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建 吴中美 黄国中
潮起勇争先
——海宁市委书记林毅访谈
文/本刊记者 李建 吴中美 黄国中
1月17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嘉兴代表团全体会议刚结束,我们就在会场拦住了林毅。
谈及海宁正在进行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林毅思路清晰、活跃,而且语速极快,满是激情。
林毅认为:党风正、政风实、民风善才能事业兴。党风是根本,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必须首抓党风。从2011年开始,海宁市委提出党员干部五(吾)带头,即忠诚于党我带头、服务人民我带头、转型发展我带头、优良作风我带头、廉洁自律我带头。林毅说:“‘五带头’是抓党风示范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努力方向。”在2012年的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林毅更是郑重表态:“在党风方面,市委班子要带头,我本人要带头,带头转变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头求实务实狠抓落实,当好作风建设的表率,为全市各级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请大家监督市委、监督我本人。”
采访中,林毅多次提及“猛进如潮”、“干在实处冲前列”。这与海宁市委很多工作人员对他的印象一致: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分节假日,也不分白天黑夜,始终保持着状态——林毅自嘲这是“不间断式工作法”。林毅说: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常常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女儿已经上初三了,从小学到现在,林毅没有去学校接过一次。因为常年在外地,和女儿的交流、教育多数都在电话里进行。林毅说,和女儿聊天就是美好的休闲时刻。女儿说,老爸在电话里的声音浑厚,听了让人踏实。虽然不在身边,也很有安全感——现实版的《老爸去哪儿》。
人物名片
林毅,温州平阳人,1968年8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浙江省工商局副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科员;嵊州市市长助理(省委组织部下派);浙江省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工商局办公室主持工作、省工商局新闻中心主任(正处级);嘉兴市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嘉兴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党组书记,协作办主任;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2011年11月任海宁市委书记。
海宁潮,素以雄伟壮观名闻天下。今日的潮乡海宁,改革大潮逐浪高——2013年9月11日,海宁成为全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市。2013年11月,海宁正式拉开了要素改革的大幕。
记者:海宁正在进行的要素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请问这项改革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林毅: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方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构建以“亩产效益”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构建要素市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先启动,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为核心。海宁至今已削减第一批行政许可事项112项,占总量的1/3,是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县;海宁也是全省唯一取消了所有涉及工业企业、农业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县。眼下,海宁进一步推行工业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试点,就是取消部门的审批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承诺制、备案制、监管验收制。
海宁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系统性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置6个指标:亩均税收占50%、亩均销售收入占12%、亩均工业增加值占10%、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占10%、排放每吨COD工业增加值占10%、全员劳动生产率占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设置2个指标,亩均税收占90%、单位电耗税收占10%。根据这些指标,对全市3亩以上用地的1659家工业企业进行测评打分,并在各自行业中将企业分为A类(发展提升类)、B类(整治提升类)、C类(落后淘汰类),在用地、用电、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政策。比如:对A类中的重点扶持类企业,优先保障用地、用水、用电、信贷需求;对B类企业,严控低效落后产能扩张、信用评级和贷款投放,适当提高了排污权交易价格、超额用能价格;对C类企业,停止投资项目审批,禁止新增用地、超额用能,不予提供信贷支持,加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排污总量减排任务为全市平均任务的4倍,执行惩罚性电价,每度加价0.1元或0.3元。
构建要素市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主要是在原有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四大交易内容基础上,增设能源交易、排污权交易、人才科技交易等内容,探索构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平台等。
记者:推进要素改革,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这体现了怎样的导向?
林毅:这体现了注重亩产效益和发展质量的导向。企业粗放经营已不可持续,政府通过实施差别化措施,使要素资源配置充分向亩产效益好的企业倾斜,并通过市场化的重新配置,进一步增强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信心,倒逼低小散以及不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加快转型提升、兼并重组或倒逼退出。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市场化改革的主体。过去,政府处理与企业的关系常用行政手段,现在,则更加注重经济手段,是要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充分发挥作用。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正在日益淡化?
林毅:让“无形之手”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有形之手”并没闲着,但它发挥作用的方式正在变化。形象地说,是逐渐转向制订科学、公正的“规则”,当好“裁判”、做好“保姆”。例如:行政审批改革中简政放权并不等于不管,而是将前置审批改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例如:将服务力量、执法力量下沉。在许村镇,海宁探索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多名执法骨干直接下派一线,执法队伍经充分授权,开展联合执法,对水环境治理、“三改一拆”、淘汰落后产能等重点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管。总之,海宁是把“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结合,“两手”合力形成了要素配置与企业质量、效益挂钩的机制。
记者:要素改革开展至今,初步成效如何?
林毅:改革全面激发了企业的紧迫感、危机感,转型升级逐渐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至今,C类落后淘汰企业共83家中的72家有了转型升级实质性动作——37家关停退出,占地1864亩;22家兼并重组;13家技术改造。
去年,海宁约有70个企业、项目退出,淘汰落后产能约40亿元,腾退低效用地2647亩。但去年海宁财政总收入不降反升,预计达9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5亿元,分别增长15.6%和18.5%。以上数据均居嘉兴首位。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列全省县市第七位、第六位,增幅均列第一位。
记者:要素改革的进程是怎么设计的?
林毅:2013年为启动实施阶段,主要是做好顶层设计;2014年为全面深化阶段,力求在要素配置改革的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和要素差别化配置两大样板,实现要素合理配、优质配、合法配、高效配。
林毅在敬老院慰问老人。/沈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