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摘要:
人们把雕塑称为“立体的诗”。这样,运用雕塑进行审美教育,其主要途径就是透过它的立体性来了解它的诗意。如何运用这种“立体的诗”来进行审美教育呢?
关键词:把握性格美;形体诗意美;戏剧化情节;和谐的构图美
雕塑是“心灵与身体形状的直接统一”,它把心灵表现于它的身体形状,并且依据美的法则安置好它和环境的关系,传达出富有诗意的内容。因此,人们把雕塑称为“立体的诗”。这样,运用雕塑进行审美教育,其主要途径就是透过它的立体性(本身的立体性以及它与环境所构成的完整空间),来了解它的诗意。如何运用这种“立体的诗”来进行审美教育呢?
首先,要从掌握性格美,来了解现实主义雕塑艺术的美育功能。罗丹指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只是那些没有性格的……才是丑的。”这位雕塑大师以自己的大量作品,如《巴尔扎克》、《欧米哀尔》等证明了雕塑所表现的性格美具有特殊的美育功能。这些作品让人看到人物内在的、富有特征的、本质的东西,给人以不寻常的激动和启发。具有性格美的作品追求的不仅是形体俊美与心灵的统一,而且是独特鲜明的性格与同它相应的形体的统一。罗丹的《巴尔扎克》塑像在1891年沙龙美展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不少人指责这个巨像是“妖怪”、“雪人”、“丑八怪”、“癞蛤蟆”。但是罗丹自己坚信,他的巴尔扎克是一座石殿,一块在蔑视一切的高傲的石头。这种傲然形象表现了巴尔扎克的内在性格。果然,过了四十余年,这座雕像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杰作,铸成青铜安放在巴黎林荫道街角。再如罗丹的《欧米哀尔》表现的是一个从前年轻貌美,容光焕发,现在是衰老、不堪入目的妓女。这个雕塑之所以被赞为“丑得如此精美”,也是因为雕塑家刻画了她的令人战栗的性格:她热爱永恒的青春与美貌,然而看到自己一天天衰老而感到十分羞耻、痛苦与恐怖。正因为雕塑家以这个悲剧性性格的卓越刻画,传达出作品的诗意美。
其次,要从把握雕塑作品所塑造的人物的整个形体的诗意美来进行审美教育。有人问:雕塑表情达意主要在人物的面部,还是面部全身并重?许多雕塑家指出,雕塑用三度空间反映生活使它更多地依靠整个形体来传达某种诗情画意。例如,罗丹的《思想者》通过全身的肌肉来表现劳动者的觉醒。雕塑是运用体积和运动这种特定的雕塑语言来说话的。体积感不仅在人物的面部,也不是浮面的,而是像生命本身一样,是自内至外的。对于裸体雕塑来说,运动还包括肌肉的跳动。孙家钵的木雕《屈原》,能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这件作品是在我国动乱时创作的。它表现了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寄托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作者告诉我们,这些感情是通过“一个从一块动乱的体积中冲出去的直线”来表现的。人物“两臂用力向下压着这吹起的袍子,并与上身的衣纹形成直线,一直向上冲去,直到头。”用这条冲出的直线表现屈原的虽九死而不悔的那种对祖国和人民的坚定的爱和正直的品格;人物的下身“一切动乱的体积加强他因爱、因忧、因无能为力而烦乱的心情”。对于这种下直上乱、上静下动的两块体积和谐组成的构图,我们要能够从整个形体内在体积及其运动的寓意性上来把握,就不难获得强烈的情绪感受与深刻的审美教育。
再次,要从把握雕塑的戏剧化的情节上来获得美的认识。雕塑具有“凝固”的、相对静止的特点,长于表现有意义的瞬间的动作表情,但也不排斥以戏剧化情节来反映生活。我国大型雕塑《收租院》,就是以连续的戏剧化情节来反映人民群众对封建剥削制度的控诉和对万恶的封建剥削者的揭露。在郑小鹤的小型泥塑作品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作者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来表现细腻的感情。例如《二虎加油》就是通过两个小孩比赛爬杆的戏剧性情节,来表现儿童的性格和情趣。
最后,要从把握雕塑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谐和的构图美上,来获得美的享受与感化。有人说,如果在西湖上做一个一百米高的人物雕塑,西湖就成了它的洗脚盆了。这样雕塑与西湖的美就都给破坏了。雕塑的美不是孤立的,雕塑作品本身一般没有环绕人物的背景,但它又必须处理好人物与自然环境、建筑的关系,才能美化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对于室外雕塑,尤其是其中的城市雕塑尤为重要。
城市雕塑要能美化、装饰市容,协调环境,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具有纪念性、教育性和装饰性等综合的作用,就一定要注意它与建筑以及非建筑物的完美结合;注意主体和环境协调的氛围。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在空间上给人以不和谐、比例失调、尺度别扭的感觉,就难以起到上述审美教育作用。刑同和在《浅淡雕塑与环境》中指出:“注意六面观的空间效果也是雕塑与环境结合的重要因素。四川乐山大佛选点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会口,依山为背景,它那一泻千里的力量,巍峨的气势给人们以强烈的感染。但是,北京工人体育场前运动员雕塑却受环境影响而不免黯然失色,雕塑的形象被不协调背景所破坏。‘标枪应体现方向性的力学性的力学美、流畅美,现在它前面却是封闭的空间,树枝在和它‘打架。‘掷铁饼是力量的象征,具有强烈的爆发力,现在它隐居于里密林之中,被建筑物不恰当的体量陪衬显得格外渺小。空间的接近完全损害了雕塑的感染力。……城市雕塑,应是溶于情和景之中的立体的诗,壮美的画,宇宙的音乐,大地的鲜花。”此外,处理好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还要注意这种环境的历史的、地区的、个性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现在不少国家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在室外雕塑上;除了传统的木头、石头、钢铁和混凝土外,还运用了相当多的各种类型的可塑材料、玻璃、布、铸造物、新型金属、光束等;还有的将流水、火焰和音响运用在雕塑的设计上。这些将为雕塑与环境的自然结合,开拓更广阔的途径。城市雕塑审美作用的扩大,使得利用它进行审美教育的手段,也要作相应的改变。
【作者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