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萍
过去13年,阮次山在凤凰卫视《风云对话》中访问了克林顿、普京、卡扎菲等400多名政要、大使。今年2月9日,阮次山告别了这档节目,他说:“唯一的缺憾是,没有机会替国家从旁做这些事情,从旁做他们做不到的外交助力了。”这名生于台湾的美籍华人、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一直在努力展示一个身处体制外的建议者形象。
“他有需要”
某种程度上,1992年在中南海怀仁堂与江泽民的会面成为阮次山不断回到的记忆原点。见面在当时的《人民日报》社社长高迪引荐下进行。
那是阮次山至今唯一一次踏入中南海。“警卫一开门,他已经站在门口了。”阮次山回忆与江的第一次见面。在他的描述里,江给他“交了底”,“无所不谈”。“对我深入内情底线,我知道我们的底线在哪儿,态度是什么,不会误判。”
在阮次山的形容中,此后他和江建立了某种心照不宣的联系。在中间传话的人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1997年,江泽民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他访美之前,通过朋友来跟我说,对他第一次到美国有什么建议。我就给他很多建议,并且被采纳。”
阮次山称,江看重他在专栏中对时局的分析。“每次碰到国际大事,下面呈资料给他,他一看没有我的东西,就会交代一句,你们去看看阮次山怎么说。”为此,2000年后进入凤凰卫视做新闻的头几年,阮次山没有停止专栏,“我怕他需要我这个”。
2006年胡锦涛首次访美,他提前一个月到美国做准备。“我为了他访问美国,先他一个月到,做了十几期节目,美国的政要、人民,民主党、共和党,对中国友好的、不友好的,在他访美以前我访。”
“阮次山之音”
除了采访,阮次山还随时背负着“国民使命感”。他去不同地方采访,会主动联络当地大使馆,看“国家”是否需要向对方传递什么信号。这种使命感有时使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外交官员而不是媒体人。
2004年,他专访美国原国务卿鲍威尔时,促成鲍威尔公开否认台湾主权,“这次访谈被有关人士定位为一次历史性访谈”。阮次山在采访中对鲍威尔提到,台湾过去一直表示,台湾已经是个“独立的国家”,不必再宣布“独立”。鲍威尔回答:“台湾没有一个独立国家所拥有的主权,这是美国坚决奉行的政策。”这段访谈播出后,台湾股市在两天内跌了100多点,市值蒸发了1000多亿新台币。
在两岸交流中,阮次山也发挥了作用。曾任国台办副主任、现任外文局局长的周明伟证实,1990年代后期,两岸信息往来受到许多限制,阮次山的信息显得“具有特殊价值”。
“当部长指日可待”
阮次山的父亲是一名从大陆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党工,一直为国民党“歌功颂德”。“可是我从来没有对国民党产生过那种要效忠的感觉。”阮次山说。
1980年因妻子生病,阮次山中断在美国的学业回到台湾,成为“中国广播公司”新闻编制组组长,是国民党第一个年轻的处级官员,“当部长是指日可待”。
进入“中国广播公司”一年后,蒋孝武接任总经理,阮次山看他“很多恶行恶状”,曾在会上“两次得罪他”,让蒋非常不满。一位同事告诫他,“你不了解这个太子,他抽屉里有枪的,他火了,干掉你就像干掉一只蚂蚁。”阮次山几天后就“不动声色地”回了美国。第二年,他将太太、儿子全部接到美国,并申领绿卡,定居洛杉矶。此前,他曾两次放弃拿绿卡的机会。
如今,阮次山说,自己对台湾人充满好感,但青年时期留下的对台湾政客的恶劣印象从未改观。“这个地方土地是对的,人是对的,政客不对。”而对于共产党,阮次山则一直抱有好感。
大学时,阮次山就觉得“整个中国的前途,未来全部不能在台湾”。那时,“看《人民日报》、研究中国问题是要坐牢的”。他说,恐怖气氛让他对大陆更为好奇,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借给《匪情月报》写专栏的机会,看了很多台湾大陆工作会搞来的大陆情报,“我从那里得到反思。”
去美国后,他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看缩印版《人民日报》,“终于发现了我当年要探索的地方”。
如果说在台湾的经历使他对大陆开始感到好奇,在美国与大陆官员的接触,则成为“忠诚”开始生长的土壤。
“我不讨好任何人”
在美国办报时,阮次山第一次与中国大陆官方人士建立了联系。
1981年,洛杉矶《国际日报》老板聘请阮次山做总编辑,他以“报纸要异军突起,一定得有大陆消息”为由说服老板,在这张“右派报纸”上同步转载新华社、中新社的稿件,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华人媒体上启用新华社稿件的总编辑”。他被美国侨社称为“台湾训练出来的左仔”,被台湾政府列为“左派分子”。1987年他的母亲过世,台湾一度扣发他的入境证,不许他回去奔丧。
他还为大陆媒体报道团提供实际帮助,主动提供办公地点,甚至连自己家也贡献出来,“在家开第一次会议”。此时,阮次山结识了当时的新华社副社长、后来出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曾建辉等一批大陆媒体人、官员。
有学生曾在演讲时质问他是不是在讨好大陆当局。阮次山回答说:“我除了讨好孙女,不讨好任何人。中国在我眼皮底下成长,快速地成长。我到美国之前,那时候中国是什么样一个社会?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我们中国人终于在美国社会抬头了。”(摘自《人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