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坤明
(新乡医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是精神、文化、体制、科技、国民素质、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崛起。中原崛起有着类似的深刻内涵,意味着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改革、发展、稳定全面推进;意味着将河南建设成为具有较高道德文明的经济和文化强省,实现由经济和文化大省向经济和文化强省的跨越和转变。缺乏文化和道德基础的单纯的经济上的发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崛起,这样的崛起也难以长久和持续。
中原崛起的内涵最初仅指经济发展,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包括社会、文化、体制、生态等方面综合竞争力提高的全面崛起,其中文化与道德更是发挥着精神引领的重要功能。早在2003年12月24日中共河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上,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在阐述中原崛起的内涵问题时就特别强调:“中原崛起的目标,核心是经济内容,也包括了人文指标和社会稳定的内容。实现中原崛起,加快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同时,必须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改革、发展、稳定全面推进。”这一阐释使得中原崛起的内涵更加丰富,充分展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中原崛起观。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某些人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和个人私利,导致道德底线丧失。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道德水准出现了负相关。在抓经济建设、鼓励全民致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的价值有所失落。某些人为了所谓的“发展”和获取私利不顾一切,不择手段。此外,政府机关的少数部门的不作为或是效率低下,影响了投资环境,削弱了河南省的经济和文化软实力。
2012年河南省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6.5万所,教育人口2931万人(其中在校生2790万人,教职工141万人),占总人口的28.1%。[1]通过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教育实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占接近河南总人口三分之一的教育人口,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这些将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进而通过教育人口影响全体河南人民,提高河南人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为实现中原崛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学校道德教育还可以通过学生这一群体反作用于学生家庭这一社会的有机构成要素,提高主要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以使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避免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短视,使社会道德水平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1.精选道德教育内容。
选择道德教育内容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原优秀的文化道德传统,又要引入西方文化中诸如科学、民主、法制精神等优秀成分。当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国际意识教育、感恩教育、健康教育等。此外还要突出民族精神和河南精神的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任长霞精神等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精神和正能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乡土教材,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学校、家庭与社会协调一致,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协调一致,三位一体,组成合力,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系统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道德教育体系。首先,要通过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提升家庭的德育责任,克服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真空化;其次,各级政府部门也应直接或间接参与到道德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和其德育功能;第三,各类媒体要发挥正能量,改善社会道德风气,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场域所传递的价值体系保持一致,形成合力。
3.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拓展道德教育途径。
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开拓德育新途径。采取价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德育课和各科渗透相结合,创建有中原特色的立体化现代德育体系,建立现代学校德育的新模式,保持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内在系统性和连贯性。借鉴西方如美国的道德教育途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建设专门的道德教育网站和丰富多彩的网上道德教育活动,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化。
4.重视在生活中开展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的德育作用。
英国有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道德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开展,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道德教育。不断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最终通过改变个人的命运促进社会发展。
5.重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促进河南省绿色经济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作为中部崛起计划六省份的河南省,在实现经济腾飞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因此要特别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环境保护意识。这一方面可以影响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青少年学生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增强影响和促进整个社会生态伦理道德水平的提升。
6.正确认识“灌输”的含义和争辩。
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受到“说教”和“灌输”之批判,认为无论是强行灌输还是“巧妙的、变相的灌输”都是将所谓的“道德观念”、“成人意志”及“国家精神”灌输给学生。持反对意见者认为,“道德教育不应放弃价值灌输”。如孙喜亭等人坚持认为:德育是将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传递给受教育者的活动的命题。无论是从目的的角度,还是从内容、方法的角度看,都是正确的。德育是内化的过程,是输入的过程,是传递的过程。[2]灌输式道德教育在现代性框架内具有其道义上的合法性,因为现代性仍然相信存在普遍真理与普遍的善。灌输式道德教育依然追求理性和 确 定性。[3]
7.采取多维度的全面考核,尽可能地使德育考核合情合理。
德育课考核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德育课程之所以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是因为不考试,或者考试分数不计入升学总分。一旦将德育课程考试计入升学总分,对德育课程像其他课程一样进行考核,则又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导致知性德育。应针对道德教育的特点,通过采取多元、多维的评价考核方式,注重道德教育过程考核和结果考察的有机结合,结合书面考核,同时采取教师观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4]
[1]201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孙喜亭.德育要拒斥任何意义上的“传递”、“灌输”吗? [J].中国教育学刊,2000(5).
[3]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王定功.青少年道德教育国际观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