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以凤
文献证实,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测定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慢性肝炎的程度和病情的变化[1-2]。国内尚少见有慢性丙型肺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IL-6、IL-18和TNFα含量测定的研究的报告。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
1.1对象 患者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均为我院感染科经临床明确诊断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包括体征、B超实验室相关的检测项目血清抗HCV为阳性)。正常人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均为我院体检中心经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血清抗HCV为阴性。
1.2方法 血清内毒素测定:鲎试验法。试剂由上海伊华临床医学科技公司提供。血清IL-6、TNFα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由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血清IL-18测定:酶联法。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按各自的说明书进行。
2.1血清内毒素和IL-6、IL-18、TNFα含量测定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人群血清内毒素和IL-6、IL-18、TNFα测定
注:与正常人组比较,**P<0.01。
2.2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IL-6、IL-18、TNF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18、0.4982、0.5011,P值均小于0.01)。
由于患肝病时肠腔内细菌的过度生长繁殖,内毒素产生增加,且肝病时常伴有肠粘膜通透性的增加,导致内毒素的吸收也增加,加之肝脏对内毒素的消除功能减退、门体分流、淋巴回流增加等因素,因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内毒素血症。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其升高的机理是:(1)由于内毒素不仅可直接产生肝细胞毒性作用,引起微循环障碍,加重了肝脏的损伤,损伤的肝细胞、内皮细胞及激活肝kuffer细胞,间接诱导和激发肝星状细胞的基因和表型发生改变[3]。(2)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大肠杆菌抗体[4]。(3)内毒素还可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诱导细胞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TNFα等来促进肝纤维化[5],本文检测的结果与文献报告的基本一致[6]。
IL-6来源广泛,产生的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的T细胞,其次是纤维母细胞、平滑肌细胞。IL-6的化学本质是一种糖蛋白,由一条单链的多肽所组成[7]。IL-6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的应急过程,它既是免疫调节因子,又是炎症介素,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于组织细胞,刺激细胞生长,促进外基质增生,参与炎症反应。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其升高的机理可能是:由于患者存在细胞因子调节紊乱,消除能力降低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所致。
IL-18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细胞因子,功能与IL-12相似,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发挥极强的防御功能、抗感染、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并于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8]。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其升高的机理可能是患者受到丙肝病毒感染后,其代谢产物产生的炎症反应,启动了免疫应答,活化了单核巨噬细胞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分泌IL-18之故[9]。
TNFα是一种分子量为17 KD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细胞因子[10],主要是介导抗肿瘤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参与炎症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适量的TNFα对机体的保护反应是必需的,过量的TNFα则对机体产生损伤反应[11]。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其升高的机理可能是由于患者血中存在过量的TNFα,从而导致机体的细胞因子调节紊乱,使T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免疫反应之故[12]。本文还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IL-6、IL-18和TNFα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6018、0.4982、0.5011,P<0.01)。
综上所述,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IL-6、IL-1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患者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价均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春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SOD、LPO和GSH-PX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放射免疫等杂志,2012,25(2):145-146.
[2] 何浩明,韦振元,周彦荣,主编.现代肝脏疾病的实验诊断[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85-186.
[3] 袁粒星,刘小菁,高 举,等.内毒素对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4):200-201.
[4] 何浩明,编著.医学实验研究论文集[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122-123.
[5] Heller J,Sognip,barriere E,et al.Effects of lipoplysaccharide on TNF-alpha product-on,hepatic NOSZ activity,and hepatic toxicity in rats with cirrhosis[J].J Hepatol,2000,33(3):376-381.
[6] 刘 伟,刘尚忠,蒋水英,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PD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25(1):37-38.
[7] Jung MK,Song HK,Kim KE,et al.IL-18 enhances the migration ability of nurine melanoma cells through the generation of ROI and the MAPK pathway[J].Immunol Lett,2006,107(2):125-130.
[8] 张 明,孟和宝,力 高,等.白细胞介素18的研究进展[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5):535-536.
[9] 刘 钧.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10、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20(6):515-516.
[10] 周冰芳,张小东.肿瘤坏死因子在炎症的作用[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2,12(2):203-204.
[11] 刘 超,刘翠萍,谭又文,等.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动态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13(1):13-14.
[12] 李玉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血浆VIP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5):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