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共识之我见

2014-08-26 04:31杨宇红
师道·教研 2014年7期
关键词:共识观念意见

杨宇红

越是多元的世界,越需要人们的共识。

所谓共识,简单而言是指共同认识,一致的看法。课堂共识则是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活动的参与者为完成特定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促进教学相长所需并努力谋求的一致看法和共同观点。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课堂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由教师、学生、教育中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构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参与和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很多,相互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在同一班级的课堂上,就存在着班主任与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课堂共识的达成,需要他们的协同努力,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实现的是师生间的共识。

课堂共识有别于教育共识和教学共识,后两者一般是从教育者(含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之间谋求认识的一致性上讲的,前者还需要关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的认识差异。

进入课堂就要认真上课和专心听课,本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如今却已不再是一件简单并容易做到的事。因为作为课堂活动参与者的教师和学生,对教和学的理解事实上有很大差异,课堂主体的观念与认识日益多样化,并紧随社会变化的节奏显示出多变性。我们必须承认,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认识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并对教学实践和学习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正是基于对课堂教与学的不同理解和行动,教育百花园才展现出从未有过的争奇斗艳和丰富多彩,并推动着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达成课堂共识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影响课堂共识的形成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作为核心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某些问题和看法上必然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分歧。比如,教师不可能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问题上向学生让步;家长的态度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取得课堂共识困难重重,但不等于不可能。只要方法得当,工具合适,加上必要的策略,还是能达成共识的。

首先,在平等对话中寻求共识。课堂共识无法像一般社会共识那样通过博弈、协商和让步寻找最大公约数,取得最广泛的共识,因为课堂主体在教育和教学场域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占有的资本不同,教师是先知者,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也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者和设计者,不太可能在与学生的“讨价还价”中作出太多的妥协。以不对等的方式取得的课堂共识,必然包含了一定的强制成分,也可能是虚假共识或伪共识。因此,课堂共识的形成并自觉接纳,需要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和想法,这是形成真正共识的前提,谨防教师将自己的看法升级为“共识”。

其次,课堂共识的形成要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课堂主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能力、知识以及所处的教学关系等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主体力量,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并据此来理解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地位和价值,形成自己的教学或学习观念。这种相当个人化的观念无论是言表的,还是缄默的知识和信念,未必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共享。所以,人们要达致畅通的理解,就需要有宽容之心,学会换位思考,对他人的话语、思想、世界观,甚至思维方式都能体认、了解和明白,给予谅解或同情。当然,由于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即便可以理解对方的观点与立场,也不一定会接受它们,理解不保证接受。

再次,达成课堂共识是意见综合的过程。共识的形式有自发的、突发的和运作的三种形式。运作的共识允许自由表达意见,经过良好的信息沟通,将意见传达到每一个体,最后取得共识。课堂共识理应通过运作来实现,努力寻求意见的一致,实现意见的综合或意见的收敛。为了取得共识,首先应该互相通气,其次要有合作的愿望和合作的行动。综合各方意见时,只有充分反映或得到客观教学事实确证的观念才有资格成为课堂共识。而这样的观念很可能已经不是某一种观念,而是多种观念相互吸收和融合的产物了。由此看来,课堂共识的达成过程,实际上是基于客观教学事实的各方观念的整合和重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过程。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识观念意见
维生素的新观念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