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瘘管剔除结扎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8-27 00:30彭志红马丹何红艳贺平杨向东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4期
关键词:挂线内口肛瘘

彭志红 马丹 何红艳 贺平 杨向东

(1 解放军第452医院 四川成都 610021;2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5)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其根治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1]。但手术治疗存在提高根治率与保护肛门功能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也是国内外肛肠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为保护肛门功能,挂线疗法[2]在临床治疗高位肛瘘中应用较为普遍,但该术式病人术后较痛苦,愈合缓慢,且对括约肌的破坏仍存在,甚至部分病人可发生肛门失禁[3]。笔者在近10年的肛肠外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式瘘管剔除结扎术”,并应用于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治疗,同时做了相应的临床观察。并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进行了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备案。观察有效病例18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笔者两家医院诊治的患者。将患者按应用spss13.0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年龄(40.5±9.1)岁,男79例,女11例;对照组年龄(39.9±9.5)岁,男82例,女8例。

入选标准:(1)年龄:25~50岁;(2)性别不限;(3)符合单纯性高位肛瘘的诊断,且瘘管走行清晰局限者;(4)同意参加该实验的患者,术前签写知情同意书;(5)术中采用骶管麻醉(或加静脉全麻)者。排除标准:(1)硬块式管道,(2)反复手术复发的肛瘘患者;(3)炎性肠病引起的肛瘘;(4)消化道肿瘤;(5)累及消化道系统性疾病,如神经肌肉病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严重瘢痕体质患者,严重抵抗力低下患者;(6)存在便秘症状者;(7)最近30 d内有急性胃肠疾病或外科手术;(8)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呼吸系统和造血系统等疾病或恶性肿瘤;(9)妊娠、哺乳期、处于特殊生理周期的妇女。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在静脉麻醉与骶管麻醉下,取截石位,消毒铺巾,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病侧)。采用视、触、牵拉,染色及探针等法,确定内口和瘘管走行后,包绕外口作一梭形切口,钳夹外口组织,顺管道外壁剔除剥离管道至内口附近,弯钳于内口中探入,钳夹管道自内口拖出,钳夹内口周围黏膜并结扎,剪除被结扎的管道及部分内口黏膜。于瘘管剔除所形成的隧道表面间断缝合数针以关闭隧道。术毕肛管内填充黄连纱条和止血纱,外用纱布包扎。术后给予5 d抗感染、止血、支持治疗,便后常规坐浴换药。

1.2.2 对照组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在静脉麻醉与骶管麻醉下,取截石位,消毒铺巾,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病侧)。采用视、触、牵拉、染色及探针等法,确定内口和瘘管走行后,从外口开始沿瘘管走行切开瘘管至括约肌外侧,以探针寻找内口或可疑内口,给予挂线进行慢性勒割,彻底搔刮管腔,清除管壁着色的腐朽组织。双氧水、生理盐水先后冲洗切口,用丝线全层间断缝合,或“8”字形缝合,或“U”型缝合,不留死腔。外用塔形纱布压迫,丁字带固定。术后给予5天抗感染、止血、支持治疗,便后常规坐浴换药。

1.3 观察指标 两组病例在术前、术后同等围手术期处理的条件下,观察其疗效、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

1.3.1 近期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切口愈合;好转:症状体征改善,切口愈合;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切口未愈合。

1.3.2 复发率 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

1.3.3 术后并发症观察指标 ①术后感染: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内感染的发生率;②术后疼痛:对比两组术后肛门疼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③术后肛门功能测定:观察肛门是否有漏气、漏液、漏粪等现象。

1.5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情况和疗效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情况和疗效的比较

2 讨 论

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的治疗,根治性与保护肛门功能一直是一对矛盾。传统的肛瘘手术主要有:肛瘘剔除术、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等。肛瘘剔除术是从肛瘘的外口开始,沿瘘管走行剔除至内口,内口不缝合,其优点是根治性较高,但肛门缺口较大,术后一段时间内或长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是在切开管道或剔除管道的基础上,内口部分选择了括约肌挂线处理。以线代刀,利用挂线的慢性勒割作用,慢行切开内口,以求保护肛门功能。该术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但是本质上仍然选择的是切开引流,而且挂线引起的术后疼痛让一些临床医生望而怯步。不同学者在这些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丁克等将传统的肛瘘剔除术结合了内口的缝合,在切开内口,清楚感染或纤维化组织后,缝合内口部分。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肛门功能,但缝合内口操作难度较大,且括约肌断端回缩后修复有限度。

通讯作者所创之术式——隧道式瘘管剔除结扎术,关键步骤是在完整地剔除瘘管的同时,翻面反向牵引瘘管,并在内口处采取了结扎处理。通过本研究发现,该术式与肛瘘切缝挂线引流术相比,疗效相当,但在术后疼痛、肛门功能保护及缩短恢复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术式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有以下四要素:①完整地剔除瘘管。与其他剔除术一致,该术式选择了完整剔除管道,彻底清楚受感染的组织。②翻面反向牵引瘘管至肛内。翻面反向牵引,使得隧道始终不会受到管道内腔组织的污染,行内口结扎时,亦不会导致管道内腔受感染的组织遗留在隧道内。③内口结扎。内口结扎时结扎了部分内口周边组织,避免了一次性切开括约肌导致的括约肌断端回缩,最大限度的保护括约肌,保护肛门功能,同时内口结扎彻底清除了感染灶、关闭了感染通道,杜绝术后感染,保障一期愈合。④间断缝合。隧道体表投影处的间断缝合,旨在压迫隧道周壁、关闭隧道,避免遗留死腔而导致术后感染。而且此术式抛弃了挂线处理,避免了挂线引起的术后肛门的痉挛性疼痛;间断缝合,减轻了术后换药给病人带去的痛苦和给医生带来的麻烦,同时缩短恢复期。因此该术式适用于单纯性高位肛瘘,值得推广。

[1] Dhoore A,Penninckx F.The pathology of complex fistuainano[J].Acta Chir Belg,2000,(100):111-141.

[2] 杨柏林,丁义江.肛瘘挂线治疗[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1):78-80.

[3] Williams JG,MacLeod CA,Rothenberger DA,et al.Seton treatment of high anal fistulae[J].Br J Surg,1991,78:1159-1161.

猜你喜欢
挂线内口肛瘘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肛瘘挂线术后中药熏洗护理的疗效观察
挂线疗法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