最低收购价所执行范围的品种由现在的小麦、水稻拓展到豆类、棉花、杂粮以及油料等重要的农产品,在补贴的对象上要逐步地实现从直接性补贴向有重点的、有选择性的补贴转变,对优质化、绿色产品以及专用化农产品要结合实际加大补贴的力度;其次,要完善农业投入政策,可以适当参照我国铁路、水利和交通等行业所设立的专项建设基金的做法,在财政增收的部分划出一定量的资金,尝试借助于开发农业专项国债、征收粮食的消费税等合理的途径,为农业的发展筹集更多的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发展需要;再者,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制度,国家应当将某些投资的重点用于强化农村和农业的基础性的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涵盖四大基地和五大体系,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的财政、人力等的帮助和支持,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得以顺利开展的催化剂;还有,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以及农业用地的前提下,合理的引导与促进我国土地在顺利的轨道中流转,并且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市场,为我国农业的规模性经营创造更多的条件和可能。诸如此类的各项政策的完善与健全,需要相关负责人在认真考察我国国情与农业发展走向的情况下,认真分析各地区、地方农业的不同特色而制定,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地补充,如此一来才能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政策性保障。
2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从大局意识出发,由于国情的不同,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建设道路也理应是不同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必须在科学的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产品高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等特征的特色道路。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其一,要借助于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扎实的提高农作物的单产水平,不断地夯实农产品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此进程中要注重加大对农业耕地的保护力度,严厉地打击各种违法占用耕地、随意征用等不良行为,为农产品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作好完全的准备;其二,要注重结合我国各地资源禀赋的特点,进行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在东部地区,要重点发展都市型和外向型的农业。而在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地将粮食生产的优势发挥出来,强化加工专用粮、商品粮以及饲料粮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要注重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很好的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其三,要积极地开发和突出优势农产品,尤其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品种优良的农产品,比如粮食作物要重点发展优质玉米、优质水稻、专用小麦等,而经济作物则可以加快高蛋白大豆、天然橡胶、优质糖蔗等的生产,在此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体系化的农业产业,同时可以尝试运用现代工业的新技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包括道路建设、农用工具、温室设备、运输以及仓储等。
3 保障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
前文提到了,农民在我国的生产力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而且真正地体现出了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要加快农村、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特别是经营体制的创新,不断地强化农户与企业公司、农户与市场、农户与科技、农户与金融的联结机制,让农民的主体地位更明显的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要大力培育会经营、懂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相关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科普、教育设施等的作用,开展多方式、多渠道的有关于农业知识、科技技能等内容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借助于农村科普宣传站、邀请专业人士下乡指导、组织农民进行集体培训等合理的手段,全方位地夯实和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为他们致富能力增强提供活力,也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再有,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通过发展产业化、集体化的经营与生产,带动、组织农民进行一系列高技术、高收益的农业活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高效率服务体系,并且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和加工等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能够为农民主体地位的体现提供更多的可能,因此,要积极地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在形成不同功能和规模城镇圈的前提下发挥出集聚的效应,不断地建立与改革职业介绍的服务市场和劳动力培育机构等,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参与培训和就业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在拓宽了农民视野的同时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反映出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重要目的。当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地方政府机构要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的方式,引导农户积极的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并且对于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农户给予特别的嘉奖,以表率性的带头作用引领着农户们朝着更加现代化、时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上迈进。
4 结语
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其成熟与完善并非一日之功,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优惠政策与措施,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所以,要抓住现今有利的背景和条件,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利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良好思路与对策,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速度与水平。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