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为何挥别央视

2014-08-22 10:59京友
新民周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解说员球迷世界杯

京友

8月9日,随着又一期《足球之夜》的播出,体育名嘴刘建宏正式退出央视,加盟一家视频网站。

在央视工作的18年里,刘建宏从一名“临时工”一步步奋斗到拿下金话筒奖的“国嘴”,如今,他突然说“再见”,顿时引发了无数网友和球迷的热议。

刘建宏究竟为何离开央视?有分析者认为,他在《足球之夜》工作18年了,已没有更多的向上发展空间。再加上现在网络电视发展相当迅猛,央视的前景并不乐观,而与乐视网这样的上市企业相比,央视的待遇也完全没有竞争力……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频遭吐槽,引发争议

许多人对8年前央视体育“一哥”黄健翔的离开记忆犹新,在那个炎热的夏夜,世界杯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比赛打得异常沉闷,突然间黄健翔在解说中连连高喊“点球”的声音,使得许多昏昏欲睡的球迷突然惊醒。德国世界杯结束后,黄健翔也正是因为这次出格的高飙海豚音而被迫离职。8年后的今天,在巴西世界杯解说了15场比赛的刘建宏,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出格,也没有任何出错,但他同样也是在世界杯后离职了。

有人说他是被球迷和同行“逼”走了。

在央视解说足球,似乎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压力巨大,还要经常挨骂。这一点,刘建宏和段暄或许深有体会。巴西世界杯期间,有网友毒舌吐槽:“刘建宏的解说能唤醒植物人,因为他们会爬起来关闭电视。”“段暄段暄,你半夜三更叫什么叫!也不知道你是真高潮,还是假高潮?”的确,在本届世界杯期间,“刘建宏们闭嘴”居然是当时微博的热门话题。记得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球迷关于央视解说的排名是这样的:贺炜>段暄>呜呜祖拉>刘建宏;本届世界杯结束,排名有了一些变化,贺炜>申方剑>段暄>电视静音>刘建宏。

足球解说可算是足球比赛的衍生品,进入中国观众视野也不过二三十年光景。虽说时间不长,中国球迷在足球领域见识到的多样性、复杂性、戏剧性等恐怕在其他任何领域中都是罕见的。央视为足球转播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影响力也十分可观,但就某些场次的解说水平而言,球迷们真的有些不敢恭维。没办法,世界杯上央视的某些解说简直就是国足水平。

在许多球迷眼中,国外的足球解说往往更专业。在英国,足球解说多为退役球星,理性居多,没有过多的主观评论,皮球到了谁的脚下,做了什么动作,第一时间的反馈精准到位。前英格兰国脚莱因克尔转行电视解说后,对比赛的解读能力超强,语言流畅、风趣,听他解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还因为一针见血的分析,高居世界最受欢迎的解说员排行榜第二位。

意大利足球解说风格虽说稍显沉稳,但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继续自己低沉而缓慢的语调。还记得2006年世界杯吧,意大利队夺冠的瞬间,意大利足球现场解说员连连高喊了4遍 “世界冠军”,紧接着又诗意盎然地解说道:“看看你们现在身在何处,因为你将永远不会忘记此刻!看看现在谁和你们相伴,因为你将永远不会忘记此刻!尽情拥抱吧!也许这将是你生命中最长的拥抱!”此时此刻,解说员的解说洋溢着亚平宁半岛的狂欢和浪漫。

再来听听西班牙足球解说。他们有很多风格类似南美,超快的语速、激情的风格成为足球解说界的一朵奇葩。当年,当梅西上演连过五人的进球表演时,解说员从梅西中场触球的一瞬间,就一直在激动地高喊梅西的名字,而在进球后的两分钟里,也只有“梅西”和“进啦”这两个词不断重复,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随着网络,特别是微博的普及,吐槽已经成为中国球迷观看世界杯必不可少的乐趣。而作为央视前方知名解说员,刘建宏和段暄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事实证明,并非每一名优秀的电视记者都能成功转型为优秀的足球解说员。现今的解说员不仅要解说,还要有专业的评论。刚刚结束的巴西世界杯解说,几乎就是刘段二人在南非世界杯时的翻版,而只不过更加发达的社交网络把他们的声音愈发放大了。

作为同事兼校友,张斌认为刘建宏的解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在世界杯期间,刘建宏特别认真地和团队说,这次要把大家看球的不同观点通过解说和大家分享,“大家发在群里的有意思的内容,我要在解说时实时和观众分享,新媒体时代,我想尝试着这么说球,不是我一个人在说球,是大家一起来说球。他对新媒体这件事很上心也很愿意去进行各种新鲜尝试”。但这恰恰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刘建宏们的“不专业”,引发了网友们对体育娱乐化的讨论,而娱乐刘建宏们,则也成为了这场巴西狂欢的一部分。

有体育专家指出,一场成功的足球解说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技术和激情。而刘建宏们两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他们或者缺少其中一样,或者两样皆无。技术是基础,包括世界杯足球知识、该场比赛双方阵容的基本情况以及与该场比赛相关的背景,比如俱乐部背景知识,或者两个国家的背景知识。这种知识可能不仅限于足球——当看台上出现某国领导人、某个娱乐界明星时,视而不见或者语焉不详地支吾过去,观众就会非常失望。很显然,球迷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缺乏基本足球知识的解说员。乌拉圭vs哥斯达黎加一场比赛解说下来,央视解说员认识的双方球员明显不超过五个,球员知识背景一片空白。相比较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解说状况,刘建宏在开幕式上准备不足,不认识詹妮弗·洛佩兹;而段暄口误把英格兰主教练、66岁的霍奇森先说成44岁再说成64岁,与其他失误相比,几乎显得微不足道了。

其实,对于刘建宏们的质疑不仅存在球迷之间,一些资深媒体同行也站出来批评和调侃。央视名嘴水均益对刘建宏颇有微词:“我不懂足球解说,但为啥总觉着不着边际呢?场上的比赛不说,干嘛老说些不相干的呢?”知名体育评论员李桐则也公开调侃刘建宏们的解说水平:在互联网的上古时代,流传过一份“韩大嘴语录”,当时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彻底娱乐化,所以这份九假一真的东西流传甚广,彻底抹黑了韩乔生,韩乔生就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往往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如今回顾往事,我们才会感悟自己曾经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解说时代。韩老师之后,这世界有两类人,一类是段暄和刘建宏,一类是我们。十多年以来,我们与他们,仿佛生活在平行宇宙,虽然面对的是同样的比赛,却永远没有交集。刘建宏们的存在,完美诠释了为何电视这样一个声音与画面共生的伟大发明,必须要有静音功能键的存在。可是,无知者无畏,总是拿肉麻当有趣,才是广大球迷与其死磕的原因。比如张路接话之前必嘿嘿,比如段暄总是在深夜里讲述只能将自己逗乐的笑话。球迷批评建宏不做功课尽整没用的对付,人家却坚信自己是在为中国足球腾飞而呕心沥血。巴西世界杯很快就要结束了,而刘建宏十多年了才退休,这真是一个悲剧。”endprint

如此尖刻的议论,也许代表了一部分电视观众的心声。

面对诸多指责和调侃,无论是刘建宏还是段暄表面上看显得很坦然,可是谁都知道他们内心背负的巨大压力,或许他们比谁都渴望把工作做得更好,可能是由于种种局限,所以才引发了对他们的争议不断。

高调转身,何去何从?

可能很多人并不喜欢刘建宏的解说,而作为球迷、记者和制片人的刘建宏却格外受人尊重。如今,他或许真的是听到了终场的哨音。当陪伴了我们18年之久的《足球之夜》的主持人兼制片人,突然宣布要离开的时候,无论是一路相随的球迷,还是刘建宏本人,情绪一定会很复杂。

“28年前,我18岁,入读人大新闻系,从此与媒体情定终生。18年前,我28岁,辞掉公职,当上北漂,干上《足球之夜》。今天,站好在这里的最后一班岗。上半场即将结束,下半场如何开始?”最近几天,刘建宏频频更新微博,与其说是在传递信息,毋宁说那是发自肺腑的感叹。

B00007758号,这是刘建宏在央视的胸卡编号,很长很工整,也很吉利。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国家电视台,副部级事业单位。7758是刘建宏的编号。在老台的时候,这串数字前面有两个0;现在有4个,他说自己是完完全全的事业编,是一个标准的体制内员工,而且多少让他有些优越感的是,手持字母编号B打头的进台证,可以不通过安检。然而,又有谁知道为了拥有这张带字母B的胸卡,他奋斗了很多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刘建宏就被全国观众熟知。但他那时还没有正式的身份。每逢周六日来台里上班,临时工作人员都需要在安保处登记,按登记表格的要求,他要填写自己到访哪个部门、几点来的。有一次在门口填登记表,恰巧碰到鞠萍姐姐,姐姐拉着京剧腔:“哟,建宏!咱还需要这?”当时的刘建宏无奈一笑:“谁让咱是体制外的人呢?”直到在进台工作第6年后,工作业绩出色的刘建宏才获得那串编号。那是不计其数的央视临时工梦寐以求的正式身份象征。

岁月如梭,一转眼18年过去了。如今已是46岁的刘建宏早已不是28岁为追逐年少梦想的那个“初级阶段”了。前不久,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想保持独立性,做鲜活的个体,以此来对抗被庞大的机构裹挟。“那种感觉是无奈,有的时候还有点心里发凉,感觉准备逃走。什么想法都有。水均益前两天在接受采访,流露的全都是这种东西,我相信大家在这儿干的时间长了以后,只要你自己的心还是跳的,都是一样的感觉。”

据刘建宏回忆,28年前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刘建宏在大学里比张斌高一个年级,当时人大和复旦预见到电视的发展前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招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刘建宏果断选择了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分到石家庄电视台,干了6年,戏称除了没拍电视剧,电视行当里的一切都干了,包括当地春节晚会的主持人。

他回忆1996年初要离开石家庄的心态:“那时候我穷困潦倒,不顺心,根本没有想过未来什么样,没有一件让自己干起来很兴奋的事情。我刚去石家庄电视台的时候,那里连导语的概念都没有,它给了我很多的发展空间。但我22岁进台,能看到我50岁或者退休的时候是什么样。于时我决定从那里出来。”后来,他跟央视的同事们聊天,他说当年从石家庄“逃”出来,“以为我跑掉了,后来我发现我一步一步又被重新纳入其中了。这就是这18年的感受”。

如今,当他下定决心再次想到“逃跑”离开的时候,他却情不自禁回忆回刚来央视工作的情景:第一次进央视是在1996年正月十五那一天,老台22楼体育部办公室。因为是来找工作的,所以整个人都很拘谨,也很礼貌,生怕有什么过失给领导留下坏印象,多少有些崇敬和仰视,不经意抬头,就会瞅着昨儿才在电视上看见的人物。“那个时候央视是绝对的媒体老大,是一条巨龙,可以比肩的国内媒体同行几乎什么都没有,真的是横扫一切的感觉。你进到这种地方,心里面还会有一点点小敬畏。”

如今,经过近20年的奋斗,纯粹就业务平台上讲,在资历和地位上刘建宏已是体育频道的旗帜性人物。然而,由于自身风格的局限,他在足球解说上,随着多元化风格时代的来临,也只能算是平和派的代表人物,而贺炜的诗意厚重,以及本届世界杯上申方剑等新锐解说力量的崛起,都说明了,解说员早已不是“缺谁不行”的年代。除了世界杯期间的解说争议,他所负责《足球之夜》栏目的收视低迷及强制改版也被认为是他离开央视的主要原因。

客观地说,与早前的黄健翔和现在的贺炜比较,刘建宏在底蕴和文采方面并不最占优,这一点,他本人也看得很开,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说到他看高晓松的脱口秀节目《晓说》的感受:“我俩得有多大的差别。人家小时候一推门进的是林徽因家,我小时候一推门进的是隔壁目不识丁的老大娘家,实际上小的时候那个东西是抹不平的。”对自己的“农民背景”,刘建宏一直很坦然。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一个农民。我父母是第一代城市居民,但我们没有城市亲戚,亲戚都在村里。我从中国最穷的小村子到县城上学,再到中等城市,到大城市,混到现在社会阶层上也算是高级的了。但我开车4个小时就能回到我的村子,那里还有我的亲戚和朋友,这样的跨度让我明白什么事都要一点点来。”

有关那个小村子,甚至可以部分解释他对中国足球的感情。1989年,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客场对阵伊朗,只要不多输球,即可小组出线。当时没有电视转播,只能依靠比赛结束第二天中午12点15分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二套的体育新闻知道比赛胜负。那正好是一个假期,念大三的刘建宏回老家,到县城时距离节目播出只剩一小时,距离有收音机的家还有20里山路——全是上坡,以正常速度走回家需要两小时。刘建宏不想错过广播,借了一辆自行车,一路爬坡飞奔,到家听到收音机说2:3,中国队只输一个球,出线了。时至今日,他仍然可以骄傲而流利地背出很多年前他作为小球迷看到的中国队赛况。作为足球媒体人,他深爱中国足球。他或许并不是一位完美的足球解说员,却是一个敬业和受人尊重的足球记者,满怀热忱的体育节目制片人。

其实从成长经历看,刘建宏类似是现在大家称呼的“凤凰男”,这里所说的凤凰男是一个中性词,从一个小山沟来到了大北京打拼的理想青年,他说自己是出身农民家庭,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身在令众人仰视的央视,也可算功成名就了,仅从世俗的虚荣角度看,这已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业平台,但问题是,无论是年龄还是心态,现在的刘建宏已经和18年前从石家庄电视台进央视时不可同日而语。

按刘建宏本人的话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事业编”。尽管已经贵为国嘴,并且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金话筒”奖的体育主持人,但从仕途上讲,在副部级的事业单位央视里,他《足球之夜》制片人的身份也就是正科级,至多是一个副处级干部,所以除去这个国家平台在业务上对他的支持外,仕途对他现在的年龄而言,已没有更多的期待空间。也许外界永远只看到央视主持人的荣耀之面,而鲜为看到刘建宏内心里的一种思索、无奈和他在这个人生阶段的追求,46岁,体制给了他名气和实力,今年是刘建宏对体制理解的“而立年”,有了央视平台给予的视野和积淀,是跳出来闯世界的时候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说员球迷世界杯
小小解说员
中国球迷
游戏解说员:把游戏变成职业
球迷俱乐部
世界杯搞笑来袭
思维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