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
1985年,初中毕业的于林元接过了父辈手中的锄头,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于林元决心不走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种传统农业的老路,而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勇于创新,他引领着全村的种养殖潮流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麦胡图镇位于凉城县设施农业的核心区域,麦胡图镇的行政村胜利村辖大南村等9个自然村。于林元因有能力、有魄力、热心肠,29岁就开始担任大南村村长,而且一干就是13年。2008年,因工作实绩突出,于林元被任命为胜利村党总支部副书记,2012年,任胜利村党总支书记。于林元时刻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带头养奶牛、带头通过日光温室的方式搞种植,引领村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带头种植订单产品,使全村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2001年,于林元瞅准当地饲草料丰富的优势,率先买回4头奶牛在大南村精心饲养,当年就收入3万元。初获成功更加坚定了他饲养奶牛致富的信心。他购买、订阅了《奶牛养殖》《畜牧兽医》等科技书刊刻苦钻研,多次到其他奶牛养殖基地考察学习,逐步摸索出一套饲养奶牛的科学办法。为了解决越冬饲草问题,他建起了2个贮量达5万公斤的青贮窖。饲养奶牛的各个环节上,于林元都做到讲究科学,2003年,他饲养的奶牛发展到了10头。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胜利村涌现出了一批养殖大户。目前,全村建起奶站4座,奶牛养殖规模达500多头。
2007年,县委和镇党委选择立地条件、交通条件好的大南村,动员广大农民种植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面对新型高效农业,习惯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顾虑很大,谁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这个“螃蟹”在其他省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时候,镇里干部找上了于林元,希望他带个头,为全县新型高效农业的发展趟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新路子。于林元耐心地说服了家人,并自费到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规模化种植基地——山东省寿光市认真考察调研。他发现,这种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棚温高、升温快、空间大、劳动强度小、使用周期长、产量高,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小,能够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既符合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关政策,又符合市场需求。从山东省寿光市回来以后,于林元的信心更足了,一上马就带头新建了2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当年,全村共建起5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为了尽快见到效益,于林元多次外出参观学习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一有时间,就认真阅读相关农业科技培训书籍,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能够适应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农民。一年下来,2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纯收入竟达2万元以上,是种粮食效益的20倍、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效益的10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林元的致富经验和事迹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在2008年于林元又新建了3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并积极培育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大棚收益,特别是吊瓜、香瓜新品种做到了提前上市,每斤香瓜卖到8元,每个吊瓜卖到10元。于林元的5个大棚纯收入达到了9万多元。于林元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介绍给大南村的百姓,大家看到了眼前的收益,种大棚蔬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这样,一座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在大南村“生根发芽”。截至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大南村已建成山东第六代厚墙体半地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150多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已初具规模。仅此一项,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5000多元,达到7200多元,走进了全县的前列。
2012年开始,他积极奔走参观调研,成功引进水果玉米这一订单新品种,通过联系山东、河北等商家,与农户签订水果玉米订单2000亩进行试验推广,当年就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经济效益显现,群众种植积极性进一步高涨。
延长产业链,他深挖农产品附加值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于林元认识到,要带动农民群众致富,仅靠目前的初级种植业是远远不够的,要利用各种资源,把种植业进一步延长成为一个紧密的农业产业链条,对农产品实施深加工,深入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就可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群众共同致富,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经过认真的思考、酝酿,他决定成立联系千家万户的专业合作社。2010年,于林元牵头组织其他种植户注册成立了凉城县富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他出任理事长。专业合作社集种植技术、耕作服务、销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种植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2011年6月,为了解决因没有仓储基地导致棚蔬菜一时卖不出而品质下降或腐烂变质对农户造成的损失,以及蔬菜销售没有集中的物流服务场所造成流通环节不畅等问题,他注册成立了凉城县绿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始筹备建设蔬菜保鲜库。
于林元把建蔬菜保鲜库的想法向麦胡图镇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给了他更大的力量。建一个蔬菜保鲜库,加上后期的正常运转,经初步预算,需投资400多万元。对事业刚刚起步的于林元来说,这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但他没有被这个数字吓倒,更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他默默地下了这样的决心:看准了事情,就要立即干;对农民群众有益的事情,就 一定要干好!于是,他开始跑资金、跟信息、跑项目。
他首先通过麦胡图镇党委、政府的推荐,到县有关部门和单位沟通20多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精神、他的行动、他的事业心感动了县有关部门领导,得到了各单位的有力支持。经考察、评估,他成功地争取到了各类惠农贷款300万元,极大地缓解了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2013年8月,仓储规模1600吨的蔬菜保鲜库建成投入使用,据初步估算,项目建成后,仓储蔬菜可以实现跨季节销售,平均销售单价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元/公斤,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种植效益和蔬菜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于林元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好党员、好干部。作为村支书,于林元对村里的工作要总揽全局,通盘考虑,既要确定村两委分工,用好人,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好中心工作;更要在村两委班子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了处理好日常工作与跑项目的矛盾,于林元对村里的各项工作任务均超前谋划,抓主动,主动抓,总是加班加点地干。他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本村的新农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村委会修建村组道路缺少资金,他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储蓄解决了燃眉之急。在村里,他团结友善,多年来家人与左邻右舍、街坊亲朋和睦相处,从未红过脸,遇到哪家发生什么事、有困难,他都能主动上门给予帮助。
于林元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干部,他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如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上。他积极联系海高牧业,为胜利村签订了5000亩草玉米订单,收购保护价每吨230元。按每亩产量平均5.5吨计算,户均收入可达2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麦胡图镇订单草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每亩玉米比在市场上销售增收200元,仅此一项就带动农民增收300多万元。
于林元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喜欢钻研种植养殖技术,在他的书桌上,放满了报纸、杂志和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各类学习资料。于林元还购买了电脑,每天关注蔬菜市场信息;为了带动本村乃至全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他在自己的大棚里免费设立了讲堂,每当有农民向他请教种植方面的技术,他都耐心地进行讲解,直到村民领会了为止。每年,都有很多本村、外地农民前来拜师学艺。
在于林元的带动下,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得到了改变。在当地政府、村两委以及像于林元这样的农业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凉城县以设施农业、订单农业为主导,不断引进先进种植品种,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于林元所在的大南村,2010年人均收入突破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村”。
(作者单位:凉城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刘秉承