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电视文化传播策略

2014-08-30 22:22祁晨
声屏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人文文化

祁晨

《北纬30°·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在2012年推出的一部大型系列旅游节目,主要拍摄地处神秘北纬30°线上中国各地自然生态背后的人文故事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与该栏目之前推出的《边疆行》《沿海行》共同构成《远方的家》三部曲。180集系列特别节目《北纬30°·中国行》以“自然、家园、文化”为主题,吸收新闻、专题、纪录片等不同节目类型的长处,以行走、体验、发现,记者带领观众行走四方为宗旨,关注百姓民生、社会发展,同时赏美景,品美食,探寻人文奥秘,体验旅行的乐趣,以独特的旅游信息、亲身体验的文化解读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坚定人文价值取向的传播理念

根据传统的理解,所谓“人文”是教化、文而化之的意思,也是教养的意思,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而人文精神则可定义为:把人的地位、尊严、价值、权利、自由和发展,放在首位关怀的社会文化的情操,即人文精神。由此可见,人类社会文化需要人文精神,而文化传播过程中更不能没有人文精神。

在当今多元化文化传播的时代,人文价值是电视文化传播最根本的价值,人文关怀是电视文化传播最高的文化境界。即使新的传播技术出现,传播形态发生变化,电视传播担负的文化责任是不应改变的。我国电视文化传播应以民族文化建设为导向,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而在实际操作中,传播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因人而异,受众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截然不同。面对受众千差万别的文化价值取向,传播者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北纬30°·中国行》节目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传播者和受众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某一方面产生的共鸣。它以生活化的视角,在选材和拍摄手法上都是以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为逻辑起点和终点。每一集节目,制作者都会以一种新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根据所到之处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为观众找到最具典型却也是最普通的事物作为记录焦点,用平民化的视角,在日常生活细节的抓取中展现了国家的变迁,通过最质朴的“文化回家”彰显人文情怀。以第一集《舟山:海天之间》为例,在东福山岛我们看到的是当地特色的渔乡风情、小岛风光,镜头中展现的日头下海岛战士晾起的棉被、日落里乘着泡沫板划船回家的渔家男人、海岛居民独特的锁门习惯……节目中没有神秘莫测的内容,没有一板一眼的陈述,只是由一个个充满真实情感的故事组成。这些记录百姓最平凡生活的故事,到处洋溢着朴实的民俗风情,令观众有些许共鸣或可联想之处,对家乡产生亲近感,形成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为了谋求与受众的人文价值取向达到某种契合,展现真实的北纬30°风采,栏目组还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进行拍摄线索的征集。例如,栏目组在到达湖南湘潭进行拍摄前,在其官方微博“CCTV远方的家北纬30°”上发布线索征集信息,号召网民推荐当地的特色物产和美食。当摄制组即将赴湖北孝感进行拍摄时,也在微博上征集线索。寻找孝感麻糖、米酒的最传统地道的制作方法、掌握这一技艺的老技人、老字号以及独具孝感特色的好玩有趣的地方;让大家回忆小时候吃麻糖、喝米酒的美好回忆等等。

拍摄前向大众征集相关线索,不仅能让百姓为节目更好的制作献计献策,增强互动,也能更好地落实人文价值取向的传播理念。

强调文化语态融合的传播内容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如果不能与外界、与时代、与群众建立有效的联系,其价值就无法体现,传播效果更无从谈起。理想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传播应该实现文化语态的三种融合。首先是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文化也面临着走向全球化。电视文化传播应做到立足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收丰富多样的多元文化,形成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化形态;其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是灵魂,现代文化是创新。电视文化必须是这两者的有效结合;最后是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融合。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的重要传播功能就是提供娱乐和消遣。当下我国的一些电视节目片面追求娱乐化,使得电视文化传播出现过于通俗化、精英文化被边缘化的现象。这从客观上迫切要求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平衡。

北纬30度是一条特殊而神奇的纬度线,中国的魔鬼三角区鄱阳湖、死神的魅影百慕大、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揭不开神秘面纱的地中海、传说中的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千万年的守护埃及金字塔等等,自然和文明的迷离和奇幻全都汇集于此。北纬30度充满了种种奇异景观,将世界许许多多的神秘和魅力联系在一起。《北纬30°·中国行》节目正是为了揭开这条纬线的神秘,用镜头带领观众欣赏沿线的自然风光,体味当地普通居民的生活状态,探寻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壮丽的风景、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无情冲击下,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丧失。《北纬30°·中国行》的创作者在节目制作中,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发现,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让观众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第三十二期《古韵悠悠话安庆》中,镜头带领观众领略了迎江寺、振风塔的寺庙文化,黄梅戏的戏曲文化。寻到了这些传统文化在这座城市中的文化影响,更展现了丰富的文化给当地普通人生活增添的乐趣,也令这座城市更有生气,更具活力。

《北纬30°·中国行》的栏目定位既不高雅之极也不落入低俗,观众定位也在精英人群和草根之间,谋求引发大众的心理共鸣。因此,看似一部平常的大型纪实节目,却打动了观众的心。80后年轻记者和团队亲身考察和采访的方式,充满时尚感,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发现文化,在文化中探寻历史。满足低层观众领略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心理的同时,也为精英人群展现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给所有观众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平和的生活价值观。

注重文化清新化的传播形式

《北纬30°·中国行》区别于许多旅游类电视纪实节目宣传和说教的拍摄风格和模式,以一种沿线吃喝玩乐、充满小资情调的清新方式记录和表现,为年轻人所喜闻乐见。节目最大的魅力在于清新的人文色彩,它关注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和生存状态,绘制北纬30°地区的文化地图,让观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享受一次韵味十足的文化旅行。

《北纬30°·中国行》以旅游的名义,用纪实的手法,由记者行走见闻,建立了一份当下中国人文生态的档案。作为一部电视纪录片,它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品性。跟随记者旅行的纪实呈现,该片每一集内容都将“找到一个人、寻到一处景、说清一个主题”。借助找人寻景的旅行过程,将每一个主题进行了微观化表达。节目第八期《磐安:生活在大山里》,摄制组行走在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浙江省磐安县,亲身体验千年古村悠闲的生活。那里的大盘山被称为“群山之祖、诸水之源”,是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灵江的发源地之一。在大山深处欣赏民间绝技:“寿龟奉茶”,看深山里的古代茶叶交易市场;大山下村听古老传说,体验药农采贝母;徜徉古村落间看竹编艺人精工细作;与长寿老人面对面,聆听养生之道。片中的每一处景、每一个人都表达了制作者对文化、民族、生命的感悟。自然的奇特美与人性的真善美,都被记录下来,这种清新化的表现手法让节目背后蕴含的文化影响深入人心。

如今,收视率至上的商业功能导向日渐扰乱电视人平静的文化心态,呈现给观众的也是快餐式简单而不健康的文化。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下,《北纬30°·中国行》节目从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三个方面都做到了立足生活,感知文化。我们为这个既接地气却又韵味十足的文化之旅节目的播出而感到欣喜,这也给其他电视媒体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5页。

2.梁婷婷,欧阳宏生:《电视文化: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3.[美]约翰·菲斯克著,祁阿红、张 鲲译:《电视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5月版。

4.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月版。

5.童 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6.何世艾:《人文与科学教育》,《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7.王 健:《〈北纬30°·中国行〉的探索与创新》,《中国电视记录》,2012(11)。

猜你喜欢
人文文化
人文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逍遥游”壶的创新和人文意境
谁远谁近?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