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宇
1942年,30岁的钱伟长已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出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的总工程师,领导着600人的工程师队伍。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前程似锦。但他一直怀念着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的祖国,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能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内疚。
抗日战争胜利后,钱伟长急切地想要回国效力。他对挚友说:“现今国内力学界的杰出人才较少,而富国强民又离不开力学。我回去正好可以开拓祖国的力学事业,乃至航空事业。”由于他在科研中接触了美国的大量军事机密,如果公开提出回国,美方不可能顺利放行。于是他制造了短期回国探亲的假象,轻装简从,将大量书籍、资料留在了办公室,还在住所预付了半年房租。1946年5月,他放弃了在美国近10万美元的优厚薪酬,怀着报国的满腔热血,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钱伟长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执教,起初的月薪,还不够买两个暖瓶。自1948年春后,他的生活更加困难,几乎全靠小米和白菜度日,比起“三月不知肉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迫于生计,他奔波于清华、北大和燕京三所大学工学院,几乎“承包”了三校物理系中所有的基础课,可依然不得温饱。长女出生后,他连买奶粉的钱都没有,不得不向单身同事、老同学借钱维持生活。
1948年8月,有位友人自美返国探亲,看到钱伟长的窘迫困境就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喷气推进研究所的工作进展较快,希望你回去复职,带全家定居,年薪至少10万美元。
为了摆脱当时的生存困境,钱伟长不得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到美国领事馆申办签证,返回美国工作。他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有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若中美交战时,你是否忠于美国?”他毫不犹豫他填写了:“NO!”这就等于说:“我不去你美国了。”
2010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对钱伟长做专题采访时,记者曾问及当时签证之事。他说:“如中美交战,我当然忠于中国了。我是中国人,我不能忠于美国。我填了一个‘NO,不管多艰难,我绝不卖国。我在这一点上是毫不犹豫。我是忠于我的祖国的。结果就因为这个,美国不让我去了。”
在回首近百年的人生之路时,钱伟长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爱国是我终生不渝的情怀。”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