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与大学生政治参与

2014-08-21 02:57陈妮娜
文教资料 2014年2期
关键词:政治大学生信息

陈妮娜

(南京师范大学 公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在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政治参与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强大动力。微博的出现给国人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尤其是对于掌握先进知识、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来说。CNNIC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7.2%,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微博这种新兴的自媒体逐渐成为探讨时事、发表观点、广结良友的平台,成为大学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一、微博问政及参与的形式

(一)微博问政

微博用户上传的任何一段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传播给“粉丝”。即使他拥有的粉丝数量不多,但是由于每个粉丝群都与其他粉丝圈叠套、交叉,在这样层层转发中,将会产生核裂变的传播效果。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喻国明认为:“微博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①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信息发布实时化、议题设置多样化、内容呈现多元化和传播方式裂变化等特点。微博广泛性、便捷性、高效性的特点,决定了微博政治参与深受大学生喜爱。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即大学生通过微博的关注、转发、评论等形式展现自己对政治的态度和看法,监督政府部门或者权力机关的权利运作,从而尽可能影响社会。

(二)参与形式

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微博问政和微博监督。

1.微博问政

微博问政,即大学生通过微博的关注、转发、评论等形式表达出自己对于政治的态度和看法,从而尽可能影响社会。他们关注的对象不仅包括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还包括社会其他方面的内容。微博问政堪称一种集体的呐喊行动,意味着把信息传播到最能产生影响的地方。微博产生的围观力量,不仅可以让寻常被忽视、被掩盖、被隐藏的社会问题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而且微博客之间凭借关注、转发、评价、跟帖等构成新型的彼此相顾关系: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是我们有共同利益,我们为了共同的利益一起呼吁,从而确保大家团结起来,达成共识。

2.微博监督

微博监督,即大学生通过微博对于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权力机关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曝光、跟进和评价。“微博客有效地突破了某些信息屏障,赶在了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②2004年至2007年,每年经证实的网络反腐事件不超3起,2008年才开始猛增,2011年达到近50起。③这个时期与政府机构大批进驻微博的时间相吻合,这些反腐事件彰显了微博在政治监督中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甚至薄熙来庭审都能通过微博进行“直播”,既显示出政务微博受到广泛关注度与不可替代性,又凸显出微博的监督作用。大学生虽没有机会参与现实中的监督工作,但这并不妨碍大学生通过网络,尤其是微博关注政府、关注民生,对社会的种种行为、现象进行监督。作为微博主要用户群体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总是微博事件的发起人,但是因为有巨大的基数,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他们往往是网络事件酝酿、爆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意义

研究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有利于他们理性、健康地看待社会问题,缓解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创造一个简单快捷有效的压力释放平台,有效抑制其过激行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有助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青年大学生利用微博平台进行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一方面可以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形成对政府的监督,加速政治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认同感,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发挥自身的光和热。作为青年中的知识精英,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几年每到年初两会召开之际,各大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都会推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建议和意见性质的微博互动平台。不仅要求网民提建议,甚至与之相关的内容也是微博讨论的热点话题,包括人大代表的选定问题、人大代表的“雷人雷语”都在讨论之列。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依赖感,并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发挥正确的政治作用,从而得到满足感。可见,政治参与增强了大学生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

三、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现状

(一)成就

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效。社会、政府、微博网站各方面的积极发展,推动了大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

1.社会方面

公民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和我国传统政治缺乏透明度的民众政治参与方式,是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两个基本原因。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人们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从而愈加强烈地要求参与政治。另一方面,我国存在的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开、不透明的传统政治方式及政治过程中缺少公众政治参与渠道,都给公众维权造成了障碍。网络打破了政治过程的隐秘性和封闭性,扩展了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释放了公众的参与热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出的“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称,相对于新闻联播这种主流媒体来说,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人遇事更信微博。在微博用户当中,44.4%的人更相信微博上的信息,比信任新闻联播的38.7%略高。微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政府方面

2008年胡锦涛同志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2011年两会期间,贾庆林强调依靠网络参政议政;2011年1月四川省公务员面试题有很多涉及“网络问政”等,这一切都表明党和政府开始注重网络问政。截至2013年9月30日,新浪微博平台的政务微博达到87000万多个,截至2013年10月31日,腾讯微博的政务微博已经达到了16000万个,其中党政机构9万多个,公职人员将近7万名。截至2013年10月底,新浪微博平台的媒体微博总数已经超过12万个,包括2万多个媒体机构微博和10万多个媒体从业者微博。腾讯微博平台的媒体微博总数则突破了11万个。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意见,要求积极探索用政务微博、微信发布政务信息,这为督促政府部门借助微博、服务公众,提供了政策规范,同时激发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我们应该注意到:以2010年的微博元年,2011年的政务微博发展元年,2012年以人民日报开通法人微博为标志,中央级媒体掀起了开博热潮,地方党报微博也蓬勃发展,因此2012年可以称为媒体微博元年。到了2013年,政务微博、主流媒体微博都已进入常态化的运营阶段,并且强势成长。这些标志性的事件展现了政府在微博政治参与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3.微博网站

2012年年初,在各种褒贬不一的争论声中,微博开始进入“实名制”时代,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网站在2012年2月开始大范围推广微博实名验证系统,没有实名确认的用户不能在微博平台上发帖及进行评价转发,从而保证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尽管用户昵称可以自选,但是后台必须是实名方式认证。而用户的身份信息则通过和公安部门的身份证系统对接确保真实性。这一次在政府督促下的微博平台的规范管理,虽然短时间内导致一些微博用户的流失,但从长远来看,实名制的微博生态环境便于微博平台的管理,保障微博的长期存在。微博实名制的出现保证了使用者本人对于微博的使用态度,增强了自我约束力。

(二)问题

1.大学生政治认知模糊

大学生缺乏实践,获得政治认知的手段比较单一,除了在学校受老师的教育之外,只能依靠自己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政治信息。在微博平台上,无数的微博客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各种信息纷繁复杂,信息的失实率较高,可靠性偏低,有些时候还可能会被不正当地利用,这些常常使大学生难以辨别和驾驭政治信息,导致茫然无措,不知何为,加之“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的恶意引导,以及“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会弱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性,导致盲目参与跟从,扩大非理性政治参与。这些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偏激、激进的情绪,从而影响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2.微博自身存在的缺陷易导致“群体极化”

微博为人们打开了信息的牢笼,却又把人们带进了信息的牢笼。多元互动方式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本质要求,但是紧随微博之后产生了“群体极化”这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极端方式。(微博的群体极化就是抱着相同观点的人会天然地相互吸引,并且会排斥不同于自己思想的其他人,从而导致极左、极右现象的出现。他们内部相互团结,对外相互进攻。)这两者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方面回音壁式的网民互动,出现了“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导致网络舆论“群体极化”。另一方面现实与网络的思想互动,加剧了“群体极化”效应。这些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内在要求的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权益诉求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无疑是相互冲突的。

3.微博政治参与的环境治理存在困难

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政治参与规范性要求与虚拟空间的开放性、自由性特征之间的冲突引起的。公民的政治参与想要达到既定目的,就必须在参与过程中有序进行。只有这样,公民才能与政治体系进行有效沟通,这就要求政治参与者规范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规范性忽然被打破,各种借助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的参与者都是嘈杂的,甚至自说自话,完全不能与原有政治体系进行有效沟通。(正是由于这种无序的表达形式,最早的微博网站命名为“twitter”,即鸟类叽叽喳喳地乱鸣。)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公民权益诉求的自由表达,然而一旦其言论表达脱离理性思考,呈现“去责任化”的情绪宣泄时,就可能危害社会的稳定。虚拟社会的交流方式使人容易冲破道德底线,滋生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使得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较为困难。网络还会弱化个人自我约束观念,使得一些公民往往突破现实社会的规范,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及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加考虑。由于网络政治参与者的隐匿性、网络政治信息的可操纵性,使得网络空间的舆论呈现难以控制性,阻碍着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民主渠道功能的良好发挥。

四、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解决方案

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刚刚起步,虽然有许多成效,但还面临许多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进,才能保证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发挥出积极的正面效用。

(一)政府、高校方面

政府和高校是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管理者与引导者,对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方向和使用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具体引导方面,政府与高校所担任的角色又略微不同。

1.政府方面

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确保了优良的大环境与规范协调相统一,另一方面促进了有效的渠道和积极的互动相结合。

政府需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基础,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益,从硬件上为微博政治参与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努力构建一个微博空间内容监管的“法网”,这不仅是对普通网民的规范,更是促进没有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虽然在已经出台的、直接与互联网内容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有10余部,但是仍旧缺乏直接监管微博的明确法律,从而缺乏我国管理微博空间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其中,献言献策,帮助政府完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不仅能给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还能对于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进行规范。

政府还需要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全力促进政府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2013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指出在新浪微博中有政务微博总数约10万。④但是报告同时指出政府微博在信息发布的有效性、服务性、互动性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面对与受众直接联系的基层部门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急需完善提升。同时广大政务微博缺乏微博管理方面的人才,不能根据网民的要求及时回应、及时处理,这些都是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广大大学生通过微博与政府机关进行积极互动。

2.高校方面

大部分高校目前已经开通了官方微博,但对如何利用微博平台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探索还处在初期阶段,因此高校微博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是各个高校需要做好的工作。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进步,在政府微博的探索和带领下,许多高校开始了高校微博的探索。尤其是在腾讯、新浪两大微博门户网站中,许多高校都已经成立了高校微博联盟,在面对大学生工作中展现出积极的一面。

很多微博网站已经推出了专为校园开辟的微博平台,并将一些比较优秀的学校推到校园排行榜中。在微博中,有学校趣事、考试安排、学习计划、课程制定,等等。与其关闭学生和学校的沟通渠道,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不如将新媒体微博作为一个开放平台,集中了解校内舆论的传播情况,校内突发事件的先兆,以及学生对于校内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更加可以和校内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合作,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宣传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给全校师生交流和进步的空间。事前干预,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防止事态无限制地扩大,将影响降到最低。因此,通过微博,在事前进行导向,在事后进行妥善处理,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微博网站

微博环境的净化还需要运营商进行一定的自我审查,只有运营平台的搭建者把好第一道关口,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微博平台的良好运营。“以新浪微博为例,内部人士透露的信息是,新浪有数百人的团队专事删帖,一级敏感词由机器直接过滤,二级敏感词机器会自动提示后台,再分给人手逐条过滤。遇上当局希望平息的公共事件,关注量大,难以逐条删除,就删除搜索项”。⑤同时微博的运营商需要在建立了不良信息举报制度的基础上,给出不良信息的标准,划定不良信息的大致范围。运营商的协助把关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辅助两种途径完成对信息的过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互联网的防火长城主要不是建立在外部,更多地建立在我们心中。

此外,微博网站让与高校积极联合,在微博上推进各个高校的微博平台建设,一方面为自己的微博增加用户,另一方面帮助高校为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交流提供广阔平台。例如,腾讯微博搭建的各个高校的“新闻哥”,在2011年开通一个月内就有700多所高校成立了“新闻哥”微博。⑥这些都促进了微博网站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提供广阔的舞台。

(三)大学生用户

大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还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有一些学生明显具有微博依赖强迫症,抑或是强迫性地刷微博。这类“微博控”大多喜欢使用社会性媒体在网络上猛发微博,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传递各类信息,他们通常以自己发出的微博得到响应、回复为乐事,而且非常愿意以最快速度回应他人,甚至觉得自己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复,就对不起别人。有一位学生说:“只要在网上看到有人对我发出去的微博做了评论,我就觉得自己必须在第一时间回复;如果不这样做,我肯定会浑身很不舒服,感觉特难受。”⑦因此针对诸如此类的现象,高校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律,理性参与微博讨论,引导他们做到:首先,负责任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尊重他人、文明上网。其次,提高对网络纷杂信息的自我辨别能力,尽量做到不盲听、盲信、传播谣言。再次,遵守法律法规,积极理性地参与网络公共事务。最后,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网络交往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博的有利一面,消除微博的不利影响。

总之,大学生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大学生在网上得到实践,便于在进入现实社会的过程中,依靠制度推进民主实践。在微博平台上,反腐、推动食品安全、医疗保障乃至打拐等问题的解决,不能昙花一现,我们需要的是常态化、制度化的信息沟通、公民表达与社会监督。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思想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的群体,他们的政治洞察力和辨别力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社会应该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有效保障和实现大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从而推进中国大学校园的民主政治建设。

注释:

①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5.1.

②2010年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

④http://www.docin.com/p-749693539.html.

⑤张洁平.微博改变权力生态 信息革命延伸全球华人.亚洲周刊,第二十五卷第五期.

⑥http://edu.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10/13/98120 66_0.shtml.

⑦马晓红.大学生“微博控”现象成因分析.新闻界,2012(3).

[1]谢尔以色列.微博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3]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4]王萍.传播与生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6]郭亮.微博将带来什么[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政治大学生信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