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干部的最高境界是让大家服你

2014-08-26 09:48陈果
中外书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溪头邵逸夫大房子

陈果

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晴

一亿元港币,这是震后第三日,“中国首善”邵逸夫为芦山地震灾区捐出的款额。

三天前,叱咤娱乐圈半个多世纪的邵逸夫驾鹤西游。“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同他充满传奇的一生那样,邵逸夫生前留下的这一句话,这些天来被人们一次次提起,并作为对他最好但绝不会是最后的缅怀与致敬。

收音机里再次传来这句令人感佩不已的话时,今天日记的题目倏然在眼前浮现。其时我在从芦山县思延返城的路上,而在思延,从李小刚那里,我听到的一句话,与“邵氏语录”不仅句式相近,而且气息相通。

李小刚说来是个“官”。要问“官位”多大,这么说吧,如果县官是一粒芝麻的话,他大概就是一粒尘埃。

官小口气大。第一次竞选草坪村大房子组组长,李小刚放出“大话”:“当干部的最高境界是让大家服你。要干就要让大家跷大拇指,绝不会让人戳脊梁骨。”

也怪,发出去503张选票,一句话“拉”来420多张。

大拇指还真为小伙子竖了起来。而竖拇指的,远不止大房子组的一千来号人。

故事从2013年4月20日讲起。

这天,李小刚要往成都一家超市发送2万只鸡蛋。李氏养殖场出产的绿壳鸡蛋一直供不应求,超市老板担心他违约,头天晚上,李小刚的手机再次响起。

“放心吧,按时到货,除非天塌下来。”通过电话,小伙子给对方吃了“定心汤圆”。

谁知道天真的就塌了下来。

两万只鸡蛋发出去了,交货地点改在乡政府。“送给解放军和老乡们吃”,冲乡领导匆匆说过这一句话,李小刚一路小跑往大房子赶。至于这么做是不是违了约或者会有什么后果,他没有工夫去想。

养鸡场建在思延和清仁交界的苗溪。看着沿途的惨状,李小刚一路上自责不已:受灾了,最先出现的应该是组长。

不幸中的万幸,大房子组伤员虽多,没有人因灾死亡。

他在全组巡查一遍,回到家中已是午后。院子里一片狼藉,李小刚视而不见:“快把灶支起来,架锅煮饭!”

余震不断袭来,村民们有家难回。吃饭,成了当务之急。

父亲李西林、母亲余国兰、爱人周永霞冒着余震,抢出家里的大米腊肉,为村民们煮起大锅饭。

闻到饭香,组里的老人孩子不再心慌。一家人忙不过来,左邻右舍的媳妇大娘都来帮忙。

李氏养鸡场每天产蛋1800至1900只。一只不少全部进了大房子组父老乡亲的肚子。

李小刚平日里还做着租售木料的生意。不等大家开口,他先表了态:有需要尽管拿,只是要节约,别让一户人搭不起帐篷。

第二天晚上,天空下起雨来。看着一些人家雨水打湿了被子,李小刚恨不得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当雨布。

大锅饭一煮就是五天。这些天里,养鸡场的蛋,全部下到了李家支起的大锅里。而料场堆放的一千多根杉木,也被村民如数搬走。

震后第五天,李家粮仓见了底。也是那个时候,援救加自救,村民们解除了衣食之忧。

李小刚这才陪着周永霞去了一趟甘溪头,那里是周的娘家。

从县城到甘溪头,满城满路都是解放军和志愿者。体育馆前,一个志愿者费力地啃着干馒头;而在甘溪头,几名战士的午餐竟是生水泡面。亲眼所见深深刺激了李小刚,他责问自己:你怎么这么自私,只管众乡亲,不管解放军?!

夫妇俩当即商定,在县城和甘溪头架起锅灶,烧开水,煮鸡蛋。

县医院外的红绿灯前,是周永霞的“摊位”;而甘溪头的“炊事班长”是周永霞刚刚发展的“下线”:母亲高世芬。

李小刚则回了大房子组。一处废墟前,他开起社员会:解放军和志愿者千里迢迢来帮我们,现在人家没菜吃,我们不能装聋作哑。

一棵棵一车车的菜于是被送到了解放军和志愿者的营地。

好几次,人家要么拒收,要么非得付钱,李小刚脱口而出的总是那句话:只许你们有情,就不准我们有义?!

有人要他留下姓名和电话,李小刚说:我的名字叫“芦山人”。

接连10天,除了安顿受灾群众,李小刚天天拉着蔬菜往县城赶。

家里房子塌得不成样子,能喂300多头猪的圈舍有一面墙几乎全部倒掉,李小刚把这个“烂摊子”全部交给了老父老母,他心中装的全是“大事”——他管大房子组的事叫“大事”。

村委会主任王文斌算过一笔账,震后救灾,鸡蛋和木料,李小刚分文不收,直接贡献不下十三四万元。按他现在每年1800元的“工资”计算,这个组长,他要“白干”75年。

不能算的账是,地震后,李小刚终日为“大事”忙碌,李家存栏的猪从最多时的300多头缩减到眼下的40头,而他一直盘算的扩大养鸡场规模的事,不得不由此搁浅。

这些在李小刚看来不足为外人道的“小事”,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

李小刚开养鸡场,至今不过4年。

本来是公司+农户的模式,按照合约,每个鸡蛋回收价不低于2元。由于当时市场并没有打开,李小刚找到公司卖蛋时,人家硬是从鸡蛋里挑出了骨头,他送去的1820只蛋,“合格”的只有20多只。

李家差不多要砸锅卖铁了,就连县城仅有的一套房子,也用作了抵押贷款。

前前后后,李小刚往养鸡场投入了90多万元。2012年,养鸡场第一次扭亏为盈。

一家人的愿景是用三至五年时间回收成本,还清贷款。想来不是太大的问题。前提是,没有遇到这场地震。

如今前提不在了,李小刚操心的事也变了。还账的事,没时间想也懒得去想。重建却拖不得慢不得,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听得出来,对于大房子组的重建进度,李小刚颇为自得:过境的351国道和铜头引水工程进展顺利,组里209户的维修加固全部完成,75户重建中,只有2户尚未动工,其中一户进侨爱新村2期工程,已经报了名交了钱,另一户在越南打工,春节一回家,马上就能开工。

组里的大账算得一清二楚,家里的小账却是一塌糊涂,李小刚离当年所说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越来越近,还是越走越远?

从李小刚脸上,我已经找到答案。endprint

猜你喜欢
溪头邵逸夫大房子
盖房子
石延顺
河马的大房子
十年磨一村
52平米的“大房子”
小房子变大房子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春在溪头荠菜花——序《民间日用雕版印刷品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