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消费是指高等教育消费者通过对支付货币所购买到的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进行使用和消耗,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以实现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与行为。[1]本文所议高等教育消费者仅指统招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不包括函授、自学考试或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消费高等教育资源的群体。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方面。《中国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00年的73.2%上升至2012年的87.0%。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从2002年的320.5万人上升至2012年的688.8万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公司企业均提出“消费者至上”口号,把消费者的满意作为日常运营的最终目标。同理,在高等教育收费体制已逐步推进的今天,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项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或排他性,怎样保证每一位高等教育消费者都能享受到成本相对应的收益,即当前高等教育消费者幸福状况如何,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考虑到高等教育消费者的特殊性,对幸福采用如下定义: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经济关系中,设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需要、欲望,通过实践活动达到预定的效果,获得身心的体验和满足,这就是幸福。[2]
然而,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学者的研究领域更多涉及学生幸福观、幸福是教育的目的等表层描述,或停留在对理论的阐述上,缺乏足够的实证分析,具体到高等教育如何影响学生幸福的研究更是鲜有涉及。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为理论基础,以广西大学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当代高等教育消费者幸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萨缪尔森幸福方程式的理论框架
上世纪50年代,萨缪尔森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幸福的计算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根据此公式可知,消费者实现最大幸福的有效途径包括: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效用不变而降低欲望、或者效用的增幅大于欲望的增幅。无论哪种途径,消费者实现幸福最大化的行为涉及效用与欲望两个核心概念。
1效用
效用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或劳务过程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3]对同一种物品的效用评价会因时间、地点和人物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关于效用的计算,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方法。前者强调效用的大小可用基数直接衡量并加总求和,而且具体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也是有意义的;然而,后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计算,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的形式,即用序数表示。尽管序数效用论能在更为宽松的假设条件下解释消费者的市场行为,但许多经济问题的解决都不能离开基数效用论,因此基数效用论近些年来出现了回归主流经济学的趋势。[4]为便于统计和比较,本文也将采用基数效用论的观点。
2欲望
经济学是假设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的一门科学,所有消费者都被假设为理性的,都以追求最少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即以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没任何计算意义,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效用总是有限的,这个方程式的最终结果总会趋向于零。对此,有必要说明,我们要研究的欲望(即需求)是一种以现实购买力作支撑的有效需求。[5]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消费者是指具有一定现实购买力,并对高等教育资源具有现实或潜在需求的理性消费者。
三高等教育消费者幸福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对象及问卷制定
(1)调查对象
以广西大学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在校园各大教学楼、图书馆各楼层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2份后,共回收有效问卷95份,问卷回收率95%。问卷参与测试95人,其中男生50人,占测试人数的52.6%,女生45人,占测试人数的47.4%。另外,参与测试学生中,城镇户口占45.3%,农村户口占54.7%。本次调查以本科生为主,一、三年级学生分别占24.2%,二年级学生占28.4%,四年级占16.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生占6.4%。
(2)问卷制定及内容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消费者幸福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高等教育阶段的特点,尽可能使调查数据全面,本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以下五项学生比较关注、对其影响较大的内容展开:①了解学生个人基本信息,以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总体状况;②从学生自身的学习努力程度、对成绩的满意度进行考察,了解学业因素对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影响程度;③从学生对未来的明确目标、对毕业后就业前景的压力大小方面进行调查,以考察就业因素对幸福状况的影响;④考察人际关系因素对幸福状况的影响;⑤考察恋爱因素对幸福状况的影响;⑥考察校园环境设施对幸福状况的影响。此外,为弥补封闭式问卷的不足,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开放式题目:“为了改善在校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您认为学校目前最急需改进的地方是什么?”
2欲望:现实购买力下的有效需求
在中国,消费者对教育的追求不只在于获得精神享受,更在于“学而优则仕”,实现社会地位的升迁。所以,在这种理性意识的支配下,即便是在追求教育消费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费用,教育消费者对教育仍有强烈的需求。[6]从调查问卷数据看,在“您认为幸福和教育程度有关系吗”这一问题中,26.3%的学生选择“非常相关”,42.1%的学生选择“比较相关”,仅有8.4%的学生选择“不太相关”,没人选择“非常不相关”。同时, 30.1%的学生在“您是否确定了考研的具体目标”中选择“非常确定”,29.5%的学生选择了“有初步想法”。可知,大部分学生都认同幸福与教育程度相关,表明了消费者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强大需求。endprint
但是,人们的现实购买力是有限的,存在资金、时间等机会成本问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是有限的,仍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的局面。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欲望可分为五个层次,包括基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按照欲望或需求的客观发展过程从低到高排列的,其层级具有递进性,一般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之后,才可能向高级发展。同理,对于高等教育消费者而言,其消费的欲望必须以家庭经济收入及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为基础。对此,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各种考研热、考证热现象加以正确的引导,即从开学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和考研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不随波逐流,明确自己的需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3效用:实现幸福最大化的有效路径
(1)学业因素
从问卷看,“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到满意”的学生有50.5%,但是仅有29.5%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成绩”感到满意,38.9%的学生选择“一般”,28.4%的学生感到“不太满意”,还有3.2%学生感到“非常不满意”,可看出目前大学生学业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了高校相关教学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外,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的精力投入不足才是主要原因,包括经常逃课、作业抄袭和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等。
高校必须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消费者是出于某种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高等教育消费者更是如此。然而,上课做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扔笔记,这是我国高校当前存在的一个真实写照。要改变这种情况,高校管理者必须加强学风建设,通过加大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核和管理制度,降低期末成绩的比重,方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和参加相关科研活动。
(2)就业因素
从调查数据来看,53.7%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35.8%的学生选择“一般”,10.5%的学生选择“不太明确”。大学生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当前很多大学生不仅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明确规划,9.4%的学生表示当前自己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感到压力“非常大”,41.1%的学生选择“比较大”,仅有17.9%的学生选择“不太大”。由此可知,就业难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幸福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必须改进并完善就业指导机制。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数居世界首位,而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高层次劳动力供给数大于社会需求数。高校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另一方面,学校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加强对专业实践的培养,同时开展各项就业专题会议,深化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实现校园与社会的有效连接。
(3)人际关系因素
人际关系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堂课,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学业甚至其一生的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调查中发现,有5.3%的学生在“评价一下自己目前的人际关系状况”选项中选择了“非常好”,57.9%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好”,34.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有2.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差”。同时,有52.2%的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如各种社团、活动比赛)”感到“比较满意”,仍有15%的学生选择“不太满意”。部分学生反映,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分注重实效,实用和功利色彩较浓,并且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多是以小群体的形式,交往范围不大。
在很多高校,把课堂教学和学生卷面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很多时候,学校容易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化。为改变这种状况,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应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多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有助于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4)个人情感因素
在本次调查的95名大学生中,有70名同学在“目前是否处于恋爱关系”中选择了“否”,占总调查数的73.7%。在另一方面,关于“您认为恋爱与在校大学生幸福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何”的调查中,7.4%的同学认为“非常相关”,37.9%的同学选择“比较相关”,仅有2.1%的同学选择“非常不相关”,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大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很重视情感在幸福状况中的重量。
在国家高教主管部门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中“不提倡,不反对”政策的大背景下,校园随处可见牵手的恋人。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高校既不应提倡也不是反对,而是做好教育与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学业与恋爱的关系,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中,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5)校园基础设施方面
据相关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缺乏认同感,这可能会使一部分同学丧失学习动力、或者不按培养计划要求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等。[7]因此,本调查问卷特意进行了校园环境设施满意度的选项。在“您觉得校园里相应的生活设施(如宿舍、餐厅、运动场设施等)是否令人满意”问题中,10.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40.3%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34.7%的学生选择“一般”,有14.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
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校园运动器材方面,学校应增设各种类型的运动设备,多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于提高当前学生体质亦有很大帮助。此外,高校还应在改善餐厅的卫生情况、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及加强宿舍财物安全等方面作努力。
(6)开放式问题的反馈情况
在问卷的最后一道开放式问题中,改善课堂教学方式高居学生反馈内容的榜首,占到总数的45%,这也正好呼应了当前广西大学正在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进程。改变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多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改变考前背笔记的现状,这是很多学生的基本共识。另外,图书馆开放时间延长、改善教学硬件和增加学校的学术氛围,分别排在反馈建议的前几位,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思考与参考。
总之,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方面,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消费者群体的幸福状况,发挥成本-效益最大化,仍是每一位参与或关心高等教育事业者的一大课题。萨缪尔森幸福方程式从“效用和欲望”两大方面切入,在高等教育消费者现实购买力一定的前提下,为高校如何应对效用中各大影响因素的挑战,实现效用最大化,进而实现幸福最大化提供政策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科,任浩.切实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消费者权益[J].学术论坛,2007(1):188-191.
[2]孙金珏.幸福新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孙宇晖,刘静暖.西方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赫海波.序数效用论的缺陷与不足[J].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11(4):141-144,169.
[5]宁淑惠,张卫东.试论“消费者幸福”营销观念[J].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1):65-70.
[6]杨聚鹏,邓正容.教育消费者选择制度对高等教育供给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 83-88.
[7]刘杰,庞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1-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