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践

2014-08-27 09:31朱淦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大学生

朱淦芳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极强,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心智发展还不够平衡,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渴望被公众认可和社会的肯定;另一方面又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不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

2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型期,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1]。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通常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互动效应。事实上,体育与思品教学之间也要有一种互动效应,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罢了。

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相通性,但又不能一概而论地相通于或从属于对方,它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而体育教学是通过人的身体直接参与,在身体活动中培养思想道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的作用,达到身体与品德兼修的双重目的。

三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1打造团队精神

体育的核心层面即体育精神,其中的相互了解、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能促进人们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走出各自狭小的个人利益圈,体育运动的很多项目都是在集体协作的前提下完成的。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一个集体形象的窗口,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制度规定,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充分表现个性

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

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赋予的教学任务,教学中经常采用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形式,充分体现出竞争性,它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意志品质和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如上球类课时,要求灵活果断,有整体配合意识,进行耐久跑时要求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要使学生在对抗过程中,抛弃杂念,追求过程,不求结果,在成绩面前不患得患失,发扬永不言败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势必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

4培养规范行为

在体育教学中,规范行为可以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体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活动的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如课堂常规、竞赛规则规程、赛程赛制等,用这些常规、规则作为教学、训练的规范,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多种规则,并且充分利用规则,严格地执行,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大局意识,在教学、训练中思想品德得到教育。

5参与实践活动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学生必须使身体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每学习掌握一个技术动作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而教学训练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必须有相应的不同意志品质的支配才能达到最后动作的准确性,正确掌握动作要领,把握节奏性和协调性,从而达到自如化。作为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运动竞技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地联系实际,有目的地诱导学生用模范事迹结合教材特点和组织方法进行教育。

6培育交往方式

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创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的个体交流,增进彼此的情感,改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打开许多封闭的“壁垒”,从而获得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

体育教学中,交往方式表现较为突出,教学形式常采用的如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有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交往,我们要求在教学训练中,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尊重对方,讲文明礼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起与良好思想品德相适应的上进好学、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使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和提高。这其中,交往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只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学特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层次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对教学精益求精、讲究实效,对学生做到耐心细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有预见性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水乳相融、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并且持之以恒,真正收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实效。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应从教书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贯穿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提高学生身心的素质,使之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其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凯.试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J].华章, 2013(23).

[2]李闻宇.体育教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体育大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