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110例成人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2014-08-24 06:26黄孝华张贵阳雷雨萌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喉科卡松斯汀

徐 嘉,黄孝华,张贵阳,郑 涛,雷雨萌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 东莞 52332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临床出现打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将AR分为轻度和中-重度[1]。AR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城市或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考虑与居住环境过于清洁和外部生活环境日益污染有关。近年来,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集团,商品名:辅舒良)及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德国爱斯达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爱赛平)被广泛应用于治疗AR。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中-重度AR的2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程3个月以上,临床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及部分患者嗅觉减退,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海口会议制定的AR诊断标准[2]。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A组(对照组)102例,其中男52例,女50例,年龄19~52岁,平均35.8岁;B组(观察组)110例,其中男54,女56,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6.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用药前1周停用其他局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影响鼻腔通气的药物,肝、肾功能不正常者和妊娠、哺乳期妇女不入选。

1.2 方法 A组患者经鼻喷入丙酸氟替卡松,每鼻孔各2喷,2次/d,早晚各1次;B组患者经鼻喷入盐酸氮卓斯汀1~2喷,15~30min后再喷入丙酸氟替卡松每鼻孔各2喷,早晚各1次。

1.3 观察项目与评价标准

1.3.1 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总体症状和鼻部分类症状(如喷嚏、清涕、鼻塞、鼻痒等)分别进行评分,VAS把中-重度AR对患者影响的严重程度在一个标尺上依次采用从0~10的数字表示,0为无影响,10为影响最重,例如1~4分为轻度,5~7分为中度,8~10分为重度。医生分别于1周、2周、3周及1个月进行问卷及专科检查,并根据体征进行评分。

1.3.2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2004年“兰州标准”[3]。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疗效,记分方法:(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得分>25%为有效。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B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周、第2周、第3周有效率明显比A组要高,症状更快得到控制,随着时间的增加,1个月后两组有效率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有效率比较

2.2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2例鼻腔干燥,1例鼻腔出血;观察组中表现为1例口干、口苦,1例鼻腔干燥及1例鼻腔出血,无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起关键作用,此病最重要的特征即为非特异性鼻黏膜高反应性[4]。而AR的主要递质—组胺,在AR反应的多个环节中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在炎症开始阶段鼻黏膜有明显的组织反应,从而造成鼻黏膜水肿,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使得鼻黏膜处于超敏状态,肥大细胞脱落颗粒释放组织胺和其他递质的同时,也激活了一些细胞,导致细胞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GF)等释放,引起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AR病情迁延,并出现迟发反应。盐酸氮卓斯汀为杂萘联苯衍生物,具有抗组胺、抗炎双重作用,它与H1受体非竞争性的结合,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又能通过对迷走神经的抑制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盐酸氮卓斯汀鼻内途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靶细胞,且全身生物利用度低,可减少全身副作用。丙酸氟替卡松为具有局部活性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高,局部抗炎作用强大,已证实在抑制细胞因子、介质产生和释放、减少粘附分子表达、促进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凋亡和导致抗蛋白酶的释放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具有强有力的抗炎作用,适当的剂量经鼻黏膜吸收,对全身系统影响小,又能明显降低鼻黏膜的高反应性,可迅速解除或明显改善AR患者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症状。

盐酸氮卓斯汀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既能满足抗炎又有抗组胺作用,在疗效中我们观察到,联合组患者起效快,迅速减低患者的感觉神经敏感性,继而使鼻腔黏膜的组织反应减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Bousquet J,Khaltacv N,CruzAA,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updat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GA2LEN and AllerGen)[J].Allergy,2008,63(Supp186):8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

[4]甄明德.变应性鼻炎-哮喘联病患者诊疗要点[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5):193

猜你喜欢
喉科卡松斯汀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列表法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喉科擎拿术随想
养肺定喘膏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更正: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