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莎
【摘 要】随着现今新课程改革速率的逐步加快,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作为化学老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实验教学期间,利用对比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措施,增强学生们的思维才能,提高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对比实验 培养 中学生 化学 素养
对于化学课程教学来讲,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课程内容。因为在化学知识点中,存在很多抽象、复杂的内容,利用实验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记忆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作为化学老师,应善于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以下简要针对化学对比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利用化学对比实验,增强学生的思维才能
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期间,高效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课程讲解,能够让学生历经“设定问题—进行推断—实验操作—获取结论”的过程,帮助学生更扎实的记忆相关化学内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到实验学习中以后,能够自行探索化学相关知识点。对于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深入挖掘学生们的探究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先为学生讲明理论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帮助学生深入记忆,提高学生们的化学水平。
二、利用化学对比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以往进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期间,多采用的模式为:教师在讲台前为学生进行演示操作,配合讲解,帮助学生记忆相关化学知识点。学生在下面仅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无法真正进行操作。此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符,对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及单独思维都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应巧妙、合理地设定化学对比实验,对学生们的思考能力、直观感觉、记忆能力等进行培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电解”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三种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将两根碳棒通过导线进行连接,然后插入氧化铜溶液内;然而让学生操作第二个实验,即将两根碳棒插入氯化铜溶液内,最后操作第三个实验,分别把两根碳棒同电源正负极相连接,之后插入氯化铜溶液内。经过学生们的操作与观察,就能够发现,仅在第三个实验操作时产生的氯气与铜。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看看三个对比实验中碳棒的变化情况。最终将电源关掉,让学生观察碳棒样机的情况,从而总结出相关知识点:当电源关闭以后,气泡马上消失,再将电源打开,气泡继续生成。从而证明电解反应需要在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化学电解的相应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探究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夯实基础。
三、利用化学对比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期间,重点应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期间不但深入记忆相应内容,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行准备好水杯,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金属钠颗粒与水槽。然后教师先为学生讲明实验的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宜,然后为学生进行示范:将一小块金属钠颗粒用镊子夹住放在水中,让学生观察其反应现象,然后收集金属钠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将其靠近火焰,观察反应。当为学生演示完以后,教师可以为每一小组学生发放一小块金属钠,让学生自行进行操作。通过小组互相讨论,动手操作,总结结果等,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记忆相关知识点。
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独立及科学精神
利用对比实验教学的方法,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学生们动手操作期间,教师应为学生们留存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另外,化学实验与科学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生们将化学实验进行对比,可以以科学的角度了解化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总而言之,伴随着现今教学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及方法需要相应调整,作为化学老师,应善于利用对比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课程教育。对比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因此,对比实验教学培养中学生化学素养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李情义,何彩霞. 对比实验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03).
[2]冯小明. 浅议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