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站场改造施工浅析

2014-08-22 08:52:36李伟东李加鑫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站场接触网工程施工

陈 超 李伟东 李加鑫

(济南铁路局,山东 济南 250000)

1 既有铁路站场的突出问题

随着铁路运力的加大,对铁路点、线能力利用率大大提高,部分区段运力已近饱和,因此,通过改善车站设备、设施,提高车站运力,减少线路能力的浪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加部分站点电化区段范围,旨在充分利用既有线路能力,减少电力机车调头、转线对正线行车的干扰,提高机车及乘务人员的劳动效率,减少电力机车误闯无电区的安全隐患,其意义是十分重大和必要的。尽快实现电气化铁道网络化,是提高铁路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在电气化铁路上进行的站场改造,尤其是接触网改造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接触网的密切配合,是保证运输秩序不受大的干扰、站场改造顺利实施的关键。

2 站场改造中的接触网施工特点

接触网改造是站场改造整体工程的“卡脖子”工程,是整体工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施工程序受站场专业制约,施工作业时间受行车运输的制约,施工时间短。受行车站场改造整体步骤以线路专业为主,以保证线路、电务实现过渡为原则;现场环境受施工场地制约,狭小的施工场地多专业交叉作业;施工时间受行车运输制约,多数施工只能在“天窗”点内完成,作业不连续;施工安全影响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放电、跳闸甚至弓网事故,倍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的关注。因此,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的施工优劣已成为衡量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水平和设备管理单位监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停电后不能行车的是多个站、区,影响范围大,使得停电施工难度加大。

3 站场接触网改造施工的一般基本步骤

由于既有电气化站场改造过程中接触网专业施工所面临的困难,使得在组织施工时更加谨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科学管理是施工组织管理的关键。

3.1 前期技术“消化”处理及过渡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

3.1.1 审查设计图纸

通过审查图纸,掌握主体工程施工方案,以及可能影响站场改造的关键地点、环节,并对设计的不足,特别是设计过渡方案与现场实际有出入、对施工条件困难及对今后运营不利的方面,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求尽快解决。

3.1.2 进行现场交桩

在既有电气化站场改造施工中,接触网专业技术人员对线路情况的了解掌握是非常必要的。接触网专业技术人员除要消化线路方面的有关资料外,还要组织现场详细交桩,并以详细的交桩资料作为施工依据,做好记录并得到交桩单位的签认。如道岔中心桩、岔前桩和岔尾桩,曲线上的线路中心桩、交点桩、直缓点桩、缓圆点桩等。交桩后,施工单位要及时组织初、定测,确定接触网支柱的位置。一般是以道岔处接触网线岔标准定位位置处为起测点。无道岔时以最近的不用迁移的支柱中心为起测点。

3.1.3 充分调查既有设备

由于在改造过程中,要对既有接触网设备进行改造,例如站内新增电化股道或将非电化股道电化,都会改变原来的接触悬挂布局甚至改变供电方式,必须对既有设备做好调查,才能在过渡方案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因改造施工影响既有设备的安全。

3.1.4 确定过渡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毫无疑问,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说来,过渡工程要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成本浪费,支柱安装、线索架设是接触网施工中价值高、工作量大的项目,因而就应尽量减少过渡性的架线和支柱安装,尽量利用主体工程或既有的支柱、线网来实现过渡。对于较大或较复杂的,要分多次过渡才能完成的工程,要尽量做到环环相扣。即前一道工序要充分考虑到后一道工序的可利用价值。在过渡方案中,由于位置和空间的局限,过渡工程在一定时间内起着保证受电弓正常通过的作用,过渡工程要简便、实用,确保设备和行车安全。在站改工程中,线岔及新旧线交接口是关键点。

3.2 过渡工程施工

支柱影响线路施工是过渡工程中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接触网与线路施工部门双方共同确定影响的范围,通过协调组(建设单位),制定解决方案。过渡方案要依据确保设备及行车安全、便于施工和经济的原则来确定,它具有决定接触网与线路同步开通运行的重要作用。有了过渡方案后,再依据线路、电务、供电联合要点的时间来制定接触网的整体施工方案,分步进行施工。

3.3 主体工程施工

在过渡工程施工中对接触网的美观性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但在主体工程施工中我们必须重视,特别注意的是主体工程的支柱在过渡时的作用不同,由此引来的标准不同(如受力方向不同等),应当妥善处理,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4 常见问题

4.1 与其它设备管理单位安全协议签订与配合问题

由于接触网站场改造影响到设备管理单位的设备,比如影响车务部门的行车问题、工务部门道床、路基及电务的电缆或光缆保护问题,因此与以上单位必须签订安全协议,双方严格执行,共保施工及设备安全。

确保施工期间配合单位自己的设备安全。

4.2 与其它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问题

参加线路改造施工的单位多,容易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接触网施工易与线路施工、通信或信号施工等单位产生冲突,如相互挤占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进场问题。另外,交桩不及时、不准确、不完善也影响接触网的下部施工。

4.3 材料供给问题

工程施工中的工具、材料的供给很重要,没有及时充足的物资供应,就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别是过渡工程,现场临时情况多,变化快,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或自加工的材料,过渡工程时间紧,影响范围大,所以说材料供应也是一大难题。

4.4 与当地百姓的协商问题

对于站场接触网改造影响铁路附近居民生活、占地问题,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当地百姓的思想工作,因施工确实侵占百姓宅基地、破环农耕地给予合理补偿,消除一切阻碍施工的外在因素,确保施工按计划有序进行。

5 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以上问题应首先成立有权威的施工协调组,负责召开协调会,听取各相关事项情况的汇报及其它单位对施工的影响,制定解决方案,并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做出处理决定,并监督执行。在施工前还得要召开施工点名签到会,施工、配合、监理、施工协调小组组长进行签字与安全预想,确保施工点安全有序进行,其次,接触网施工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5.1 接触网停电难

接触网的施工因为对运输影响较大,施工前一方面要制定好完善的施工组织方案,编制详尽的施工计划,并尽可能缩小停电影响范围,例如采用改变供电方式或设置临时小无电区过渡施工等方法来减少停电影响范围,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建设单位、供电调度等相关单位联系,争取充足的天窗时间,以便开展作业。

5.2 天窗点内尽量避免套用天窗的问题

因为多个单位在一处作业,先不说影响施工主体单位的施工进度,最起码的人身安全的保证就是个大问题,套用天窗的单位多人员、设备就会多,特别对于繁忙干线来说,施工一般只封锁上下行其中一行,因此对于套用天窗点来说为保障人身安全尽量不予批准。

5.3 接触网施工误差

交桩是接触网施工误差大的主要原因,除了工务部门的正式交桩外,接触网技术人员还要对线路专业的业务多加学习、理解,并在现场实际施工中积极主动与线路施工单位联系,双方共同确认线路的改造情况,特别是改造中线路的过渡情况,各种施工桩的位置、形状,并要求线路施工部门“桩子”尽可能保留较长的时间,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审定过渡方案、核定接触网各支柱基坑的位置。

5.4 接触网下锚非工作支悬挂的问题

在较大的站场,由于地形的限制和电分段的的需要,接触网下锚位置往往不太理想。特别是上下行渡线,为保证接触网非工作支下锚角度,非工作支过渡部分往往较长,采用软横跨时设计通常用12节点悬挂固定,并用夹环固定接触导线。这种情况下当温度变化较大时,因该点距离下锚支柱较近,距离中心锚结较远,由吊弦位移公式:

其中:ΔL——位移量;α——线胀系数;t——安装时温度;t0——平均温度;l——悬挂点距中心锚结距离。

知当温度变化很大时,悬挂点往往产生很大位移,采用夹环很容易造成卡滞,持续运动的结果使该点应力剧烈变化,发生断线事故。这就需要一是设计和施工部门进一步配合,根据现场实际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规》要求范围内尽量减少接触网下锚角度,二是在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把悬挂导线的夹环更换为滑轮。

5.5 在过渡工程的特殊用料方面,施工技术人员要及早动手准备,拿出零件设计图或加工方案,保证按要求及时供料。

6 结束语

作为一名济南供电段职工笔者很荣幸参加了新兖线三站改造工程,从前期的施工方案编制、点外基坑定位与开挖、基础浇筑,以及点内接触网支柱组立与整正、接触网架线、上部安装与调整,我都亲力亲为,站场电气化接触网改造工程虽然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差,技术要求高,但通过上述种种措施的实施,尤其是在施工方案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了施工工期。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对涉及济南供电段设备改造施工方案的审查奠定了基础,对施工设计及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设备改造保质保量。既有电气化站场接触网改造工程的困难,曾使很多接触网专业人员望而却步。本文为其它类似施工提供一些借鉴,希望能够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安全与效益。

[1]铁道部.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

[2]铁道部.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S].

[3]济南供电段.电气化基础知识:接触网部分[Z].

[4]济南供电段.电气化基础知识:接触网零部件[Z].

[5]济南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66号文)[Z].

[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中国铁道出版社.

猜你喜欢
站场接触网工程施工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云南画报(2021年10期)2021-11-24 01:06:38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有色设备(2021年4期)2021-03-16 05:42:32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接触网设备“运、检、修”分离改革的探讨
高速铁路接触网研究进展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