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2014-08-20 19:36张春英
吉林农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

摘要:本文根据对农民的实践调查,探究了他们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的看法和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应提出了未来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科学措施。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14-1

林业资源是一种生态资源,保护并科学开发林业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发展的保证。自从我国实行集体林权制度以来,逐步实施了惠林惠农制度和政策,积极提高了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的热情,促进了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了林业资源,然而这一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究竟带来了多大的成绩和效果,需要走到农民中展开调查。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的调查与评价

通过走进某地区农民群众,采取问卷调研、亲身访谈、开展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与总结等来得出结论,通过抽取调查样本,分析这些样本的差异等等展开调查与评价。发放问卷300份,其中的276份为有效问卷。

1.1林权政策的调查评价

发放问卷中提出了“对林权改革政策的感受”类似问题,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农户数276户,其中满意198户,不满意78户,满意率为71.7%,不满意率为28.3%。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农户对林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只有28.3%的农户持不满意态度,这说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得民心,使多数农民享受到了实惠。虽然也有一部分农户持反对意见,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享受到山林开发和经营的权利,而且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各种阻力。例如:林权抵押贷款难、贷款程序繁琐等等,导致了他们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负面评价。

1.2对集体林权改革相关政策的意见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到农民对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政策的想法和意见,经过调查数据表明:当前从事林业经营的农民最渴求一种生活与收入的稳定性,因为从具体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有99%的农户都选择了老有保障,农民都希望能够享受到养老或医疗方面的保险待遇,而且有将近90%的农户希望当林业经营遇到自然灾害后,国家能够有所补偿,从而维护稳定的收入。同时,农户也希望在林权办理与采伐方面能够更加顺利。

1.3对银行贷款制度的评价

自从实行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民的林业开发热情高涨,但也面临着资金挑战,更多的农民只有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然而在银行贷款这一环节,农民仍然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同样从276份问卷中进行总结:低利息贷款52户占18.8%,抵押贷款65户占23.6%,毫无优惠贷款159户占57.6%。

从以上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在银行贷款这方面,有50%以上的农户未能享受到优惠,只有23.6%的农户采取抵押的方式获取贷款。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银行作为盈利性金融机构利益性质的影响,很多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山林经营规模较大和还贷能力较强的林业大户,从而保证自身的经济收益,这也是与林业经济收益周期长、风险大等原因密不可分的。基于这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才使得有50%以上的农民无法享受到银行贷款制度的优惠。

1.4林业采伐指标制度的评价

在采伐指标方面,主要从采伐指标的获得便捷性与分配科学性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采伐指标获得的便捷性。实行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民就要接受和遵循采伐限额制度,然而,在采伐指标是否容易获取方面,在问卷中提出问题“采伐指标获取的便捷程度”。从276份调查问卷中进行全面分析,具体的调查结果认为非常便捷9份占3.2%,不便捷245份占88.8%,不清楚22份占8.0%。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有将近90%的农户认为采伐指标获取不便捷,也就是侧面意味着采伐指标很难获取,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林业采伐制度,对采伐进行严格限制。实际上,虽然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指标下达到农村地区,然而,由于下达的指标十分有限,且操作不规范,导致很多没有关系、没有实力的农户无法获得指标,而且即使获得了采伐指标,也会因为采伐程序复杂、繁琐,影响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对于采伐指标分配是否科学、公平、合理的问题,在问卷调查中也进行了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为:指标分配科学57份占20.7%,分配不科学203份占73.5%,不清楚16份占5.8%。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有70%以上的农户认为当前的采伐指标分配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原本严格的限额采伐制度造成了采伐指标相对有限,这样珍贵的采伐指标很容易被相关的权力部门进行非法操作,不正确履行规定程序,通过走后门等形式进行暗箱操作等现象时常发展,这些都影响了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

2结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支持并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这项制度政策仍有一些不足和缺点,需要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有5个发展动力[J].华人世界,2010,(1).

[2]杜群,王兆平.集体林权改革中林地流转规范的冲突与协调[J].江西社会科学,2012,(6).

[3]刘璨.社区林业制度绩效与消除贫困研究一效率分析与案例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春英,本科学历,化德县林业局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基于SEM的建筑施工企业KPI安全绩效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