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

2014-08-28 06:41:16乔红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漏气面罩呼吸衰竭

乔红艳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322100)

目前,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和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有创性,给患者身体带来了损害,遭到了部分患者和家属的拒绝。近几年,我院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呼吸科就诊并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7.5岁,病程11月~18年。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依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重症呼吸衰竭标准:PaCO2升高(≥80mmHg),伴严重的酸中毒(pH≤7.20)、意识障碍;所选患者经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的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呼吸兴奋剂使用等治疗,必要时采用激素、营养支持和纠正酸碱失衡、维持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在吸氧治疗方面采用无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使用的具体操作如下:使用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讲解配合事项,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戴上面罩、系上头带,接上输氧管,氧气流量4~6L/min,打开呼吸机调节吸气压(1PAP)至6~18cmH2O。将呼吸机管道接上面罩,调节至面罩不漏气为止。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1]。

1.4 结果(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情况及满意度比较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大部分病人有恐惧感,护理人员在治疗前应详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无创呼吸机应用的目的、方法、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减轻其紧张、恐惧等心理,从而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病人戴上面罩会影响语言交流,有的病人因不能说话,得不到所需要的帮助而感到害怕。因此,护理人员要设法与病人建立起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比如按床铃、笔谈、手势或会话卡(标出常用的语言供病人选择),使用一些快捷的传递信号方式,以使病人可以用来表示“我需要帮助”,使病人有安全感。

2.2 选择舒适的体位 选择患者自觉舒适的体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尽量保持头颈肩在同一轴线上,口鼻腔通气舒畅。一般取半卧位、坐位,避免在饱餐后进行,以免误吸。

2.3 面罩的选择和佩戴 选择面罩时要根据患者的面部大小,面罩松紧度以允许通过1指为佳,但要防止漏气或过松造成脱落。脸型瘦小者可选用尺寸较小的面罩;脸特别圆润者或张口呼吸者可选口鼻面罩。对于初次佩戴通气面罩,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讲述此面罩的工作原理、构造、佩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可先做示范,适当培训一下患者,以便消除患者对面罩佩戴复杂的认识。对于病情危重期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牵拉呼吸管道的不必要活动。护理人员要定期探望病人,检查头带的松紧度,必要时在鼻翼两侧填塞棉球,在保证面罩密闭性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压疮发生。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中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变化,皮肤黏膜发绀情况有无改善,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若病人出现烦躁不安、通气量不足,多由于痰液堵塞引起,要及时排除痰液,增加通气量。或由于管道脱落、鼻(面)罩漏气引起,并要定时监测血气分析的变化。如有异常,尽快告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5 预防并发症 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常见并发症有口咽干燥、胃肠胀气、面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漏气、误吸、排痰障碍等,因此,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加用湿化器、负压引流、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面罩、调整合适的固定张力和位置、间歇松开面罩让病人休息、必要时使用额垫可以减少鼻梁的压力、鼓励病人主动咳嗽排痰、必要时经鼻导管吸痰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刺激咳嗽等。

2.6 撤机后护理 撤机后可给予患者常规的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处理,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自行锻炼呼吸功能。

参 考 文 献

[1]陈玉兰.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0,9(2):159-162.

猜你喜欢
漏气面罩呼吸衰竭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中国宝玉石(2021年5期)2021-11-18 07:34:50
你可真淘气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一起220kV GIS漏气缺陷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