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4-08-28 07:31:24王会弟甄圣龙游向东
河北中医 2014年11期
关键词:唐县中膜收缩压

王会弟 甄圣龙 游向东

(河北省唐县卫生职业中专学校,河北 唐县 07235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王会弟 甄圣龙1游向东2

(河北省唐县卫生职业中专学校,河北 唐县 072350)

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颈动脉;颈动脉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200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患病率为18.8%。长期高血压能够引起动脉血管壁增厚、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损失。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已证明,大动脉硬度增加是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主要原因[1]。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源自于24 h动态血压监测。2010-01—2011-10,我们对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并探讨AAS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6例均为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53例,女43例;平均年龄(65.58±5.22)岁,男性平均年龄(64.77±5.01)岁,女性平均年龄(66.35±5.89)岁;收缩压(21.76±1.82) kPa(1kPa=7.6mmHg),舒张压(10.70±1.40)kPa。并以收缩压中位数分成2组,低值组(47例)和高值组(49例)。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在测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min,30min内禁止吸烟、饮咖啡和茶,排空膀胱,测量2次间隔≥10min,连续2次测量结果收缩压≥ 18.6kPa和(或)舒张压≥12.0kPa。

1.2.2 排除标准 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者及恶性肿瘤等患者。

1.3 研究方法 96例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IMT测量、心电图等检查,并禁食12h以上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型)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1.3.1 AASI的计算 采用全自动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北京同仁光电技术公司,AMR-4型),袖带固定于非优势臂上臂,设置日间7:00~22:00每30min自动测量1次血压,夜间22:00~7:00每60min自动测量 1次血压。记录期间,受试者保持与日常活动基本相同。动态血压正常参考值:日间平均血压<18.0/11.3kPa,夜间平均血压<16.0/10.0kPa,24 h平均血压<17.3/10.6kPa。有效血压测量次数>80%为有效病例,监测完毕后用计算机自动分析结果。根据24 h动态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回归斜率,以收缩压为横坐标(自变量),以舒张压为纵坐标(因变量),计算出回归斜率(β)。AASI定义:1减去舒张压与收缩压关系的斜率,即AASI=1-β。

1.3.2 测量颈动脉IMT 本研究采用PHILIP U-HDⅡ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使用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7.5MHz。检查前患者至少休息15min,消除紧张。诊断室温度保持恒定、安静,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对侧并仰伸。检测内容包括查左、右颈动脉内径,血流速度,IMT及有无斑块形成。颈动脉超声斑块定义:二维超声测得血管内-中膜局限性增厚≥1.2mm或与相邻内-中膜比增厚>50%。

2 结 果

2.1 2组AASI、IMT值比较 见表1。

高值组(n=49)低值组(n=47)t值P值AASI0.66±0.240.62±0.160.032<0.05IMT(mm)1.16±0.221.10±0.180.027<0.05

由表1可见,高值组AASI及IMT均明显高于低值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ASI与IMT的相关关系 96例患者IMT为(1.12±0.20) mm,AASI为(0.64±0.21)。AASI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683,P< 0.05)。

3 讨 论

AASI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作为新的观测动脉硬化指标,能更早地预测血管病变。本研究提示,AASI和动态血压监测在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流行病学有数据表明,颈动脉IMT增厚至1mm或1mm 以上说明有心肌梗死或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有研究发现,动脉壁越硬化,回归斜率(β)越接近0,AASI越接近1[4]。动态血压监测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因此既可更准确地测量血压,也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还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收缩压或舒张压优于平均血压或脉压;用收缩压与舒张压联合或平均血压与脉压联合优于任一单项参数;收缩压与舒张压联合又优于平均血压与脉压联合。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加,收缩压进一步升高,而舒张压则呈下降趋势,故选择以收缩压中位数分组。

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比较简便,无创且安全价廉,能多次重复测量,是动脉粥样硬化无创性诊断的非侵入性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利用动态血压监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尽早防治干预,从而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本研究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发现收缩压越高,AASI越大,IMT越厚。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709-743.

[2]李明阳,靳英,陈蕾,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52-2253.

[3]游向东,崔炜,高改云,等.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 IMT 的关系[J].临床合理用药,2010,3(9):1-2.

[4]游向东,崔炜,马亚洁,等.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1):781-782.

[5]孙涛,程宇彤,陈顺华,等.北京社区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特征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2):136-139.

[6]田标,张兆国.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4):263-265.

[7]Dolan E,Thijs L,Li Y,et al.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e Dublin Outcome Study[J].Hypertension,2006,47(3):365-370.

(本文编辑:石 康)

※ 项目来源: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二〇一一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编号:20110608)

王会弟(1965—),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学教学及临床工作。

R544.110.6;R543.504

A

1002-2619(2014)11-1757-02

2014-05-20)

1 河北省唐县妇幼保健院内科,河北 唐县 072350

2 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北 唐县 072350

猜你喜欢
唐县中膜收缩压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唐县中医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4:04
《小学生必读》第三批导读示范学校暨小记者站在唐县揭牌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黑枣树周年管理历
河北果树(2016年2期)2016-08-12 07:03:41
中药水提液真空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衰减及清洗方法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19
唐县政协机关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植树节活动
乡音(2016年4期)2016-02-27 18:14:53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