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玉娟
三星亟须加快软硬件的创新步伐,以挽回其手机业务增速严重萎缩的颓势。
近来,在手机市场上叱咤数年的三星显露出一丝颓势。三星首席财务官李尚勋对外公开表示,该公司预计2014 年第二季度的业绩“不会太好”,远低于预期。与此同时,一份由韩国首尔 KDB 大宇证券做出的分析报告指出,由于来自全球智能手机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三星手机在第二季度的营收数字将令人感到失望。
行业分析师王易见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苹果手机的围堵和我国本土手机生产厂商的崛起,承受双向夹击的三星不得不接受销量严重下滑的现实;此外,囿于互联网探索和软件创新的步伐缓慢,曾经如日中天的三星手机在当下前途未卜。
现象:终端败走
2013年,三星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市场约三分之一的份额;而今年4月份来自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这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从32%下降至31%;现在三星再次下调二季度预期结算,其市场疲软足可见一斑。
如今,三星手机的业绩下滑成为业界纷纷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在截至6月底的这一季度内,三星的运营利润为8.4万亿韩元(约合82亿美元),而引发这一导火线的主角正是手机终端。
正可谓“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王易见指出,三星移动部门的业务利润占据了三星整体利润的60%之多,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下滑,直接影响了三星移动部门的盈利增长,“而这一部门的亏损对三星整体业绩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
另外,今年以来,市场竞争加剧更为挤压了三星的利润率,越来越多的手机生产厂商开始推出大屏幕智能手机。在易观智库分析师徐昊看来,近日受到苹果新款机型面世的刺激,以及业内关于苹果代工厂商将开始量产大屏幕手机的消息发出,更使得三星手机近期的市场表现如履薄冰。
其实,纵观手机终端界,不管是曾经处于巅峰的“贵族使者”黑莓,抑或是红极一时的全球销量霸主诺基亚,都难逃由盛转衰的行业怪圈。如今日渐火爆的三星,已经陷入下滑的泥沼,不禁让业内思忖,究竟三星手机终端的败走是谁之过?
在王易见看来,Galaxy系列的后劲不足是一大影响因素。Galaxy系列从第一代的推出到如今的第五代,都是三星移动部门营收最重要的“法宝”。他谈到,“Galaxy系列手机的问世一度被看做是三星手机的招牌。”
但Galaxy系列手机的后劲乏力已经显现。此前Galaxy S4发布后,便使三星电子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出现了四年间首次下滑,之后原本寄望通过Galaxy S5的上市来缓解,但由于产能上的困扰及市场需求影响,倚重Galaxy系列的三星看起来并不美好。
探因:固步自封
“尽管三星擅长做营销,尤其从Galaxy系列开始更为依托韩流明星进行广告推广,不过,这一方面的优势并不能弥补其产品日渐缺乏特色的短板。”王易见分析道,“这一缺憾再加上市场的激烈竞争,显然使得三星靠硬件树立的优势无法继续保持。”
易观智库分析师徐昊指出,随着国内外移动智能手机品牌逐渐增多,消费者对手机的追求也已经从单纯的品牌化趋向转为对设计、做工以及系统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而这其中,智能手机在配置逐渐同质化之时,软件和硬件上的有效融合日趋成为手机生产商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然而,从三星手机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虽然其在硬件上具备全产业链的优势,但软件始终是其软肋。王易见向记者谈到,以三星试图发展Tizen操作系统为例,曾经一度被业内传的沸沸扬扬,近期再次被舆论热议,试问,如今的这一系统相较目前许多其他更具创新且更完善的移动终端系统而言,发展空间还剩几何?“三星手机对营销和硬件的过于依赖,还缺乏软件层面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三星手机很难保持其全球销量居于榜首的优势。”
此外,徐昊从三星手机销量不佳的表现来看,将其原因总结如下,首先,Galaxy系列智能手机在更新迭代的过程中,并不能随时供应,并且三星让其一直进攻高端市场,在此期间又恰逢遭遇到了来自苹果iPhone系列以及极其形似的HTC新品的双向挤压;其二,在当前的新兴市场,特别是我国本土智能手机生产厂商间的竞争优势也在不断强化,尤以小米、华为、中兴及联想等厂商竞相在手机的低端市场上的相互角力来体现,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星低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及市场,如此,三星的各层级终端被逐渐剥夺了市场占有率,而这也成为其最致命的一点。
寻解:顺势求变
Galaxy和Note系列的遇冷已经显示了三星的创新遇到瓶颈。而这更加验证了外界对三星被中国消费者逐渐抛弃的理由之一——“产品的同质化,导致用户体验退化”。
三星的下一步究竟该如何走?或许,顺势求变才是三星立足市场发展的根本。
从当前三星发展的现状来看,首要便是创新。
毋庸置疑,三星手机经营模式上的技术和产品都缺乏创新,而靠打营销战术又不能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再看当前日趋饱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三星应该往其他领域拓展,比如智能家电、智能车载系统等。”在这一点上,王易见认为三星应该向苹果学习多方面布局,“尽管苹果也在走下坡路,但是苹果舍得创新,比如推出Carplay车载系统等创新软件。”
据悉,目前三星除了推出两款智能手表,旗下也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合成石墨烯技术,以使其研发的可穿戴设备等轻薄设备具有强韧的硬度和可弯曲、超薄屏幕的柔性。
尽管三星对智能手机日趋饱和的现状早有准备,并于2013年通过发布智能腕表开辟了新的试验田,但与可穿戴领域的其他企业相较,三星并未做得成熟。“所以,三星面临的问题一时间很难解决。但其优势在于硬件产品的质量和设计处于全球领先,且市场占有量较大。”对此,徐昊建议,三星可以尝试以提供更多的内容服务和管理服务为主,将智能终端的延展性打开,绝非始终聚焦在单独产品上。“如果三星能够像苹果一样建立一套自主的硬件到软件的大生态体系,会对三星其余产品的市场表现有促进作用。”
另外,对于三星一直依靠的运营商渠道与自身的分销渠道,以及其一直推崇的营销方法,王易见认为,时下最为火热的便是“互联网思维”,相比之下,“中华酷联”纷纷降低自身渠道的成本,拥抱电商以实现对自己用户的零距离接触。“三星当前品牌发展思维过于保守,以致失去大量的互联网用户资源,而营销方式的转变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