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海
(1.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20024;2.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应用煤层气发电,已成为当前的一大技术趋势,在煤矿中煤层气也被称为煤矿瓦斯, 由于煤层气中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而甲烷在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火会爆炸,不仅会导致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也会影响煤矿经营安全。以下就来分析煤层气发电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措施。
煤层气是煤矿生产中的三大灾害之一,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一种清洁的能源,通过对煤层气回收利用,可缓解社会能源紧缺现象,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煤层气是吸附在煤层、煤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常温下的热值为34—37MJ/Nm3(折纯),燃烧时产生微量烟尘与氮氧化物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酸雨危害,是一次气体燃料。同样,在我国可开采的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分布广泛,煤层气发电,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优化环境,降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在实际应用中,若是煤矿的煤层气不加以利用,而是将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加剧周围的温室效应,还会污染环境;应用煤层气发电,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煤矿瓦斯事故,还可以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为社会生产增加洁净能源的供应,有助于减少对周围温室气体排放,能够有效达到保护生命安全、资源完整、环境安全的三重目标。利用煤层气发电,可以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煤层气发电技术的成熟,不仅可以扩展煤层气发电行业的前景,也可以避免煤层气直接排入大气造成温效应。
在实际的煤层气发电技术中,由于煤层气不像煤炭可以进行大量储存,导致煤层气发电企业资源供应不稳定性;还有就是煤层气抽采过程中,煤层气的流量与浓度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供给燃气发电机组产生煤层气压力波动,形成燃机连锁跳机现象。再有就是煤层气的回收具有危险性,煤层气是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会使人窒息,遇火即爆炸,特别是在煤层气抽采过程中,若是混入空气,就及其容易达到爆炸极限,给煤层气的安全运输带来一定困难。
针对以上煤层气发电技术的优缺点,以下就将根据山西某煤层气发电项目进行研究,以探讨改善煤层气发电技术的措施,以求攻克煤层气发电技术中的缺点,提升煤层气发电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
山西煤层气电厂中,装机容量为8×4MW,燃气内燃发电机组配4×4.38t/h,具备35MW的发电能力;通过水环式真空泵抽采煤层气,并将其输入1.5万立方米储气柜内,然后通过煤层气管道,使煤层气进入预处理系统,之后就可以进行发电。
本工程中,主要选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德国道依茨燃气发电机组,应用稀薄燃烧技术以及精确的空气/燃气比控制技术等,确保NOx排放值小于500 mg/Nm3,控制NOx的生成。实际中煤层气电厂可消耗5400万M3(折纯)的煤层气,从而有效避免直接排空煤层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煤层气是一种有害气体,为避免电厂因煤矿资源枯竭而结束,综合考虑所选煤矿开采年限问题,因此应该选择合理的燃气发电机组,分析所选煤矿的煤层气品质,以便可以延长电厂运营时间。采取TCG2032V16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应用余热锅炉汽水系统,将冷凝水先送至锅炉,并在余热锅炉尾部进行烟气换热,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热效率,还可以提高进气压力,可以对余热进行利用,也可以提高机组效率。
煤层气电厂中,应用煤层气发电技术,在煤层气抽放站和燃机之间,建设煤层气储气柜,有效缓解煤层气浓度、流量变化,避免机组跳机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在管路上增加稳压设备,以便有效解决压力波动问题;同时,做好预处理系统的过滤工作,避免爆缸、无法运行等严重的问题。
当煤层气从矿井抽上后,将煤层气输送到煤层气储气柜内,当煤层气在管道输送中,应该设计具有可靠密封性的煤层气管道,并对管道所有焊缝进行X射线检查,以此类严防煤层气泄漏。同时,在煤层气进入燃机前做好预处理,对煤层气进行干燥、脱水、除尘、加压输送的工作,利用初级过滤器、冷干除湿设备、罗茨鼓风机以及精密过滤器等设备,对煤层气做预处理。并在煤层气管道经过的室内均匀布置CH4检测仪与报警装置,并能够通风装置,在预处理进口管道上加盲板阀与速关阀,确保煤层气发电技术的顺利实施。
应用煤层气发电技术后,煤层气发电的电价为每千瓦时0.509元,每年煤层气发电收入约达到1.248亿元人民币,且每年还减少87.1万吨的CO2排放量,煤层气发电技术的实现,有效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赢。
综上所述,将煤层气回收利用,实施煤层气发电,不仅是达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同时做好煤层气的发电利用,也能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实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的功能,提升煤层气发电的经济、社会效益。
[1]郭娟彦,蒋东翔,赵钢.煤层气发电技术现状及我国煤层气发电存在的问题[J].中国煤层气,2012,07(18):41-42.
[2]王岩.淮南矿区瓦斯抽采利用现状与前景[J].中国煤层气,2011,14(12):76-77.
[3]樊金璐,吴立新,王春晶,高明龙.中国煤层气发电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J];洁净煤技术,2010,21(1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