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瑾瑾
一普通高校开设排舞课程的意义
“排舞(Line dance),从字面上理解可知,这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艺术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曲牛仔舞,早期的排舞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后来融入了欧洲宫廷和拉丁式的舞步。排舞特点是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不需要舞伴,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舞的新型舞蹈。”[1]排舞最初源于国标舞。但是,在排舞的发展过程中,它又融入很多创新性元素,排舞既保留了传统民族舞的继承成分,又包含了时尚现代舞的借鉴因素;既融入了快节奏健身舞蹈的内容,也涵盖了健康性体育舞蹈的思考。总之,排舞是集众多舞蹈风格和舞蹈特性于一身,兼容并包的新生事物。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排舞的舞蹈元素呈现出多样性风格,进而从整体上体现出艺术的多样性色彩。排舞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它持续的吸收先进事物,使舞者永远感受到艺术的进步性。全世界优美的音乐形式不胜枚举,而这些歌曲几乎都被排舞吸收成舞蹈曲目,并形成对应的排舞形式。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种风格迥异的音乐,就有多少种风格不同的排舞。排舞的舞蹈难度要求较低,这更促进其迅速推广。排舞对舞蹈场地的要求几乎为零———无论是正规的舞蹈场地,还是公园广场的开阔区域,甚至是临时性的空旷之地,这些皆可成为排舞的舞蹈场地。此外,排舞无需舞伴,其参与者的参与形式可以不受限制。无论是独舞,还是众人翩翩起舞,排舞均可将其包容和涵盖。另外,排舞对伴奏音乐的要求也很低。如果没有正规音响设备,吉他、手风琴等简单乐器也可以为排舞伴奏。“会走路就会跳排舞”,这是很多排舞爱好者对这种舞蹈形式的心得体会。排舞旨在保障舞者获得身体机能的开发和锻炼。因此,排舞的动作一般都比较简单易学,易于掌握。
排舞课程作为融肢体语言教育、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精华于一身的舞蹈教育类型,对提升大学生身心综合素质具有长足而深远的意义。排舞课程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当前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单一性问题,而且由于其具有更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易于塑造学生优雅的型体和高贵的气质等优势,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排舞在高校的适用前景乐观,但究竟采取何种方式使排舞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合理推广仍是困扰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首要问题。
二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实现了大学生自教自学,考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体育舞蹈教学中竞技技能教育的局限性,将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提升到一定高度,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一种教育形式的普及和推广首先需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真正需求。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正是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现状出发,充分顾及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从排舞的舞蹈内涵和舞蹈形式本身诠释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体育教育过分关注受教育者的体育课程成绩。因此,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往往会因体育达标的存在而大打折扣,甚至是被全然扼杀。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从实质上改变以往机械单调的教学形式,促进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更加人性化。
(二)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可以促使课堂内外的同步性和一体化,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实现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多样化和健康化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上采用“每周一歌”形式———高校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采取每周一次“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形式”的体育教学。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否则很难达成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堂的体育教学内容自然延伸到课外,促进大学生自觉的将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延伸至课外业余时间的练习,久而久之形成大学生课堂内外的同步性和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总之,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达成,而且也能促进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多样化和健康化。
(三)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优势,从整体上提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采取学生自教自学和教师课堂辅导合二为一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教学优势,从而提高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在高校,大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所需内容的体育课。如果将当前单一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改变为“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双方面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的紧张,从物质方面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
(一)大学生兴趣爱好的时代性
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泛接触社会上的一切新生事物,其兴趣爱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当下,很多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昔日扣人心弦的篮球、排球、篮球等传统项目的吸引,其兴趣爱好已经悄无声息的转向于攀岩、定向越野、高尔夫等一些时尚的运动项目。可见,大学生兴趣爱好的时代性会对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推广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我们必须兴利除弊的利用好大学生兴趣爱好的时代性特征,促进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盲从性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其看待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具有盲从性特征。在高校大学生当中,如果一个班级几个学生对同一运动项目发生兴趣,那么很可能会影响班内其他学生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排除大学生从众心理对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的影响。endprint
(三)高校选课系统和场地设施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高校课程的开设都是通过选课系统进行的。在选课系统中,每门功课的选修人数是系统预设的,不允许超额选课。这导致一些学生会因选课系统的人数限制无法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此外,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扩招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有公共体育教学场地和设施的匮乏。这些物质因素也是影响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推广的桎梏所在。
四对排舞课程采用“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激发高校师生主观能动性,从主体方面推进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
高校应当完善相关机制措施,激发师生对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主观认同和兴趣倾向,从主体上保障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推广进程。高校体育教师应当从自身先一步认识到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益处,增强自身对此种教学模式的主观认同和兴趣倾向。此外,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应通过体育知识和竞技技能的传授以及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的宣讲,强化大学生对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观认同和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通过高校内部宣传,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避免学生选择的盲从
高校应当采取适当的内部宣传手段,引导学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更加理性化,避免盲目跟风。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慎重选择,才能确保学生在自身选择的运动项目方面保持长久的兴奋度和热爱程度。这样,在避免学生盲目性选择的基础上,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推进才能扫除学生因为兴趣爱好的短期性所带来的干扰和阻滞。
(三)通过高校人事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高校应该通过适当措施的人事改革,确保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和教师日常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专业结构应当突破传统的专业局限,合理化配给多方面稀缺专业和边缘新兴专业。只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合理,才能使学生开展各种各类的俱乐部都能得到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专业指点。此外,高校还应当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促使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教学手段不断进步,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基本素质得到提升,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提升,进而促进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顺利推广。
(四)通过丰富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增加舞蹈俱乐部的多样化形式
高校应当丰富体育教学,特别是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因为排舞课程的教学从本质上也属于体育舞蹈教学的一种。只有丰富了舞蹈教学的内容,才能为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顺利推广提供肥沃的教育土壤,为排舞课程教学模式的普及不断输送营养成分,促进其发展过程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
(五)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协同努力,提高排舞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物质保障
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场地设施等物质方面的匮乏。只有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协同努力,从经费和政策等方面保障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才能真正打破过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任璐.高校开设排舞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20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