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伟明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 广州 510303)
醒狮“洪门青阵”阵列的三合会文化视角分析
祝伟明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 广州 510303)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访谈法、录像法、映射推求法对三合会会坛布置与广东醒狮“洪门青阵”阵列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具有极其相似的道具以及演示程序,广东醒狮洪门青阵各道具的“反清”意义以及演练方法的由睡到醒、洪门青阵的历史文化理论支撑——醒狮反清性质、洪门醒狮比赛会场、竞赛得分的评定原则、仲裁委员及裁判的构成等,从而明晰几百年来广东醒狮采青套路的模糊含义,为今后广东醒狮青阵研究以及岭南醒狮文化研究作铺垫。
广东醒狮;洪门青阵;三合会
洪门青阵是醒狮祭演的标志性青阵,每队醒狮必须熟练掌握该青阵的采青程序,并深刻理解青阵阵列各部分之含义。醒狮若在采青时顺序稍有不对,则被视为对设青者的大不敬,狮队便会遭主人家或设青者的责骂、唾弃。通过对珠三角及港澳地区醒狮活动的调查分析,过去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绝大多数的狮队都只保留了洪门青阵的简化形式,其中包括:盆青、凳青、盆凳青三种延续至今。简化形式的醒狮套路情节简单,演练时间较短,欣赏性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场地器材相对充足,有必要依据醒狮的三合会隶属性实质,恢复“洪门青阵”阵列的原貌,丰富醒狮演练的情节,感受醒狮活动深刻的文化含义。
在珠三角地区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广东醒狮活动隶属于三合会二房即广东洪门,表明醒狮表演在洪门二房入会或晋升仪式中的意义以及醒狮活动地点、青阵套路、人物狮型、旗帜的三合会隶属性。除此之外,作为显示狮队身份的开桩拜礼与《少林宗法》古本上的开桩拳礼完全一致。首先,四会市联庆堂狮队完整保留与《少林宗法》古本上刻画一致的第一至六式开桩拳礼。《少林宗法》被唐豪先生定义为具有反清性质的拳谱,拳谱内所指少林,是为南少林或洪门,映射天地会。[1]再有,香港陈广源洪拳国术会完整保留三合会广东二房身份的“虎爪”型的开桩拳礼。[2]
2.1 木杨城是广东洪门醒狮祭祀会场
关于木杨城名字的来源,张修荣有以下描述:木杨城是万姓集团在顺治十年(1653)由集团大哥万礼建在漳南铜山(今漳州东山)的一个军营,军营坐落两个分别姓林(康美)和姓杨(美山)的村内,为求两不得失,取名木杨。木杨城东门的背景为林氏宗祠。[3]由此说明宗祠门前空地是三合会入会仪式的会场“木杨城”,三合会“旺面”亦在宗祠门前空地举行,由此推及现代醒狮演练过程规定在各姓宗祠门前进行也源于此。由于林氏宗祠门前空地作为三合会祭祀会场及练武场,所以会出现珠三角各地宗祠门前“狮武合一”的独特景象,是中华民族“祀戎合一”的民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现实形式。
2.2 中华民族 “祀戎合一”的文化遗存:三合会醒狮盛会
广州珠村“拜大哥”、佛山“生菜会”、大沥“祖师诞”的醒狮聚会是三合会“祀戎合一”文化遗风的经典代表。以广州珠村“拜大哥”为例,在每年正月初四,来自珠三角20多条古村的醒狮队举起约60头醒狮齐聚天河珠村举行“拜大哥”仪式。各村醒狮在祠堂前空地表演采青、演武,而后围餐。2011年正月初四的围餐空前盛大,餐桌数量达到250围。
广州珠村“拜大哥”活动与大部分地方性三合会聚会内容具有一致性:先要大排筵席,再有“狮武合一”的表演节目。如2013年3月28日晚,深圳警方在福田采取大规模反黑行动,出动200多名荷枪实弹警员,包围福田德兴城一间酒楼及两间桑拿浴室,拘捕约20台食客,当中大部分是香港人,怀疑为黑帮和胜和成员,据称确定坐馆事宜及进行帮会仪式,现场一度舞狮,演练“洪门二板桥”套路,气氛热闹,被捕有多名和胜和高层人员。
醒狮规定地桩比赛会场平面图是由现代三合会会坛平面图演变而来,虽然醒狮赛场设置与三合会会坛稍有不同,但其结构层次与意义却同出一辙,如图1、图2。醒狮比赛会场象征木杨城,呈长方形,东西向,会场大门向东,南门、西门、北门取消。在三合会大型仪式的醒狮祭祀中,通常也只设东门,至于北门和南门就象征性地在墙壁上用红纸标明,西门也通常只会是会坛的一个简单出口,甚至不设西门。因此,祭祀或比赛场地的东门无论在意义上或者实际上都是一个重要出入口。
图1 现代三合会会坛平面
图2 醒狮洪门青阵比赛会场平面
醒狮赛场阵列陈设五道关卡,谓“过五关”,即醒狮必须施展本领顺利通过洪门、乾坤圈、火坑、浮海定、二板桥五道关卡,才能到斗里采青,采青完成后原路返回,整个采青过程才算结束。过五关的道具的摆设必须自东向西,保证醒狮演练过程亦自东向西,与三合会会坛道具设置方向一致。由于三合会起始时活跃于福建沿岸及台湾,其反清运动在国内也自东向西发展,所以醒狮比赛场地采青套路起始在东门,设青接近西门,寓意三合会反清运动自东向西乃至蔓延全国。[3]
3.1 醒狮睡醒出洞处
由于醒狮代表千千万万洪家兄弟,“醒狮睡醒出洞处”与“新丁登记处”在整个祭祀的起始阶段来说是具有同样意义的,寓意重获新生。因此,此处的醒狮演练过程重点为由睡到醒的过程,表达中华民族是一头沉睡千年的狮子,现在逐渐觉醒。[4]醒狮出洞处的装饰繁简均可,繁则可布置成山洞,简则放置几盘花草即可。
3.2 司令部 ——首领招军旗、令旗及乐器组
司令部顾名思义是发号司令的地方,由于醒狮动作是根据鼓乐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控制醒狮动作的乐器组则安置于此处。同时,此处亦为首领招军旗树立的地方。醒狮的首领招军旗是由原三合会首领旗和招军旗二旗合并而成。醒狮队首领招军旗呈正方形,底色为红色,是醒狮所属三合会堂口首领专用的旗帜,旗帜上部写有三合会堂名称,中央写有该堂首领的姓氏。每当三合会举行入会仪式和升职仪式,其醒狮祭祀演练都要树起首领招军旗。
在首领招军旗的两侧斜插四面不同颜色的大令旗代表三合会其余四房,他们分别是:一房蔡德忠、三房马超兴、四房胡德帝、五房李式开,与二房广东首领招军旗一起形成三合会五房,即洪门五祖。[5]五祖令旗的树立,象征醒狮在五祖的命令及指挥之下进行反清祭祀仪式。
作为具有标志性及宗教性意义的醒狮旗帜——三星旗与七星旗,在醒狮祭祀仪式及醒狮表演中必不可少。从港澳、珠三角调查的情况来看,擎三星旗进行醒狮游行的情况几乎绝迹,只有在每年一度的广州珠村“拜大哥”活动偶尔出现,而七星旗则在每年春节醒狮游行与端午节龙舟竞渡船队中频繁出现。可以说,在现代醒狮活动中,七星旗已经成为三合会醒狮队主要标志性旗帜。
醒狮乐器包括牛皮大鼓、铜锣、铜钹,三种乐器按照粤曲曲牌名如[七星鼓]鼓点击打指挥醒狮做出不同的神态与动作。[6]广东醒狮传统鼓点的经典代表是“三星鼓点”和“七星鼓点”分别指挥醒狮进行“三星舞狮法”及“七星舞狮法”。“三星鼓点”、“三点旗”、“三星舞狮法”与“七星鼓点”、“七点旗”“七星舞狮法”形成岭南传统洪门醒狮技术风格两大派系。
3.3 洪门
醒狮采青套路中的洪门由三合会会场的头门和二门合并而成,门头上方写有“忠义堂”三字,在三字之下有交叉双刀,全程叫“入洪门,过刀山”。有《把洪门诗》描述入洪门的意义:“门前兄弟来同宗,入到洪门尽姓洪。有仁有义刀下过,不忠不义刀下亡。”[7]醒狮入洪门之前必须由大头佛带领对洪门行三拜礼,然后引醒狮匍匐通过该门。
3.4 乾坤圈
乾坤圈的意义有二:其一,纪念僧人逃出少林寺;其二,象征新丁由前世投胎成为洪家弟子。现代醒狮乾坤圈套路步骤与三合会“乾坤圈”一致:舞狮人穿过圈时必须右膝跪下,左脚首先穿过该圈,然后左膝跪地,再把右脚带过来,待狮子全身通过“乾坤圈”后方可站起。
3.5 过火坑
“过火坑”仪式象征洪门始祖在少林寺和沿途山边熊熊烈火中逃脱,是以《西鲁序》中所述“火烧少林寺”典故而起,诗曰:“道袍血染泪痕飘,事因西鲁起根苗。辞官不做修行善,鞑子胡人用火烧。”[7]20在醒狮祭祀中,火坑其实是一堆燃烧的木炭、木柴或点燃冥镪的火盆。醒狮必须先迈出左脚踏过或以跳跃动作“飞越”火坑,以纪念洪门始祖在少林寺和沿途山边熊熊的烈火中逃脱。
3.6 “定海浮”踏脚石
在三合会入会仪式中的“定海浮”踏脚石是由三张分别写着“定”、“海”、“浮”的元宝会纸品字形摆放于地面而构成,入会新丁必须踏在三张元宝会纸纸上通过,模仿当年五祖在“二板桥”下踏着石头过河的情景。与入会仪式不一样,醒狮踏脚石则由三个坚固小木箱品字形摆放而成。不需要把“定”、“海”、“浮”三字分别写在小木箱的上面,皆因如此格局,行内人观之,不表自明。醒狮两前脚先踏上“定”字踏脚石,后两脚再踏上同一块踏脚石。此时,醒狮四脚均踏在同一块踏脚石上,其余两块踏脚石“海”与“浮”均以同样的方法踏上。自上踏脚石以后,醒狮任何一脚都不能从踏脚石上滑落或踩在地上,直至醒狮从第三块踏脚石上轻轻跳落为止。
3.7 二板桥
二板桥的“过桥”仪式是新丁成为三合会正式会员的必要环节,“过桥”寓意“忠心义气”,所以“二板桥”也称之为“义板桥”。根据W.P.摩瑾副督察描述,三合会入会仪式“二板桥”的原本构造非常简单,只需两条线带,一条白色,一条红色。新丁踩着三块踏脚石过河后,触摸一下象征二板桥的两条带子便可。
在他描述的“二板桥”传说中,洪门五祖不是从二板桥之上通过,而是躲在“二板桥”下的三块踏脚石“定”、“海”、“浮”之上,避开清军追捕之后才过河的。[6]
为了增强醒狮表演的隐蔽性和观赏性,三合会首领在醒狮表演过程中把原来的“线带二板桥”改为“木板凳二板桥”,醒狮从“木板凳二板桥”之上通过,重点表达洪门五祖过河的情景。由于现代醒狮表演或醒狮祭祀仪式把“二板桥”环节进行单独演练,成为“二板桥青”套路。醒狮在演练过程必须表现的神态有:睡、醒、动、静、寻、怕、望、探、惊、戏、怒、醉等;动作表现则有:翻、滚、卧、闪、腾、扑、跃、戏、跳等;虚拟情景包括:山、岭、岩、谷、溪、涧、水、桥、洞等.以上众多元素的结合最终完成一个目标——食青,这与三合会的“二板桥”入会仪式意义遥相呼应——寓意洪门五祖经历所有艰难险阻逃出少林最后歃血为盟,反清复明。醒狮“二板桥”板凳的数量可因套路难度的高低由一条或多条板凳叠加构成,不同数量板凳构成的青阵同样具有三合会“二板桥”意义。
3.8 斗
现代醒狮盆青表演中必用木盆以象征三合会的“斗”,即木杨城。如广东省四会市联庆堂醒狮队每晚八点于市中心步行街广场上演“狮佛盆青”,其中重要道具就是一个木盆,象征“斗”。三合会入会仪式所用的“斗”压有四方形红纸,红纸上写有“洪 、氵發、 氵萬 、氵镇”四字,暗示三合会将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但现代醒狮采青活动则有所避讳,不写四字,只保留四方红纸。在2013年8月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四会联庆堂醒狮队仍保留“斗压红纸”的三合会醒狮祭斗规例。
该表演首先由“大头佛”进行祭斗仪式。然后,狮、佛进行故事的主要部分——“采盆青”套路。该套路是在大头佛的逗引下,醒狮作睡、醒、望、寻、探、惊、戏、食、醉等神态动作,最后完成采青套路沿路返回。采此“青”时木盆内盛五个桔子,狮子要把五个桔子吃完才算采青成功。此五个桔子寓意三合会入会仪式中的“五色果”,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有诗云: 五色果子摆木杨,新丁今晚进圩场。有忠有义来食果,不忠不义路中亡。[7]
因为醒狮具有三合会隶属性,以及醒狮演练有规定故事情节及人物崇拜,醒狮裁判员一般由熟悉三合会祭祀程序、三国演义刘关张历史事迹及三者性格特征在醒狮表达细节的三合会职员组成。竞赛得分评定遵循三大原则:第一,醒狮的动作及神态是否具有三合会意义,如共同和合、洪发万镇、忠心义气、出手不离三等意义的表达。第二,狮型与英雄人物性格特征表达的一致性。如刘备狮表达“仁”,关公狮表达“义”,张飞狮则表达“勇”等。第三,醒狮完成的动作难度,如跳跃、旋转、翻腾等。
醒狮比赛仲裁委员是由各帮会推选“叔父”、现任或往届龙头大哥组成。醒狮比赛经常因为社团的“恩怨”发生斗殴事件,所以仲裁委员必须由众帮会推选德高望重之人构成。仲裁委员不单要解决比赛场上争议,还要解决由比赛引起的帮会械斗纷争。[8]裁判员是由各社团堂口的负责人——香主或坐馆组成,裁判员本身也是参赛狮队领队或教练。当某狮队出场比赛时,该队教练员必须离开裁判席进行回避。
自明末清初起,广东醒狮文化随着谋生大军的远渡重洋,在埠传播衍生、嫁接杂交,已成庞杂体系。然而,经历文革“破四旧”之后,完整的“洪门青阵”阵列在国内已甚为少见。时过境迁,随着改革开放春风飘拂而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蓬勃发展,岭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或民间悄然传承,或海外辗转回归。在这种文化交织的环境下,广东醒狮洪门青阵阵列的内容及涵义得到了丰满润泽,并重染岭南民族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
[1] 唐豪.少林拳术秘诀考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5
[2] W.P.Morgan. 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M]. South Africa: Government Printer, 1960:140
[3] 王大为.兄弟结拜与秘密会党——一种传统的形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10
[3] 张修荣.天地会之木立斗世[M].厦门:能达企业出版社,2012:5
[4] 石川祯浩. 晚晴醒狮形象探源[J].中山大学学报,2009,221(5):87-95
[5] 叶勇胜.香港三合会——来历、堂口与掌故[M].香港:艺苑出版社,2011:23-26
[6] 祝伟明.“反清”视野下广东醒狮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36-38
[7] 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M].长沙:岳麓书社,1986:307
[8] 祝伟明.反清视野下广东醒狮文化再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2(3):97-101
AnalysisofHunggaQingArrayofGuangdongXingshifromthePerspectivesofTriad'sCulture
ZHU Wei-m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Guangzhou 510303, China)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work, interview, video comparison and logical mapping,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rollment ritual of Triads and Hungga Qing array of Guangdong Xingshi. It discovers that both affairs are almost the same in procedure. It descripts the significance and performance method of implementing those belong to Hungga Qing array of Guangdong Xingshi, and makes clear the meanings of Hungga Qing array of Guangdong Xingshi in the pa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Guangdong Xingshi, Hungga Qing array, Triads society
2014-08-11
祝伟明(1981-),男,广东肇庆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G80
A
1007-323X(2014)06-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