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寿生
中国纸包装产业的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的,经过35年的努力拼搏,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纸包装生产国,但目前还不是生产强国。我们的发展正在经受着现实的挑战。改革,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分析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在哪里,要探索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中国纸包装产业走的是不同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道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行业的转型发展也不能完全生搬硬套,模仿他人。如何走出一条新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难以避免的价格战?
严格来说,造纸业和纸箱业同属一个产业,但在中国这两个产业却相对独立,泾渭分明。为什么会这样?除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以外,纸箱行业存在的小农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正是这种意识,阻断了产业链的贯穿。最终,造纸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纸箱企业为了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能依靠永远的“游击战”。
实际上,纸箱业想要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我们的纸箱企业至今仍在单打独斗,300公里的市场半径就是其成长的天花板;其次,跟产业链上游的造纸企业争、跟下游的终端用户拼,加上同行的正面竞争,纸箱企业腹背受敌,这样的经营模式最终决定了纸箱业小、散、乱的格局。
目前,中国纸制品产量已经位居全球前列。2011年全球共生产瓦楞纸板2002.2亿平方米,中国的产量就达535.5亿平方米,占了四分之一。这个比例已经很惊人了,然而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实际上我国的瓦楞纸板产量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值。中国的纸箱企业就像“土八路”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山西,曾经一条街上就有108家纸箱企业。全国像这样一条街有100多家纸箱企业的景象,并不仅仅出现在山西。在杭州市萧山区的河上镇,整个镇就是众多纸箱企业的聚集地。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严峻的事实需要我们注意。纸箱企业的利润已经很低了,原因是其生产成本较高,其中原材料成本就占总成本的70%左右。面对同行间严酷的市场竞争,纸箱企业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唯一的手段就是用低价争取生存空间。但是,价格手段是商业竞争中最低端的方式,如果大家都靠价格战来谋求发展的话,事实上是没有出路的。因此我们看到,即使目前行业内出现了一批有资金实力的企业,他们有能力投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来发展纸箱业务,但最终面临的还是同一个问题:企业难以做大做强,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如此看来,纸箱业遭遇的是系统性瓶颈,并非某一个具体环节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整个纸箱业现有的运营或商业模式已触及了发展的天花板,我们已经无路可走,必须进行新模式的探索。
如何跳出发展怪圈?
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瓦楞纸板生产线4500条。以这样的生产格局,不要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光是适应国家环保要求这一项,对于许多盲目追求产能的纸箱企业而言,就是一道难过的关卡。现在有些地方要求在未来3年时间内,所有需要对大气排污的企业都必须通过环保验收。而这对于许多利润微薄的纸箱企业而言,很可能就是致命的一击。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已经出现了,有的纸箱企业卖纸箱并不赚钱,还不如把生产场地租出去获得的利润高。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纸箱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惨淡无比。
小企业的情况如此,大项目也未必好过。重庆有家企业大手笔投资瓦楞纸箱项目,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可惜还是原来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本身并没有突破。
江苏有一个项目,现在已经投入了10.5亿元,这家纸箱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厂。它的生产流程、物流设置安排得很合理,所以运行情况也比较好,该企业计划在500公里外再克隆一家工厂。这种形式是否是对现有模式的一种突破呢?笔者认为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包装产业的牵涉面很广,与人们的消费生活息息相关。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生产者逐步变成消费者,这样包装产业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更为巨大。所以,包装产业在2014年的增长率不会低于12%,纸包装的使用范围和应用类型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行业面临的巨大机遇。不过,我们同时也看到,上游造纸业正在试图打通造纸及纸包装生产的制造通路,并希望直接与终端用户取得联系。而终端用户也在试图改变经营方式,有的品牌正在自办纸箱企业。纸箱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模式如果不进行改变,我们还能适应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吗?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科技快速更新的形势下,围绕着转型发展,纸箱企业要尽快拿出新思路、新办法。整个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与困惑,就是观念和理念的问题。很多聪明人之所以没有思路,一味在行业的固有轨道上找出路,关键是跳不出这个固有的思维圈子。
让我们不妨来看看“圈外人”是如何运作纸箱项目的。
2013年,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阳光”)推出了“阳光概念包装预印项目”,该项目提供以创意设计为引领,以预印项目为依托,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手段,以技术革命为保障,为最终客户提供从创意、设计到包装、物流的一站式印刷包装解决方案,即阳光新概念包装解决方案。
这是造纸企业在打通产业链条方面的一种新尝试。在欧美国家和地区,40%的瓦楞纸箱由造纸企业生产。在中国,上游的造纸企业一味追逐规模,越做越大;下游纸箱企业却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行业特点,目前国内共有4万多家纸箱企业。“大象”与“蚂蚁”在体量上的巨大差异,使得造纸与纸箱两类企业互不介入,形成割裂局面。环节多、参与者众,不仅使得包装的生产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给下游企业带来了管控上的困难。世纪阳光新概念包装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创新转型,也为传统纸箱业的健康发展做了积极探索。
世纪阳光的尝试,我们将继续跟踪观察。我认为,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全行业都需要审慎思考,大胆设想。只有改变固有的理念,我们才能拥有颠覆性的突破,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