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海珍
诗词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可谓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它经典的语言、深沉的内容、格调的美妙,古往今来,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文人雅士。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不断受西方文化强力冲击的当代小学生来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里,让他们置身于诗情画意般的氛围中,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注重积累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语文教学也会得到升华。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经典诗词的积累,利用课余时间,从唐诗宋词中筛选适合本年段学生背诵的篇目,每天晨读时间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读,直到熟读成诵,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古诗词描绘成一个故事或一幅画面。为了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从内心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往往把从《唐诗宋词鉴赏》中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如《送元二使安西》中有一句“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学生背这首古诗时,我问学生:“你知道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哪个字吗?”学生经过查阅知道一般都会提到“柳”这个字,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等古诗。接着我又问学生为何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柳”呢?因为“柳”谐音“留”,意思是希望要走的人留下来。除此之外,还渗透小知识,“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种送别习俗,它产生于汉代,盛行于唐朝。通过这样的讲解,逐渐使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古诗中蕴含的知识也吸引着学生去了解。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介绍了塞外荒凉的景象,为了突出这个重点,我不是简单地介绍诗意,而是告诉学生“羌笛”是塞外羌族的一种乐器,吹起来声音哀婉、幽怨,所以作者表达成它在抱怨杨柳不绿,又告诉学生:连春风都不到的地方,可见塞外是何等荒凉,是何等寸草不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它的满目荒凉,我又介绍了描写关内春回大地的一句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精髓和真正内涵,他们逐渐陶醉了,背诵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孩子们渐渐爱上了传统文化,爱上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而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语文课堂。他们在语文课上放飞心灵,驰骋思绪,把语文课堂教学当做一次次文化大餐,真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舒畅淋漓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自然得到升华。
二、运用精妙的语言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如果老师的语言没有精妙之处,没有吸引人的闪光之点,学生自然不会兴致盎然。所以我在课堂上特别在意语言的运用,更准确地说,在恰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古诗词的改句,以此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学古诗的兴趣,从而升华语文教学。如在教授古文时我告诉学生:“这真是悠悠千年事,切切汉字情。汉字就是如此之神奇,如此有魅力,真不愧对天下第一语言的美誉。”教授《圆明园毁灭》一课,为了突出园中景物的无与伦比,我说:“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它们就如一位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美。”在教师精妙语言的讲解渗透中,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在作文中也运用了古诗词,如一位学生在写秋雨之夜的寂寞心情时写道:“孤灯独照,辗转无眠,无奈何,小楼一夜听秋雨,秋声残,心事浓,罢罢罢,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像这样不大成熟的所谓诗词,学生还写了很多很多,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浓,仿写诗词,成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成了一种精神享受与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语文课堂呈现出轻松、美好、清丽脱俗的美好意境,让学生在享受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对于今后的语文教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