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健
日本人好像有个专门的名词,形容买回来只用一两次就束之高阁的家庭用品。现在这个现象也蔓延到科技产品领域了,很多产品在卖给你的时候主打的是某种特殊的应用或者功能,但是当你买回来之后才发现(甚至可能都没发现),厂商的卖点对你来说其实就是鸡肋。
近年来最典型的案例之一是 3D 电视。我相信敦促不少人下决心更新电视的动力是因为它们提供了 3D 功能。但是买了 3D电视之后你在家里看了几部 3D 电影呢?实际上这两年 3D功能现在已经不是电视唯一的广告卖点,大多数的中高端平板电视产品已经把它作为标配了,用户没得选择。你可以说 3D 功能在整体硬件成本中只占极小一部分,但你毕竟还是为那几个随机标配的 3D 眼镜花了钱,在《阿凡达》上映 5 年之后,优质 3D片源在国内市场仍然凤毛麟角的今天,你觉得电视上的 3D 功能价值大么?
我认为风头正劲的智能手环也是典型的看起来很好但实际用处很小的装备。我已经见过很多人手腕上挂着它们了,但几周以后无一例外,都消失了。或许我还没碰见真正的运动狂人?可穿戴设备能够最直接地测量和监视我们的身体状况,收集到运动和健康数据后,原则上它们是有巨大价值的。但是现在的技术水平让这些设备还没法做到对日常生活工作毫无影响,不论佩戴在哪里总是不那么好看,而且还需要注意充电、传输数据甚至切换工作状态。我怀疑很多人是因为它价格不太便宜,买了能显示自己舍得花钱关注生活方式才入手的。现在小米搞出了几十块的手环, “ 高端” 人群可能还会不满意呢。
打电话用的蓝牙耳机也是一个很有欺骗性的产品。影视作品里带着蓝牙耳机的商政精英们空手侃侃而谈看起来十分高大上,但是我身边(包括我自己)买过蓝牙耳机而且一直在用的人好像没有。蓝牙耳机能解放双手,甚至在开车的时候提高打电话安全性,而且它们并不贵,为啥没有吸引人持续使用的力量呢?我猜是因为它们虽然提供了打电话时的便利性,但也带来维护和保管的麻烦。两者相比,用户并没有得到更多好处。我在出租车上也常见到司机有带蓝牙耳机的,但更多还是挂着一个有线耳机。
我要说单反相机肯定有不少人跟我急。其实到了最近几年,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快速、方便地拍摄照片,轻松地完成照片分享,要比看起来很专业更重要,毕竟现在连手机都可以拍下不错的照片了。而且大多数人不是摄影师,背着一个三脚架两个机身三支镜头追求极致画质和景色的代价太高。所以新手入门不一定非单反不可,大多数人一部靠谱的微单 / 单电就足够了,轻便还便宜。但还是有不少新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入门级单反套装的怀抱中,哪管带出门一次拍不了几张照片,哪怕心里嫌累赘也不敢说出口。
前几年还有个比较热门的数码产品是数码相框。能自动换照片的相框,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我见过的数码相框现在基本都是放在某个角落里默默落灰了,还得插上电源才能干活儿,还得麻烦地更换照片,用户迟早会发现它们比起普通相框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力。更要命的是平板电脑除了能当数码相框之外还有丰富无数倍的应用能力,价格也不比当年的相框贵多少,你不消失谁消失。
对我这样的伪游戏爱好者来说,电视游戏机也是一个鸡肋。因为很向往看起来很爽的电视游戏体验,近年来的主要游戏主机我都依次往家里搬过。但除了刚开始的几个月还有时间折腾,后来它们基本上也都会被打入冷宫,然后就默默地消失了。游戏主机和电脑不一样,想利用好它你得投入大把的时间,还得碰上真正喜欢的游戏。但是对我来说每一台新的主机推出似乎总有无尽的魔力吸引我继续掏钱买入,希望这次能通关几个新的大作,彻底忘掉上一台主机一共也没玩多久。话说 XBOX ONE 已经发布国内版了,国行版的 PS4 也马上出货……
厂商和用户都不是傻子,产品能出现在市场上自然说明其有存在的价值。但是具体到你自己对特定产品的采购,多做些功课,研究一下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总是有意义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