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舆论场中广播媒体的应对与担当

2014-08-30 22:18彭金明
声屏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闻广播网络媒体网络时代

彭金明

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改变和影响下,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被稀释和挤占,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受到了挑战。社会舆论的发起已经从传统媒体分散到了网络媒体,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借助互联网技术,从传统媒体延伸到了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广播媒体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遵循传播规律,创新传播理念,坚守和壮大新闻宣传主阵地,在多元开放的新传播格局中办更加专业的新闻广播。

多元化是网络时代舆论的基本特征

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近年来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固有的传播渠道被网络媒体打破,原有的媒体优越感被打碎,人们更多地从网络获得新闻,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大大降低。有传播业内专家说,当前我们面临三个舆论场,一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二是网络媒体的舆论,三是境外媒体的舆论。因为有了更多的不同的声音,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舆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传统媒体在这种变化中,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在面对社会事件的反应中,出现“网络舆论众声喧哗,境外舆论铺天盖地,主流舆论了无声息”这样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尴尬。媒体的责任就是要能第一时间介入社会热点和民众关注,报道事实,传播真相,引导舆论。传统媒体的缺位,自然会催生出主流舆论以外的舆论场。

传统的舆论格局被打破后,传统媒体就必须改变,否则就要被边缘化,甚至于被淘汰。传统媒体要适应这一传播格局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有天然的身份意识。官方媒体身份给了传统媒体以很多优势,可以获得主流权威的信息发布,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国家的政策走向,在引导舆论上拥有特有的话语权。但是,在网络媒体的影响下,这些优势也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包袱。由于信息的开放和网络的出现,人们已经由被动地接受事实和新闻,转而变成主动地提供事实和新闻。这是个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评论者的时代,事实和真相可能并不在信息的发布者手里,而是在新闻亲历者或者见证者的手里。当传统媒体还是按照信息发布者提供的资料,以过往的方式进行权威发布时,网民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在新闻实践中,信息发布者提供的往往是简单的新闻事实,告诉他想告诉的事实。如果遇到出于某种目的想隐瞒事实的官方发布,官方发布也成为了不权威、不官方了。在重大突发事件或者敏感事件中,这样的情况还常常出现。如果传统媒体还是以老办法进行新闻发布,那就成为了传声筒,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会受到严重损害。

专业化是广播媒体发挥主流影响的现实选择

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在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还有难以摆脱的几多几少的问题:领导活动多,百姓关切少;会议内容多,社会热点少;典型报道多,现场新闻少;主题宣传多,发现新闻少;播报新闻事件多,观点评论少;单向传播多,听众互动少。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上,广播不能了无声息,不能自我放弃媒体的社会责任。网络时代,广播媒体要切实做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能在重要新闻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自己的新闻宣传,吸引听众的关注,从而引导舆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不报道并不能阻止网络媒体的报道,缺位的结果就是舆论引导能力的弱化和丧失,最终丢掉主流舆论的主导权。

广播媒体要在多元舆论生态中树立自己的地位,必须适应网络时代传播环境,加强广播的新闻专业化建设,提高广播新闻传播的能力,破解“无声”的困境,开创新传播格局下的新广播时代。

一、丢掉官媒心态,强化媒体责任,做有态度的专业新闻广播。丢掉官媒心态,并不是不要党管媒体,而是要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前提下,重新唤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给传统媒体应对多种舆论场,解决主流媒体不主流的传播危机指明了努力方向。

丢掉官媒心态,要以听众为导向,不仅要对上负责,更要对听众负责,新闻报道要让听众愿听爱听。在新闻实践中着力解决新闻报道中面孔陈旧、语言老套的问题。要改变“宣传说教范”,变身“对话交流体”;要解决新闻传播中广播特色不强、内容单一的问题;要改进会议新闻、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报道,更加讲求宣传的艺术和报道的效果。

丢掉官媒心态,要深入新闻现场,解决在新闻报道活动中脱离群众关心、偏离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新闻单位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媒体摆脱了高高在上的“官气”,深入基层接“地气”。官媒心态一变,反映基层、关注民生、深得民意的报道,让传统媒体重新赢得大众的关注和肯定,有效壮大了主流声音,引导了社会舆论。

一个媒体是有价值观和传播理念的,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气质。新闻广播要能坚守自己的媒体责任,在报道新闻的同时,要善于通过评论和观点,主动作为,加强引导。网络时代,公众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渠道增加了,参与热情也提高了,新闻广播要能把握这一变化,为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平台,这也是大众传媒的责任体现。

二、把握传媒变化,改进传播模式,做没有“独家”大有“特色”的新闻广播。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了独家新闻。一个新闻事件的出现,会因为网络而迅速扩散,然后众多媒体跟进采访报道,想要做独家新闻,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在没有独家新闻的年代,广播需要构建自己的传播渠道,形成属于自己的传播风格,提升广播的舆论引导能力,影响可以影响的人。

“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曾经是对广播最好的总结。如今,网络时代赋予了这句话新的内涵。广播也许没有独家,但是必须有特色。

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中,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广播要与网络抢时效,挖新闻,做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布。记者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可以连线现场的亲历者和目击者。电话、微信、QQ、微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传播手段,都应该成为广播新闻传播的平台。广播人要研究新媒体,应用新技术,调动和借鉴网络媒体一切有利的手段为广播服务。与听众的互动,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话题的征集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展开,从而丰富广播的新闻资源。

广播要善于用声音连通现场。广播记者要成为能说会道的传播者,记者要写稿才能现场报道,这已经不是网络时代广播记者的特点了。广播记者能现场脱稿报道,才是广播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如果要写出来才能报道的记者,已经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好的广播记者。面对新闻现场,脱稿报新闻将是网络时代对广播记者的基本要求。

没有了独家新闻,媒体吸引大众、引导舆论的能力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报道内容和报道态度上。舆论的形成,不是在新闻事件发生和报道出来的某一时刻,而是在于媒体对事件的持续关注中,对社会大众产生影响,逐渐形成。不是百姓关注的事件,不会产生社会影响。广播要能抓住百姓关注的事情,及时跟进,报道事实真相,并进行深度延伸报道,进而引起社会关注,以此赢得舆论的主导权。

面对多种舆论场,受众总是把选择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里。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在于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水平。广播如果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然不会形成舆论场上的声音。

三、开发专业传播潜能,构建高效传播体系,打造真正意义的全天候新闻广播。网络媒体时代,原有的传播优势被打破后,曾经庞大而专业的广播新闻队伍,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媒体面前,又显得势单力薄。但是在没有门槛的网络媒体面前,他们又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宝贵的传播专业人才。专业规范、权威公信,这也正是传统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

广播媒体要通过新闻专业广播再造主流媒体的主流舆论,挖掘专业队伍的专业潜能。网络时代,新闻的提供不再是传统的小规模、小产量的精品传播,而是规模化、批量化的新闻传播,否则不足以形成媒体的传播地位和社会影响,也就难有引导舆论的能力。

新闻广播应当朝着全天候滚动播出的全新闻专业频率方向发展,扩大媒体的新闻容量,提升媒体的传播品质。就江西省而言,尚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新闻广播,现有的新闻频率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新闻广播,更大程度上还是综合广播。时段化、版块化的少数几档新闻节目,难以支撑起新闻立台的广播媒体。

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和即时传播,动摇了传统广播的传播习惯。广播人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让新闻等时间,而是要留出时间等新闻,一有事件发生,随时可以在广播中报道。

专业新闻广播要建立权威公信的新闻采集渠道,构建快速高效的新闻发布体系,提升立体多元的新闻整合能力,通过这些努力,为全天候的新闻播出提供可能。只有建立全天候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新闻广播,广播才能坚守宣传主阵地,切实传播和放大主流媒体的主流声音。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栏目责编:吉 庆

猜你喜欢
新闻广播网络媒体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试论新形势下新闻广播中的采编技巧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新媒体时代新闻广播该怎么走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社会化网络时代新闻广播的突围节点:以微博为例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